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和, 武廣闊,韓 楓
(1.云南林業調查規劃院生態分院,云南 昆明 650031;2.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四川 成都 610081)
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行動中,元謀縣把生態修復提上了日程,目前已完成了該縣生態修復的規劃設計,正在緊鑼密鼓地做實施準備。本文在項目實施前對項目做了SWTO分析[1~4],以便為實施做充分必要的準備。
元謀縣地處金沙江中上游,地勢為東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間低。境內最低海拔898 m,最高海拔2835.9 m,相對高差1937.9 m。元謀縣氣候屬亞熱帶干熱季風氣候,年均溫22.9 ℃,極端最高溫42.0 ℃,最低溫度-1.3 ℃。年均降雨量640.9 mm。年平均降雨日數138 d,極端年最大降雨916.3 mm,極端年最小降雨287.4 mm。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份,7月份降雨最多,1月份最少。蒸發量為降雨量的6.5倍。境內金沙江流域氣候類型屬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類型[5]。
元謀縣境內河流為金沙江、元江兩大流域。一級河流有金沙江,為境內最大的河流,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龍川江、永定河、勐崗河、蜻蛉河等。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一個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治理修復生態的綠色行動在全國掀起,綠色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和綠色治理取得了可喜成績,一大批貧困鄉鎮在綠色生態修復治理中得到了實惠,摘了貧困帽,享受到生態修復治理的紅利,生態修復治理善治行動在祖國大地上展開,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作為長江經濟帶金沙江流域地段的元謀縣的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立項并完成了規劃工作,工程實施即將展開。元謀縣生態修復工程是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工程的組成部分,它的實施,將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貢獻力量,也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助力,為貧困區已脫貧的人口拓寬致富路,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是長江經濟帶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江流域濕地生態系統退化十分明顯,生物多樣性下降形勢十分嚴峻,必須盡快實施生態修復工程。金沙江作為長江上游,其流域的生態安全問題得不到解決,影響的不僅是本流域的發展,而且也將對整個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良的后果。故必須盡快實施生態修復工程[6]。
目前,金沙江流域經濟帶的相關區域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處在高負荷狀態,金沙江流域濕地面積萎縮,部分湖泊、城鎮附近河流和河岸水污染情況日益嚴重,不僅嚴重影響了河流生態系統,也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直接影響到金沙江流域經濟的健康發展,進而也就影響到整個長江經濟帶的健康發展。應著力提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解決超載問題,構建金沙江生態安全體系,以保護和建設森林、濕地自然生態系統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為重點,實施好金沙江流域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等林業生態建設工程[7],全力構筑金沙江生態安全屏障,從而為筑牢長江經濟帶生態安全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森林、濕地和物種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大的生態資本。加強林業建設,對于維護生存安全、淡水安全、物種安全、木材安全、糧油安全、社會安全、經濟安全以及全球氣候安全等一系列國家和全球戰略大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和濕地的多種功能,都與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離開了良好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支撐,金沙江流域經濟的發展是沒有基礎的,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加強金沙江流域生態建設,全面提升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支撐能力,需要對金沙江流域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提高森林質量,擴大濕地面積,充分發揮濕地和森林的功能和作用[8~10]。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賦予林業以歷史使命。多年來,元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林業發展政策文件,確立了元謀縣建設比較完備的生態安全體系、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的新目標,確立了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確定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改革和發展方向,完善了林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元謀生態工程修復提供了政治和組織保障。
5.2.1 高溫干旱缺水是制約林業生態環境修復的主要因素
元謀縣年平均降水量640.9 mm,年降水不均,降水日數138 d,旱季長達7個月,年平均相對濕度為58%,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倍以上。水濕條件較差,限制了熱量優勢的發揮,成為林業生態修復的一大障礙[11]。特別是近幾年連續出現的干旱,給林業生態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損失,僅2015年全縣林木因干旱受災面積就達到56萬畝。近年來所營造的新造林地全部受災,成活率保存率低,部分造林地報廢成災,造林面積樹苗保存為30%以下,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造林目的,更談不上成效,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嚴重受阻。
5.2.2 造林地塊立地條件差,實施難度大,多為多年造林遺留的“硬骨頭”
將來準備規劃實施的造林地塊大多是熱壩區邊沿與山區結合部一帶(海拔1000~1550 m)紫色羊肝石土、沉積變性土、石灰土、燥紅土等,裸露夾石層土或石漠化地塊土地。其次是25°以上陡坡荒山,其特點是土壤母質發育差、表層土壤流失大、土壤嚴重退化,山坡地塊溝壑破碎、交通閉塞且立地條件較差、土層土壤貧瘠的地帶,造林十分困難[12,13]。
5.2.3 土壤嚴重退化,山坡地塊溝壑破碎、土壤貧瘠
降雨量少,降雨不均,嚴重影響土層土壤發育,導致林地上生長的森林資源質量不高。目前元謀縣森林覆蓋率在全州處于最低水平,由于森林覆蓋率過低,導致與生態改善的要求差距較大[14]。
5.3.1 貫徹黨中央和省委對林業工作的定位和指示,工程項目實施明確了方向和使命
2009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林業的“四大地位”,即“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明確了當前林業的“四大使命”,并提出了當前林業的“三個轉變”和“九大任務”。云南省委林業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林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當前加快林業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兩級林業工作會議不僅涉及林業工作,也涉及農業和農村發展,還涉及整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為現代林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于推動農業農村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15]。
5.3.2 依托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引領示范功能
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沿線分布多條大小河流、湖泊和濕地,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達41.3%,河湖、水庫、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20%,水生態環境功能地位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重慶、武漢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明確強調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目前,國務院已經頒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了水資源保護、生態防護、環境治理等重點領域的底線和紅線,將對沿江生態環保起到有力的指導作用。金沙江作為長江的上游,依托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引領示范作用,金沙江流域林業生態修復將上一個新臺階。
5.3.3 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建設、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為林業生態修復發展明確了戰略定位
把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的中心、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成為我國最美省份,是元謀當前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元謀縣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總體狀況良好,但生態系統功能不夠健全,結構性和區域性問題依然存在,水土流失、暴雨洪澇、干旱、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生態問題,不僅直接影響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對區域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在此形勢下,要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生態縣的要求,迫切需要大力推進金沙江沿岸生態建設,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發展林業生態產業,加強森林文化建設,推進生態人居建設,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面對良好的政治機遇和發展機遇,在元謀生態修復工程中,應進一步提高認識和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完成元謀生態修復工程,實現綠色發展、賦予林業以歷史使命。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扭住擴大森林資源、提升森林質量目標不放松,推進重點濕地保護與恢復、整體提升自然生態保障功能,實現長江上游金沙江元謀段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規劃實施干熱河谷生態修復技術措施,使區域森林覆蓋率有所提高,森林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森林生態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構建以江河流域為單元的生態保障體系。為此,提出的主要對策有以下幾點。
(1)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繼續實施好生態公益林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金沙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減少水土流失、石漠化危害、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2)保護和修復濕地生態系統。對濕地實施全面保護,擴大和恢復濕地面積,建立比較完善的濕地保護和管理體系,明顯提高保護管理能力,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穩定性。
(3)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對金沙江流域元謀段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建設工程,使區域內9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得到保護,所有的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強,維護物種安全。
本文通過對元謀縣干熱河谷地區生態修復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挑戰進行分析,對元謀生態修復提出了主要對策。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保障能力,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事關民生、人類的未來,生態修復是現階段實現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全面加強生態修復,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大局,對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淡水安全、氣候安全、物種安全和木材安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以更大的勇氣,敢于擔當,出實招,辦實事,敢于擔當,根據批準的設計文件,一步一個腳印地實施好,把元謀縣生態恢復工程辦成優質工程,為元謀縣的綠色發展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