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
(重慶市綦江區圖書館,重慶 401420)
網絡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發展與創新。圖書管理也需要用到大數據。大數據在圖書管理領域的應用,使得圖書管理更加系統,更加方便,更加智能。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不再適應人們的需求,所以需要變革圖書管理的模式,將大數據納入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是圖書管理模式創新的具體表現。這樣做的意義是巨大的,不僅方便了讀者的使用,還使得圖書管理更具專業性,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不至于造成資源上的浪費,使得整理文獻與管理文獻都變得更加方便,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大數據的更新與發展是迅速的,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到資源共享的大數據時代,這個時期的大數據有其獨有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數據的類型多種多樣,大數據中的信息是包含了社會各個領域的信息,只要與各行業相關的大數據里面都會包含。(二)數據的數量龐大,我們就拿現在的微博來說,每天發布在上面的信息是成千上萬條的,這個數據是十分龐大的。(三)數據的價值很高,大數據包含的數據信息都是比較專業的,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許多信息都是專家學者們將自己的研究、經驗、學識分享出來的變現,比如,萬方網就是一個高質量數據的集合庫。(四)數據傳播的速度特別快,科學的進步使得信息不再以書本傳播的形式為主,現今的數據是通過網絡傳遞的,所以,傳遞的速度是很快的,前一個小時的數據信息過一個小時之后就會被新的數據覆蓋。大數據的這些特點也帶來人們對大數據的思考,到底怎樣才能為人們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信息資源。
大數據方便了圖書的管理,大數據在圖書館里的運用還是相當廣泛的,因為,圖書館中所包含數據類型也是比較多的。它包含了廣大讀者的數據信息和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據信息,這兩方面的數據信息都是需要我們處理的。圖書館為社會各行各業的人提供服務,要滿足讀者對文獻資源的需求,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需要加強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在建設文獻資源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第一,圖書館的自建文獻資源。這一文獻資源的建設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為了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好的建設上,筆者提議這部分建設主要集中在一些珍貴的文獻資源上。第二,對于具有商業性文獻資源的購買。對于這方面的文獻建設所受的限制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還是資金方面的限制,所以,圖書館不可能大規模的建設該板塊的文獻資源。第三,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這一板塊的建設所要投入的精力應該是三個板塊中最大的,因為這方面的文獻資源是最受讀者歡迎的,其文獻資源的使用性強,讀者愿意獲取這些文獻資源。人類對網絡的使用已經是一個大趨勢,對文獻資源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這時,圖書館就應該利用大數據積極拓展自己的文獻資源,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用戶,也可以合理利用圖書館各方面的資源。
大數據,指的就是數據的數量大,數據的全面性,數據的應用范圍廣泛,包含的數據信息全面。大數據有其優點也必然存在其弊端,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大數據的缺點就是包含的數據資源比較雜,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所以,針對大數據的這一缺點,在今后的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過程中要將大數據的思路融入其中,要有為不同客戶服務的決心,盡可能的滿足不同客戶對文獻資源的需求。
好的圖書管理體系建立出來也需要好的管理人員來進行管理。圖書館的受眾是廣泛的,他們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而且每個人的需求還都不同,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快速、準確地為用戶找出需要的文獻資源,這需要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對這個圖書管理系統要做到十分熟悉,要能專業地操作圖書館里的設備,切實為用戶解決問題。怎樣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性,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讓他們熟悉圖書系統,精準地操作圖書館設備,還要時刻關注社會發展的前沿信息,這樣才能更專業地為用戶提供服務,使他們的服務變得更加有針對性。
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地方就是我國的各大高校,但是高校的圖書館管理缺存在以下一些問題:每個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圖書數量是巨大的,其中數量最多的當屬人文社科類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這些館藏圖書的質量都不是很好,而且,圖書館中學術類的藏書不多,不能滿足高校師生的科研需求。這些問題都帶來了不好的結果,那就是圖書館的借閱人數得不到顯著的提升,讀者沒辦法獲得最新的文獻資源,很多資源與數據不匹配。如果,圖書館懂得利用大數據,那么在大數據的加持下,用戶通過數據的輸入與檢閱就能很快的獲得自己想要的文獻,這樣大大方便了讀者對文獻的選取。而且,在大數據條件下讀者能夠對自己所需的文獻資料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對圖書的作者、出版單位、作者的研究成果、出版日期等都會有一定的介紹,這樣讀者就能更好地確認自己尋找的文獻資料到底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利用大數據技術之后,讀者也能更快的把握新書的信息,新書在錄入系統時候讀者可以收到通知,進而盡快地匹配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能更方便圖書館工作人員對讀書的管理,不用在一本本的統計圖書,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
每個用戶對于文獻的需求是不同的,為了做到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用戶,圖書館可以根據用戶的閱讀偏好,定期向用戶推送一些對他們來說比較有用的文獻資源。當然,這項工作還是相對復雜的,我們首先要分析不同讀者的閱讀偏好,根據讀者的閱讀偏好再挑選出他們可能需要的文獻資料,在以前這是一項大工程的任務,但是大數據實現以后,這是比較簡單的任務。我們將大數據用來分析讀者,匹配文獻的需求,最后就能很好地完成推送。在現實的推送工作中我們比較常用的是Altmetrics 這類工具,因為大多數高校的圖書館沒有其他的推送工具,所以,Altmetrics 是比較常用的工具,有了這個工具的輔助,圖書館工作人員就能很好地完成對用戶的推送任務,使得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其文獻資源的開放使用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圖書館的管理是沒辦法離開大數據的,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既方便了讀者對文獻的借閱,也方便了圖書館管理人員對文獻資源的管理,是兩全其美的辦法,也是對讀者重視的體現,這樣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與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相比,大數據下的圖書管理模式優點是十分突出的,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
因為自動化管理系統運用到圖書館管理上的時間還不是很久,所以,肯定存在各方面的問題,對讀者數據的搜集整理就不是那么的專業,所以,研究人員們針對這一問題又更新了自動化管理系統,是為了能更方便圖書館的管理,這樣圖書館的管理就會更優化。所以,要針對自動化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完善自動化管理系統,升級自動化管理系統,這樣才有利于圖書館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技術的現代背景下,大數據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能逃避,要積極的面對。要將大數據與圖書管理、文獻資源建設良好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圖書管理獲得長足的發展。文獻資源的全民共享性也要求我們需要借助大數據來推進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讀者,體現出圖書館的價值,這樣才能讓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模式得到創新,以達到促進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