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衛
(山東博物館,山東 濟南 250014)
在信息化時代下,原有的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因此需要適當地做出一些改變。本文從博物館藏品保管原則、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現狀以及信息化時代下開展藏品保管工作的有效途徑這三方面展開分析,發表一些筆者的個人意見,希望可以為有關人士提供一些建議。
開展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是安全性保管原則,由于博物館藏品具有高價值的特點,因此相關藏品保管人員需要確保藏品處于安全的保管環境下。如相關藏品保管人員需要確保藏品處于合適的環境下,避免因環境潮濕等問題造成產品損壞。同時,還需要確保產品儲存安全,即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偷盜或者因為人為挪動,人為措施不當引起損壞現象。其次是保護與使用相結合的原則。博物館的藏品大多是用于進行學術研究與陳列展示的。這就要求不僅要做好藏品的保護工作,確保藏品的完好性,還需要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將藏品合理地利用起來,使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藏品,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博物館藏品的應有價值。最后是預防與治理相結合原則。博物館的藏品具有歷史悠久的特點,因此,在開展藏品保管工作時需要做好藏品的防治工作。在這二者中,防是基礎。相關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保管手段,來確保藏品不被破壞。同時,對于一些已經受損的藏品,需要對其進行及時處理,避免藏品受到更大程度的損害。
1.在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文博事業也取得了較大成功。現存博物館的種類和數量也呈逐年遞增的狀態,而藏品保管工作是博物館整體工作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藏品保管工作出現差錯,將會給博物館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藏品保管工作的本質就是通過建立相關藏品資料保管體系,來監控現有藏品存儲情況,從而實現對藏品實物進行管理。藏品的接受、鑒別、分類、定級以及提用注銷都屬于藏品保管工作的范疇之內。在以往的藏品保管工作中,人們需要穿梭在倉庫及展柜中來完成現有藏品的清點工作,在清點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必要的文字資料,如出入庫憑證、鑒定資料等。有些資料是需要人工手寫來完成的,這不但會給博物館的藏品保管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量,還會因一時的人員疏忽而給博物館帶來藏品損失,從而導致藏品的利用率較低。近年來,在信息化時代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科學技術開始被應用于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中,這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藏品保管工作耗時耗力的問題,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博物館藏品信息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因此,相關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需要順應信息化時代所呈現出的社會趨勢,對現有藏品保管工作形式及工作內容進行創新,從而不斷提高藏品的利用率。
2.藏品保管工作在博物館的工作體系中作為重要環節,不但是博物館開展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等工作的關鍵環節。但是,從我國博物館現有藏品保管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一些普遍性問題,這些常見的問題包括博物館庫房條件較差、藏品庫設計方面存在問題、保管工作人員的水平問題。對于博物館來說,無論自身的規模大還是規模小,都會有文物庫房作為藏品的保管空間。但是從現有的情況來看,伴隨著藏品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國博物館的文物庫房面積存在著明顯不足的問題,由于庫房使用面積相對來說較小,導致一些文物藏品只能通過堆壓的方式進行存放,進而無法有效滿足不同文物需要不同條件與方法進行保管的要求。又如在藏品庫房的設計方面,一些博物館將藏品庫設置在廂樓或者頂樓,這就導致在太陽光輻射力度較強的季節藏品庫內的溫度會偏高,使得藏品庫的溫濕度無法進行有效的調節。對于這樣的博物館藏品庫有的雖然配置了空調等設備,但是還是無法從根本上對此類問題進行有效處理。
藏品數據庫系統是記錄博物館藏品數量以及藏品信息的存儲系統,對現有的博物館藏品數據庫系統進行補充與完善,對促進博物館工作人員收集藏品數據以及輸出藏品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數據庫系統也是開展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參觀者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在藏品數據庫中查詢藏品的相關影像及音頻資料,從而提供了解更為全面具體的藏品信息。一般來說,藏品數據庫系統中包含藏品的文字、音頻以及視頻等講解資料。藏品觀賞者會受個人知識結構的影響,而對一件藏品產生不同的個人見解。因此,博物館的藏品保管者在向藏品數據庫中輸入藏品信息時,應從每件藏品的材質、時代、來源以及歷史意義出發,逐漸擴展到具體的制造工藝以及研究現狀等專業性信息,從而為藏品參觀者提供更為客觀全面的藏品信息。同時,在采集相關藏品影像時,應在不改變藏品原有本體狀態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高清的圖像采集設備以及高水平的科學技術,以確保所采集的影像具有較高的還原度。為了規范藏品數據信息采集內容,不僅要完善現有藏品數據庫系統,還需要制定一套嚴格的藏品信息采集標準。以此來規定什么樣的采集形式及采集結果是符合要求的。嚴格的菜品信息采集標準有利于后期人員對收集到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從而為完善博物館藏品數據信息庫提供良好的保障。
想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對博物館藏品進行保管,除了要完善現有的藏品數據庫系統外,還需完善現有的藏品動態管理系統。所謂動態管理系統就是在結合物聯網、地理信息以及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套具有較高靈活性與準確性的系統,以此來實現對藏品的全方位實時動態管理,從而便于相關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人員了解實時藏品信息,并依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藏品保管工作計劃。在藏品動態管理系統中,物聯網技術是其核心技術。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以及無線射頻識別等傳感設備,將藏品信息與互聯網有效地連接起來,從而通過網絡來完成對藏品狀態、環境等信息的實時處理、收集以及反饋等工作。完善藏品動態管理系統,有利于相關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人員更好地開展藏品保管工作,同時實現藏品的智能化管理。首先,藏品動態管理系統可以嚴格地控制藏品的出入庫情況,對于出庫的藏品,也可以在動態管理中實現實時追蹤,確定藏品的去向。在以往的藏品保管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對出庫的藏品清單及圖片進行仔細比對,然后再履行藏品出庫手續。而有了藏品實時動態管理系統,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使用自動識別設備來開展藏品的盤點與交接工作。當需要查詢藏品的現存情況以及上架情況時,也可以快速查詢出藏品的具體存放位置。同時,藏品動態管理系統還可以為確保存藏品提供安全保障,當有藏品未辦理出庫手續就進行非法移動時,相關設備便會發出安全警報,以此來提醒工作人員藏品存在異常。其次完善藏品動態管理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藏品點清的工作效率。在以往的傳統藏品盤點清查工作中,由于藏品數量與種類繁多,往往需要消耗比較久的時間來完成藏品的盤點清查工作,而且,時常會因為工作人員的疏忽而出現盤錯或漏盤的現象。而在動態管理系統中,博物館藏品保管人員可以通過使用掃描設備來完成藏品的清點工作。同時,動態管理系統可以將藏品出入庫憑證以及點交清單等動態報表及時輸出,從而確保藏品清點工作的準確性。除此之外,藏品動態管理系統還可以對藏品所處環境的周圍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為藏品提供最為合適的儲存環境。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藏品保管工作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需要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完成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工作,從建設藏品數據庫系統以及藏品動態管理系統這兩方面出發,不斷完善現有博物館藏品保管系統,以更好地滿足信息化時代下藏品保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