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寬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引言:高校的校園媒體主要包括校園報紙、校園廣播、校園網、校園自媒體以及各種宣傳欄等,校園媒體在高校德育工作當中發揮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日益盛行,校園媒體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樣的媒體發展背景之下,校園媒體想要更好的服務于德育工作,也要與時俱進,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校園媒體在師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不斷提升校園媒體的傳播效能。
作為校園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校園媒體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進行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的傳播與宣傳,校園媒體在傳播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弘揚,從而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
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促進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學習,更主要的是要在此過程中培養自身的人文素質。因此,高校的校園媒體要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將自身的文化傳播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并以高校學術環境為依托,做好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引導性工作。傳統的校園媒體主要就是校園報紙、校園廣播和相關的校園刊物,刊物報紙可以刊載一些著名的文學作品,校園廣播則可以進行文學詩歌的誦讀,以此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新興的網絡文學則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可以借助于校園網絡媒體將其作用充分展現出來。高校的校園媒體是一個綜合性的大舞臺,每個類型的媒體宣傳活動都有學生參與,參與的學生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相關素養的提升,這些都為學生畢業后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承形成了眾多優良的傳統,尤其是道德品質方面,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也是以校園學生作為主體。輿論報道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高校的校園媒體欄目多樣,形式創新,傳播的內容都是較為典型的,有著很強的價值引導性,大學生可以從中找到學習的榜樣,幫助大學生樹立奮斗的目標,校園媒體的示范性和激勵性作用在此得以充分的體現。
校園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內容豐富、傳播的親和性強,已經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進行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對于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有效性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現如今,校園網絡發展越來越快,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開展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新媒體的發展使得信息傳播的容量增加,德育工作的開展在新媒體參與下,輻射力和吸引力都有明顯的提升。
德育工作內容相對單調,校園媒體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多種形式和多媒體傳播,增強傳播素材的傳播性,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F如今,新媒體使得信息傳播從平面化走向了立體化,信息傳播的動態化增強,信息內容從現實時空走向了超時空,德育工作的傳播內容變得不再枯燥無味,校園媒體使得信息傳播更加的豐富多彩。
校園媒體有著非常強的交互性,傳統的德育教育都是以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育工作的開展,但是校園媒體可以通過交互溝通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這樣的過程中主動接受教師的德育教育引導,這種方式的轉變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對思想文化內容進行理解,提升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新媒體的發展,校園網和校園自媒體出現,給師生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轉變,虛擬環境的影響力逐漸增強。互聯網背景下的世界,使得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觀念都受到了顯著的沖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際關系也隨之變化。校園媒體創造的教育環境讓學生更能感受到親近感,教育的魅力得以更好的體現,德育工作發揮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校園媒體在高校當中德育作用還沒有全面的展現出來,新聞傳播方面僅僅以學校的新聞為主,另外新聞媒體的娛樂性體現較為突出,尤其是校園廣播,幾乎成了校園娛樂版塊的重要體現。此外,德育工作的教育人員在工作中只是關注宣傳和說教,校園媒體的立體效應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大學生更多的借助公共媒體進行信息的獲取,很少會關注校園媒體這個最為直接的信息源。
1.傳統媒體在校園中依然占據主要位置
現階段,高校的校園媒體已經關注到新媒體的重要性,但是傳統媒體的主導地位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很多校園媒體當中,還是習慣采用傳統的形式進行信息的傳播和宣傳,這種情況影響高校校園媒體的未來發展,進而影響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媒體融合是媒體發展的趨勢,需要加強投入力度,培養專業團隊,促進校園媒體融合。
2.新媒體的利用率還有待提高
新媒體在校園當中的作用與影響實際上是非常大的,但是高校在新媒體的利用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F如今各個高校都有官方網站和公眾號,如果能夠充分利用新媒體渠道,借助于手機終端,開發校園APP,提升新媒體利用率,德育工作的開展也能得到更好的促進。
媒體發展形式愈加豐富,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得以拓寬,各大媒體只有協調發展,優勢互補,但是現如今高校媒體建設還有待提升,管理不到位,隊伍的建設也不是很完善,這對于德育工作的傳播效果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很多高校的校園媒體缺乏專職人員,很多都是由相關的工作人員兼職完成,主要的參與者是學生,學生的流動性比較強,媒體的作用很難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各個高校在校園媒體的管理體制上都存在相應的問題,很多高校的校園媒體都是采用分管的形式,這樣做到好處是責任分擔明確,但是很難進行統籌規劃,使得宣傳教育效果受到直接影響。校園媒體想要充分發揮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做好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統一化的建設,強化管理體制,實施可行的運行機制??傮w來說,可以確定一個總體規劃的部門,比如校園黨委宣傳部,建立校園新聞中心,對校園媒體進行統一化的管理與規劃,這樣既能促進資源共享,也能促進各個類型媒體的深度融合,增強德育宣傳的效果。
首先,堅持校園媒體的輿論導向地位,要始終將其作為黨委和行政宣傳的重要途徑,將其作為校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其為黨委和行政服務的作用,明確媒體的受眾群體。另外,將校園媒體的基本特征進行進一步明確和突出,強調“新”,豐富“聞”,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吸引力和感染力,營造人人關心校園媒體的良好氛圍。
首先,進行相關制度的制定,做好資源整合。黨委宣傳部要對媒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確定統一的宣傳口徑,對宣傳報告的計劃進行科學的制定;第二,完善媒體工作的隊伍建設。建立管理到位的校園媒體工作隊伍,將校園信息和新聞分類統籌,借助于不同的媒體形式進行有效傳播;第三,定期進行總結和評比。工作過程中,要對通訊員機型統一的培訓和考核,促進其工作水平的提升??梢远ㄆ谶M行總評,將評選與考核相結合,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共同參與的宣傳工作局面。
校園媒體的受眾是學生,受眾對于新聞傳播都是主動接受,校園媒體要將學生的選擇主體性要求予以滿足,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貼近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把握學生的興趣關注點,找準校園媒體的落腳點。高校校園的新聞報道還是以嚴肅的面孔面對學生,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就需要不斷創新,借助于新媒體,促進校園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將德育教育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相結合,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新聞傳播,主動進行校園話題設置,對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進行回應,為學生營造積極熱烈的思想輿論陣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校園媒體傳播環境的引導。
結語:校園媒體要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探索新媒體融合之路,以學生為主體,加強校園媒體管理,提升校園媒體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將校園媒體的責任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