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雯
(平原縣文化藝術中心,山東 德州 25300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到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的不斷發展、多重矛盾的凸顯、世界多民族文化的重重碰撞等問題交疊,精神文化力量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經過不斷傳承和革新的文化思想和意識形態的整合。蘊藏著強大生命力、感召力、創造力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生生不息,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和相關的行為準則規范。鑒于此,群文工作者更要擔起使命,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并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使其深深地融入群文工作之中,從而為營造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做貢獻。
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而言,主要是指人們在社會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國文化,也是在人們進行社會活動過程中所演變的一種歷史文化,其作為一種文化形式主要包含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人民主流精神的重要表現。雖然我國的傳統文化形式包括范圍較為廣泛,但是其所包括的主流優秀文化以及思想精神是明確的,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是被大多數人所認同以及接受的,也是體現出人們自身的理念信念以及價值取向,是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的助推器,因此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而言,必須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一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圍繞著元宵節進行吃元宵和猜燈謎以及賞花燈相關的風俗,積極的組織居民根據社區作為單元舉辦包湯圓比賽,聘請非遺傳承人花燈藝人在手工作坊對館辦團隊進行扎花燈培訓,讓他們實踐傳統花燈的制作技藝,并評選出優秀作品作為猜燈謎比賽中的獎品予以發放。活動期間,會在現場掛滿花花綠綠的謎語,以及五顏六色、形態逼真、造型各異的自制花燈,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及路人進行駐足和觀看,或者是踴躍地參與到其中,此外不少人也是稱贊活動接地氣,讓大家在歡樂的同時也是可以享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二是端午節。對于端午節而言,可以在社會以及團隊間舉辦一些包粽子以及猜燈謎等相關的筆算,同時也是可以邀請一些專業人員舉辦“端午節的淵源與屈原愛國主義事跡講座”,讓市民了解“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等紀念屈原的詩句,從而可以讓參與到其中的人感受到屈原那種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是古詩詞的故事呈現。對于古詩詞而言,主要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最優美的漢語和最生動的國學,但是在理解上是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樣很多人對古詩詞的學習出現了望而生畏,因此需要采取新穎生動的方式,讓人們逐漸的接受詩詞,不再是被迫的任務,而是心甘情愿的享受。首先,要把這些詩歌用生動的故事去呈現。另一方面把詩歌譯成現代漢語,讓人們讀懂的同時增加興趣,并帶著這些故事進行演出,還結合居委,在社區組織親子場,利用雙休日和晚上的時間積極地去普及和弘揚傳統文化。二是傳承內容要進行創新,可以嘗試采用兒童語劇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普及。成語主要是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特色,容易進行記憶和使用,并且每一個成語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這些淺顯易懂的故事讓孩子們感覺到有趣的同時,更能從中明白許多深刻的道理。可以迎合孩子們的喜好,把成語短劇作為弘揚傳統文化以及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舉措。在此之外通過創編團隊進行編寫劇本,經過少兒團隊的排練,從而一個個短小精悍以及形式活潑的少兒成語舞臺劇便可以開始進行演出。
總結:綜上所述,在群文活動中大力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智慧之舉。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我國文化之根基,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必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找傳統優秀文化之當代出場路徑是我國推進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是新時代前提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出發點和行動導向。因此群文工作者一定要把“華夏禮儀要代代相傳,不能斷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當成應盡的歷史使命,并讓它跨越時空,永放光芒,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