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北環路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應用范圍比較廣泛,而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技能,小學階段是接觸估算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重要性,從而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從而鍛煉和提升自身估算能力。
其一,教師對估算意識培養重視度不高。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依然側重于數學知識的教學,對于學生估算意識與估算能力的培養重視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容易直接忽略估算內容教學,導致學生難以有學習和鍛煉的機會,自身估算意識不足。其二,教學方式的問題。當前,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習慣性采取灌輸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的主動性不足,且容易出現課堂枯燥乏味的情況,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見識和能力都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還需要注重創設良好的生活情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將生活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或者比較熟悉的內容引入課堂中,不但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真實性,還能消除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感和陌生感,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估算練習中,從而更好地鍛煉自身的估算意識。不過,教師在選擇生活情境的時候,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保證所選的內容是學生熟悉的、能夠理解的,否則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
例如,在“加法的估算”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小汽車、文具盒、筆記本、洋娃娃等進行舉例,類似“今天小龍跟媽媽去逛商場,碰到自己喜歡的小汽車和溜冰鞋,請問大概需要花多少錢?”小汽車和溜冰鞋都是學生生活中比較常接觸的東西,學生對這些東西的價格也會有一定的了解,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有學生根據自己心中所想的價格進行估算,教師再適當指導一些估算法則,學生的估算意識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在新課程改革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十分關鍵,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去估算、去探究。所以,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之前,首先需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然后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最后精心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有效調動起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估算意識和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估算題目,類似“11+22=?”“69-38=?”這些數字都是整十整百的數字,能夠很好地進行湊整,是鍛煉學生估算能力的常見題目,當學生完成估算題目之后,教師再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設更加豐富的問題情境,類似“爸爸的身高為173(),教室的長度為4.3(),文具盒的長度為30()”通過問題引導,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小學生對學習的專注程度并不高,尤其是針對枯燥且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往往表現出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導致他們在學習中不容易提高計算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利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幫助小學生真正走進數學,使其在進行數學計算時能夠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短時間內投入數學學習中相對容易,然而要想長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教師應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教學理念,有效地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
估算也是有一定技巧性和方法性的,很多小學生對估算接觸不多,估算技巧掌握也不熟,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時候,還需要注重技巧的傳授,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估算方法,學生的估算意識也能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給學生留一些估算的小問題,類似“買一個小蛋糕大約需要多少錢?”“同學們從學校回家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學生在估算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估算應該怎么去估算,需要掌握哪些法則和規律,怎么樣的估算才會又準又快。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接觸估算類的提問,自身的估算意識也能得到提升。
總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創設問題情境、注重技巧傳授等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與估算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