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熠
(四川省儀隴宏德中學,四川 南充 637600)
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是維持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行為的內在動力,然而,伴隨著高考壓力的存在,特別是在一些唯升學率、唯分數論的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在高中階段,不少學校都會過早地確定分科教學。過早地文理分科,弱化了政治課在理科班的教學效果。文理分科使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動機出現了方向偏移、強度弱化和多元化等普遍現象,直接影響了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因此,高中理科班政治教學如何有效進行一直是政治教師的一大困惑。習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時并存,先進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織,社會思潮紛紜激蕩。”[1]思想政治課是高中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學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社會的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筆者從高中理科班政治教學的現狀中發現一些問題,主要從學校、教師、學生等方面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以便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努力的方向。
關于現狀的拜讀,筆者有所頓悟。在高中階段的學校,時常存在一些理科教師瞧不起文科教師,認為理科天生優于文科。就社會現狀來說,高考招理科生的比率明顯優于文科。筆者周圍常聽到不少教師抱怨,我選擇政治,選擇從事文科工作,是否是一種錯誤?掙的錢沒有別人多,別人學理的,好多學生花高價去補課,一年就能掙多少多少。筆者認為,教師更多的應該是選擇清貧,樂于奉獻,并非掉到金錢的沼澤中無法自拔。迫于升學的壓力,筆者所在學校,在高一的第一個月過完就提前分科了,往后就是一周一節政治課,四本必修課本,就在這樣的時間安排中度過。也許,這就是一門“形同虛設”的課程。
筆者有擔任高一、高二理科班政治的教學工作。出于對職業的熱愛,無論何種層次班級,哪怕是理科班的政治教學,都希望把自己所知全部無私地傳授給學生。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理科班上政治課,占課現象時有發生。當你精心準備教案給理科班學生上政治課時,時不時有理科班教師跑來占課,要不提前搶到你前面把理科作業發下去給學生,讓學生做理科作業,不管你同意與否。甚至還有的理科教師,不和你打招呼,直接把學生全部叫走上公開課或做實驗去了。等到上課時,不知學生去往何處了。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試想一下,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學生怎能有更好的德行呢?即使理科班的政治教師想認真上好這一周一節的政治課,又如何能做到更好呢?不少理科班的學生連最基本的文科常識都不懂,而提高理科班學生的基本文學素養的機會就被這些教師活活的剝奪了。
首先,很多理科生認為自己學的是理科,高考科目才是最重要的。對政治科目不重視,潛意識地認為政治與我無關,寧愿無時無刻沉浸在理科題海戰中……導致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不夠高,單純是為了學業水平考試而被動學習,寄希望于學業水平考試中教師監考不會太嚴格,這種狀況極大的影響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政治科目相對于理科生來說,有點枯燥和難懂,教師的授課方法讓他們覺得很無趣,很多學生覺得有些浪費時間,希望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的高考科目上。最后,不少學生的家長也覺得沒必要認真學習高考外的其他科目,使得學生更加確信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
很多政治教師在理科班開展教學工作時,都是選擇自習,讓學生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么就是隨意講個五分鐘左右或是和學生吹吹牛,話話家常。個別教師照本宣科后,看學生沒反映就不再講了。長此以往,使原本枯燥的知識更加沉悶,讓學生徹底地失去了學習政治的興趣。甚至還有個別教師,因為不是學生的高考必考科目,直接在講臺上玩起了手機,抱著教室一切皆與我無關的心態。學生吃東西的,聊天的,溜之大吉的,放任自流,紀律都懶得管,讓學生處于絕對的自由當中,仿佛一節課只為學校課時的安排而出現。
為了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教師應該給學生多灌輸學習政治知識的必要性。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最好的榜樣,他的一生近30多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自己的工作。錢學森曾說過:“我認為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而是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的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由此可見,理科生學好政治知識是必要的。有學生會認為自己又不是干部,又不搞政治,政治與我無關。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在和政治生活打交道。從日常生活看:新生嬰兒要向派出所登記戶口;行人過馬路要看紅綠燈;居民遭遇盜竊可報警查緝;學生升高中、大學要參加政府組織的考試;2020 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教育部下達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等,這都與政治有關。從整個社會看:社會秩序的好壞;生活環境的優劣;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也都涉及政治。所有這些均表明政治并不是遠離于我們的生活,而是同每個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和個別隨意占課教師溝通無果,唯有和校領導反映,該門課程的存在,是否僅僅是形同虛設,為了應付上面的檢查,而違背上級的教育文件精神,讓學生全面發展、忽略學生的政治素養的提高呢?一些理科生連最基本的文科常識都不懂,將來走向社會,是否真的達到了一個高中生應該具備的知識層次的廣度和深度呢?筆者所在學校,有來自浙江磐安交流學習的文科教師,由于學校給他們安排的是理科班的教學,看到他們在理科班慷慨激昂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如癡如醉,很是佩服。但也聽到過周圍不少教師不屑的評論,理科班還在講課,真是搞笑。因此,希望校方對任意占課的教師予以警告,對嘲笑在理科班認真上文科知識的教師行為予以批評。
通過一系列理科班教師隨意占用政治課,不提前告知的占課的情況下,理科班政治教師應該堅守自己的職業操守,即使一周一節的理科班政治教學,也應該盡自己所能把知識點傳授給每一個學生,不能隨意讓他科教師占課。既然學校在理科班開設了該門課程,存在即是合理,政治教師應該采取對學生負責的在態度,樹立教師應有的形象,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誰都無權剝奪學生提升文化素養的機會,除非學校不再開設此課程。反思教學,自己課前會收集不少幽默的典故,這樣能讓理科班學生將抽象的政治知識理解起來簡單化。
教師,無論文科班還是理科班,既然學校開設了該門課程,就應該認真對待。不少理科班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要么不拿出書本來,要么就只做其他習題。學生,是一張白紙,此時的理科班政治教師應給學生正確的指引。嚴格要求學生做到上課要拿出政治課本,其他作業先收起。亞里士多德曾說:“吾愛我師,吾更愛真理。”教師可以就所擔任的理科班的學生進行相關引導,例如,問學生:“你們覺得自己聰明嗎?”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再問:“能和錢學森毛澤東比嗎?”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既然這樣,他們都能將馬哲研究得特別透徹,請問你們要不要學?”頓時,不聽課的學生都把書本拿出來認真聽課了。
除了要端正學生上課的學習態度,還要端正學生的考試態度。學校及上一級領導部門應該加大監考力度,杜絕舞弊行為的出現,要讓學生真正地明白考試的通過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行。讓自己真正的學有所得,學校在各項評比中也應該把學業水平考試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中,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讓理科班的學生與政治教師形成更好的互動。
總之,高考應試模式的長期存在,在唯分數論的影響下,導致部分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受到一定限制,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存在嚴重的偏科情況。要改善理科班政治教學的這種現狀,不僅需要政治教師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和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整合各部門資源,形成合力。教師也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政治課是幫孩子塑造健全人格的主渠道,也是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輸送更多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因此,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政治課的教學,讓政治課的價值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