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艷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育紅小學,吉林 白山 13520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因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這就給每個教師提出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現代化科學知識,而且要把學生培養成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人,確實做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那么,教師如何通過明理啟發、誘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數學學習能力的形成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家庭教育、先天素質以及外界環境等,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能高效、快速地將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完成,對于教師所講的數學知識也能進行全面的掌握不過對于那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言,因為他們自身的思維較為混亂,而且極不連貫,所以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他們極容易產生畏懼的心理,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想將其解決,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大力的培養,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方法及技巧也要全面傳授給學生。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其不僅是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結合學生的表現從而對他們的綜合能力及素質進行培養。所以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同時也能避免學生養成死記硬背的不良學習習慣。與此同時,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將判斷真假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質疑習慣,這樣針對知識問題他們也能對自己的不同觀點進行表達。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其也可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提高,這樣不但學生的發散性及推理性思維可以得到鍛煉,同時他們也能對更高效、科學的總結歸納法進行掌握。
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效實現,他們還需將帶有趣味性的練習活動融入教學之中。在此期間,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為他們創設相應的解題情境,之后便可通過多個角度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再通過對學生進行充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及交流能力都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最后教師還可利用教材情境圖從而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訓練。通過應用情境圖,教師可將問題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其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同時還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所以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要比抽象思維能力強上很多,對于此,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探索銜接學生形象思維及抽象思維的有效方法,再通過對有效的教學對策進行采用,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得到激發,而他們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大力的培養。在教學期間,教師通過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應用,其可實現對抽象數學知識的具象轉化,這樣對于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也能進行直觀的了解和觀察。隨著新課改政策的落實,我國小學數學教材也包含了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開展教學,其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充分的激發。不僅如此,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生也能對自己進行充分的展示,而這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也是極為關鍵的。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將學生學習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提高,教師還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所謂自主學習能力。實際上是指在沒有教師的督促下,學生能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活動中,而通過全面觀察、實踐以及演算等環節進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掌握。對于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言發現問題是其基礎,不過要想引導學生做到發現問題,還需讓學生具備豐富的學習經驗,而這對于當下的小學生而言還具有極大的難度。所以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創設一些有趣的研究活動也可有效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討論,而在集體討論的氛圍中,學生的質疑精神可以得到激發,而他們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如何使小學生的數學基本思維能力得到發展,這將是我們數學教師長期的有意識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多給點思考的機會,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必將成為我們數學教師努カ的方向。讓我們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樂學、好學普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