張晶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北環路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在傳統教學中,單向講解是數學教師的主要教學模式,即由教師講解數學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收地位,未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思考,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與邏輯思維的發展。新課改后,數學教師要明確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標,與時俱進整改教學模式,引進新的教學方法為教學活動注入新的生機。其中,互動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同時,互動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綜合能力具有重要幫助,因此需要數學教師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借助互動教學全面提升教學水平,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互動教學即互動式教學模式,需要師生、生生之間開展互動。互動式教學的重點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突出學生學習主體,通過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互動中收獲更多知識。同時,互動教學是一種良性互動模式,需要教師高效教學,學生全面學習,通過互動帶動學生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互動教學,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合作機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并且,互動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使學生在互動中積極思考、提出疑問、共同探究,進而加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互動教學需要學生與他人開展交流,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溝通信心,使學生學會平等對話、耐心傾聽,在合作與互動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為學生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學情、認知水平規劃教學方案,應確保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指導學生明確適用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帶領學生高效互動,使數學教學向著正確方向發展,在加強師生了解程度的基礎上,針對性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水平。例如,在講解“分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需要與學生保持平等交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在講解“真假分數”時,為了加強學生的互動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真假猴王”的相關片段,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此種片段,可顯著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與同學和教師開展交流。期間,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在播放視頻后代入“真假分數”的相關知識點,以此加強學生的理解深度。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提出質疑,可以使學生積極提問自己不懂的地方,愿意向教師和同學請教。通過此種方式,為互動教學打下良好基礎,使學生在平等、輕松的氛圍中開展學習互動,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在學習時具有一定難度,為了活躍學生的互動熱情,教師要圍繞實際生活創設互動情境,使學生根據熟知的生活內容參與學習。其中,教師要借助各種生活現象,找出生活問題與數學知識的聯系,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科的距離,在傳授學生討論方法、探究方法的同時,切實落實互動教學。例如,在講解“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其中的關聯,可圍繞實際生活講解此知識點。首先,教師可提問學生:“你們與爸爸媽媽是什么關系?”“學生與教師之間是什么關系?”隨后,引導學生思考此問題,結合個人看法給出答案。其中,教師要代入因數與倍數的概念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問題。此外,為了簡化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借助其他角色的關系引導學生交流,使學生明白因數與倍數為兩個相對概念。通過此種方式,抽象的數學問題與生活問題相結合,在高效開展互動的同時,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1]。
小組合作學習是落實互動教學的重要途徑。對此,為了加強學生的互動效率,教師可以設置學習小組,使學生在組內積極交流、積極思考。在教學期間,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組,圍繞數學教學內容設計小組探討內容。同時,教師要確保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應鼓勵學生在組內發揮個人優勢,幫助學生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并且,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互動中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學習經驗,推動互動教學的開展。例如,教師在講解“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知識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幾何圖形的了解,教師要找準教學突破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如探究圓柱和圓錐的構成。其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實踐操作,可以制作出圓柱和圓錐的立體模型,通過拆分明確圓柱的高、底面,隨后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動。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可以直觀看到圖形之間的差異,為學生計算面積做好鋪墊。同時,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學習看法,在學生動手實踐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之間互換學習經驗、學習想法,通過交流學習成果,全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2]。
小學生好奇心重,在學習中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容易走神、分心。對此,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設計其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針對小學生而言,游戲活動可顯著激發其互動興趣。對此,教師在教學期間,可落實“寓教于樂”,在游戲中融合數學知識,使學生“邊玩邊學習”。這樣一來,可顯著加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對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指導學生建立學習體系具有重要幫助。例如,在講解平均數與統計圖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結合此內容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快速投入游戲活動,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帶領學生開展“你畫我猜”游戲,為學生設置固定的游戲時間,要求組內一名學生記錄你畫我猜的猜對次數,隨后結合此數據計算平均數,分析哪個小組的分數最高。在計算平均數時,教師還要代入“條形統計圖”的知識,要求各小組運用統計圖展示計算數據,使大家一目了然。在游戲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布置其他問題,如計算班級所有同學的平均數,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扎實掌握相關知識。總之,游戲可以輔助學生開展互動,教師可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借助游戲為學生提供互動機會,幫助學生搭建學習平臺[3]。
除了課上教學,教師還要落實課后線上輔導,進一步延伸互動教學。在輔導期間,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運用正確方法。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借助互聯網及時得到教學反饋,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學習成績。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查漏補缺,及時找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學生的學習過程,加強其學習成績。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后,教師要結合相關知識點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后上傳到班級群中,由教師統一查閱與講解。期間,教師要全面的指出學生的學習錯誤,要求學生及時改正。隨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易錯點,在統一整理后開展二次講解,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其學習效率[4]。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知識點,使學生實時解決學習難題,在打破傳統的固定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為推動數學互動教學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總結上文所述,新課改后,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的學習自發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帶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對此,小學數學教學要響應教學號召,及時整改教學模式,應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開放性、多樣性的數學課堂。其中,開展互動式數學教學時,教師要與學生保持平等的交流關系,引導學生積極互動。同時,教師要圍繞實際生活創設情境、設置小組開展團隊互動、增加游戲豐富互動趣味性、落實課后輔導提升教學效果。通過此種方式,切實開展互動式教學,助力學生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