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笑源
(三門峽市外國語小學,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隨著我國對新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也已經實現了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在這種環境下,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如何構建與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則已成為當前廣泛關注的焦點。而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及心理發育等方面的影響,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必須在日常管理中構建好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并從學生的角度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和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小學生由于家庭成長環境的不同,小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在班主任進行日常管理時將直接導致各種突發問題。所以,如果小學班主任要想構建和諧的氛圍,就需要有效解決現有的差異問題,以確保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否則,如果沒能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實際狀況,而沒有能夠及時有效進行教育引導,會容易讓學生感到內疚和委屈,從而產生自卑心理,這將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與學構建和諧的關系,并要在進行相關活動時努力創建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以便可以參與這些活動時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我國教育改革正在不斷地發展,教師也要進行一定的素質教育,這是教育中一種發展趨勢,為了培養許多的創新人才,小學班主任也要跟著時代的發展,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并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從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從平等的角度察看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愛好,指導學生,降低差距,建立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比如,在傳統教學方法當中,班主任比較關注的是學生成績,可是班上有些學生比較喜歡音樂和藝術,這時對于學生的興趣班主任就要去不斷的鼓勵,以便學生在顧及自己學習成績的時候,也可以更好地去發展自己的興趣,這也就是教育觀念的一種改變。
師生之間的交流是教師教學工作進行的基礎,過去雖然能夠正常開展師生之間的交流,可是并沒有達到明顯的效果,師生之間的交流主要體現在班主任對學生問題的處理上,這種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師單方面的批評,學生不能有效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保證師生之間構建和諧的關系,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主要是教師主動關懷學生,掌握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還應該真實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并讓教師了解自己出現的問題,以這種方式進一步進行班主任管理工作。另外,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可以通過班級會議進行。比如,在班級會議和課程上,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真心話”活動,并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使學生可以放松并樂于談論自己的真實感受與想法,然后通過小游戲,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在其中。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使師生關系更好的發展。
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正確地看待,在過去的教學當中,班主任通常會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標準來看待學生的優與差,這可以說是不對的,因為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所以學習成績也就會不同,可能有的學生成績差,但其他方面卻很優秀,因此,教師就不能用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好壞。成績好的學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要是班主任過于重視成績,將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學生,都應給予同等的重視,不要輕視,教師要鼓勵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取得進步。班主任應探索學生良好的一面,并鼓勵他們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班主任自身的形象會影響著學生對自己的看法。由于小學生的歲數都很小,他們的個人喜好將直接影響他們是否可以接受老師的管理。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個人形象的提高,使學生更加喜歡自己,也保證更好地與學生進行相互溝通。此外,班主任還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些事情班主任自己要是做不到,在管理學生時,自然也不會聽從其管理。當班主任發現教室地板上的廢紙時,要將其撿起并扔進垃圾桶,以便為學生樹立榜樣。卻不是指使學生,批評學生。這種自己做的方式能夠為學生起著帶頭的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就小學班主任來說,其責任是使小學生能夠在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當中成功完成小學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是當前小學班主任開展工作的主要手段,針對學生在班級管理和學生課堂學習中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