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毅 李永紅
(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廣西 南寧 530031)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班級管理存在大多的問題,管理方法專斷又單一,缺乏學生成長規劃,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及民主管理程度低等。可見班級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可以采用思想建設,管理建設,主題班會活動,團支部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二建三動”模式進行優化班級管理,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多面素質的提高。
中等職業院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職業教育改革為中心,根據時代發展的形勢和要求,把學生培養成為愛黨愛國、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誠信友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班級管理工作第一個重點是抓好班級學生的思想建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貫徹落實學院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教育班級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以下幾點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班干部競爭上崗制。
2.制訂自主管理目標,教室和宿舍管理規定。
3.開展學生個人素質能力提高活動。
4.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
5.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6.培養學生立足本職,開拓進取,樂于奉獻。
表格制度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尤其是管理效率,做到“事有所知,物有所管。人盡其職,物盡其用。”的較好方式。在班級管理中運用表格制度化管理體系,是采用系統思維的創新管理方法。通過管理體系的建設,深入分析和識別學生學習、工作、生活崗位職責管理是否到位。運用過程控制的工作方法,規范運作,理順學生日常系列表現,消除或降低犯錯或違紀行為地機率。
班級組織機構的建立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順利推行表格制度化管理,須建立班級組織機構,推選相關崗位負責人。以班級管理目標為中心,學生通過民主選舉,自薦、推薦、競聘的方式,選出團支書、班長、宿舍長等領導核心的班委組織機構,確保能夠有力推進班級團建,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工作。
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委組織開展班級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和實施民主會議,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中心,制定班級管理規章制度和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均以表格的形式體現,要從根本上規范班級同學日常行為習慣,提高班級思想意識。
1.班級管理表格化制度建立與實施
班級管理規章制度主要有班級教室管理制度、教室衛生管理制度、教室行為規范制度等三個主要可執行制度。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管理表格,班級考勤表、班級日常行為違紀記錄表、班級活動記錄表、班級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班級衛生質量評估表等。在實施過程中,以學生團員為主大力推開班級表格制度化管理工作,同時指定班干實施和監控、記錄和反饋,通過班級和班主任協商對相關同學進行思想轉變教育工作。通過這一些列的工作,班級整體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學生思想積極向上,極力做好自己和班級的各項工作,為班級爭光。
2.日常生活表格化管理制度建立與實施
日常生活管理制度是針對班級學生生活方面進行制定。主要依據宿舍有關管理規定,把宿舍衛生質量制度管理和宿舍午晚休紀律管理轉化成管理表格,已達到自主管理監控和教育的效果。實施過程是以宿舍為單位,對學生個體進行質量評估。每天宿舍長要進行主要監控工作,提醒宿舍學生要嚴格規范個人行為,要以制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為主,以宿舍文化為輔,提高生活質量。各宿舍要以周為單位,進行宿舍會議,總結周宿舍衛生,紀律及個人行為情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存在問題進行PDCA 管理,進一步規范日常行為習慣,提高生活質量。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班級管理工作可以從主題班會,團支部工作,社會實踐等三個活動的開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主題班會的目的是指引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指明方向。同時,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活動,要提高學生思想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班級凝聚力和戰斗力等。以下是班級開展的系列主題班會:學會做人,禮貌待人;學會感恩 ;宿舍衛生我來秀;學習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放飛理想,勵志成才;我的職業生涯規劃等。
團支部活動開展主要是以學生團員為示范,牽引其他學生做好班級建設工作。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活動:組織班級團員大力開展團章知識學習活動,從根本上規范自己,影響他人;組織班級學生積極分子參加團組織活動,團校學習,努力向團組織靠攏;組織班級團員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并通過參加黨校學習,努力向黨組織靠攏。
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建立一個與職業活動相關的平臺,體驗社會階層的生活情況。主要活動開展有:社區家電維修活動,校園清潔工程系你我他;服務大眾,從我做起;校園活動志愿服務站;我為他人做一件事情等。
參加職業教育工作以來,前后擔任了六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其中14機電10 班和16 機電8 班兩個班級采用“二建三動”的班級管理模式,相比其他四個班級的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積極性、自信心、團隊協作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班級多次獲得“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詩文朗誦比賽二等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班級、優秀畢業班級;八名學生分別代表系部參加維修電工、電氣安裝、光機電一體化等區賽國賽項目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的成績;班級大多數學生均為系部學生會干部,組織和開展系部學生管理工作,并獲得系部一致好評。但是班級管理工作中還是存在不足,如少部分學生個人能力提升不夠顯化;班級班委工作方法創新不夠;班主任監控和指導工作跟進不夠等。因此,班級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與實踐。
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只有不斷創新班級管理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班級管理的內容和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才能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風;才能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在實踐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二建三動”班級管理模式優勢突出一定會發揮出它的最大效能,為學院班級管理工作開創新的局面,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加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