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王立晶 王雪 姚芳 吳馥辰 苗文超 張恒祥
(商丘師范學院信息技術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在創業、創新、創意為主的今天,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當今高校開展各項教育工作的目標。積極組織在校師生參加各項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師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師生創新創業能力,豐富在校師生的社會閱歷,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好的優質人才。本文針對高校師生在各種創新、創業與創意競賽中提交的參賽項目作品所存在的問題,結合目前高校創新創業競賽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具體措施,以期幫助高校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提高競賽備戰現狀,促進創新創業競賽育人體系的良好發展。
為了輸送優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提升新工科專業建設水平,提前適應復雜的經濟社會,開展創新創業課程顯得尤為重要。創新創業課程是對大學生能力素養的培養,對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不但可以提高團隊作戰意識,也可模擬企業等真實環境,從根本上幫助在校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水平。
傳統的人才培養局限于理論教學,談論更多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內容。而真正與社會工作相關聯的技能知識少之又少。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學習的C 語言,Java語言等語言,僅僅是學習了基礎語法,而真正的項目,完整的項目并未實現演練過。導致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不足以勝任其工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適應當前新工科專業的發展要求,現在高校已經轉向培養實踐型,綜合型人才[1],但是在轉變的過程中由于課時有限,所講內容不夠深入,依舊未能形成完整的實踐演練項目。而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正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投身于實踐培養。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發展,每年的畢業生也在逐漸增多,但是社會中的就業崗位有限,所以很大部分學生在畢業時選擇創業,但由于社會經歷有限,缺乏歷練,所以創業時缺少很多實用技能。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緩解了這一壓力,給很多有能力創業的在校學生提供了一些啟示,也提供了一些幫助,可以減少創業時走的彎路。能讓創業者知道創業所需要的技能,有想法可以進行嘗試,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在大學中的眾創空間進行嘗試,這種創業方式試錯成本較小,大部分資金支持由學校提供,但是完全模擬企業運行,體驗創業的艱辛,減少出錯的概率。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方面、體制機制的建設、課程體系的設置和實踐平臺的構建上還有較大的挖掘和提升空間[2]。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創新創業項目上老師給學生的指導,其意義及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教師不僅具有精通的創新創業專業理論,而且需要具有超強的創新創業實踐技能,但是對在校大學生來說,高校所提供的創新創業課程并不完善,并不系統,同時擔任創新創業課程的專任教師大多都沒有管理經驗與創業經歷。因此,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經歷與經驗的欠缺成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絆腳石[3]。
“實踐出真知”“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脫離實踐的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都是“紙上談兵”。大部分高校雖然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但是由于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經費有限,投入不足,實踐條件有限等原因,大部分高校都處于理論階段。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處于剛起步階段,學生創新創業的經費和資源有限,導致無法真正體會創業的流程。
最近幾年,高校師生都積極踴躍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形式的大賽,如全國發現杯大賽、“三創賽”、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和全國挑戰杯大賽等等,大部分參賽人員關注的往往都是競賽的排名以及獎項,對于競賽結果的實施落地缺乏持續跟進,沒有后續成果,導致創業大賽的預期要求與實際脫節,大賽獲獎的想法或者項目計劃書很少能夠轉化成真正的創業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的創業激情與創業信心[4]。
眾多學生在進行創業項目時,都會局限于尋找同專業或用學科的同學進行組隊,主要是因為跨學科交叉的隊友平時的時間地點不能統一,交叉組隊的效果并不好,使得項目在想法和創新上會有很大的局限。跨學科專業沒有專門的課程開設,往往是為了獲得學分而選擇,導致學生缺乏應有的關注,課程的空選率極高,并未作為重點課程進行開設。
第一,高校在編寫人才培養方案時,應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及創新創業能力作為首要培養目標來進行編寫,在培養方案中應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目標,以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為根本目標,作為高校教育重點來進行。第二,加強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如拓展第二課堂、增加課外活動、舉辦技能大賽等,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培養人才方面的作用,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這對理工大學生來講十分重要。
第一,高校開設與創新創業課程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創新創業教育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作用,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重大意義,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夯實思想基礎。第二,在專業課程教育中開設必要的跨學科專業課程,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展創業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跨學科組隊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建立一支多元化、多專業,多實踐的師資隊伍,采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方法和案例教學方法等,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革創新創業課程的評價方式和考核方式,重視過程性評價并加重對其考核的比重,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做出科學的評價[5]。
首先要提高高校師資隊伍的信息技術水平,使創新創業教育向著科學標準化、信息技術化的方向發展[6]。其次,要促進信息化教育和項目課程之間的深度融合,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用信息化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最后,要不定期開展信息化培訓,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在實踐中完成創新創業的教育培養。
總結;新工科背景下的創新創業課程的構建對高校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進行了探究,針對目前的創新創業現狀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為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時的雙創教育提供了建議和幫助,為綜合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務實的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