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清
(長春健康職業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縮影,凝聚著寶貴的民族精神,體現著現代文化的深刻內涵,有著巨大的審美價值和人文素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現代藝術也在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不斷尋求新的藝術境界。傳統文化要想突破瓶頸,就要積極與現代藝術融合,通過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的有效結合,實現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成長,讓我國的優秀藝術文化得到傳承、發揚光大、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從某種程度上看,傳統文化是呈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代表了國人寧折不屈的民族精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活動的諸多方面均有重要影響,可以被視為我國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經典元素。在藝術創作領域,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圖相對稱的理念,龍鳳呈祥、五福呈祥等均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元素,目前已經滲透至國際領域,得到世界上很多藝術大師的肯定與青睞。將傳統文化元素運用于作品設計實踐,是傳承、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提升設計者現代藝術設計水平的良策。
因為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獨特的美感,經由長時間的傳承與發展,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主要來源。而現代藝術設計主要是為了服務社會群眾生活所需,以實用性和利益性為主導,要設計出更好的藝術作品,就必須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特征,從中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的共同點,實現高效的融合創新設計,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第一,傳統文化的生活的實用性。傳統文化的各類作品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代表著民俗文化,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從衣食住行中體現了當時社會生活和審美特點的一種真實記錄。第二,傳統文化的精神審美性。傳統文化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色彩搭配豐富且形式多樣,因為當時社會的制造水平不高,色彩的提煉較為麻煩,所以色彩鮮艷的美術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審美價值觀的不同讓傳統文化的色彩都以鮮艷飽滿為主。第三,傳統文化的民俗性。因為古代沒有高科技產品,很多風土人情都是通過美術作畫進行記錄,所以很多美術作品都是代表了地方民俗活動,很多高超的工藝技巧都凝聚在美術作品中,達到形神兼具的境界。第四,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本源性。傳統文化是人類的思想結晶,不管如何變化發展,都是需要靠人類不斷地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與靈感,找到萬物變化規律,才能進行創作發展。可以說傳統文化的發展雛形就是自然萬物,來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有些一定的本源性,是藝術發展的重要基礎[1]。
首先,傳統文化傳承人缺乏影響藝術傳承。傳統文化作為中華傳統藝術及形式瑰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從傳統文化發展現狀及未來層面分析,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急需面對的就是傳統文化傳承人緊缺問題。新中國建國以來,涌現出諸多傳統文化藝術家,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及市場理念轉變。很多人對傳統藝術興趣逐漸缺失,導致傳統文化在培養傳承人方面逐漸遇到問題,很多老藝術家無法將自身藝術造詣進行傳承。新時代下,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角吹響,民族傳統藝術也隨著復興涌現。因此,當下培養傳統文化藝術傳承人十分關鍵。其次,傳統文化需結合信息時代開展多元融合。隨著當下網絡信息時代來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如何將傳統藝術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融合一直備受諸多學者關注。從美術藝術形式表現層面分析,網絡數字化應對傳統表現形式進行突破。因此,這也是當下傳統文化發展較難的主要瓶頸之一。基于此,應轉變思想,將藝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將表現手法與網絡展現相結合,這樣才能將藝術形式進行更為立體直觀地呈現,如多媒體技術、三維影像技術等,這些都可將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全新表現與精神詮釋。
設計者可以從色彩、圖案、造型等方面提取傳統元素,精確概述與應用傳統元素,并做到及時歸納傳統元素。如,對于提取色彩而言,設計者應先規劃傳統文化元素的所屬類別,而后選擇相配套的提取手段,通常是針對有形元素提取色彩。對于提取圖案而言,設計者可以通過再次構思和設計過程,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有機融合[5]。在重構設計中,設計師應盡量規避簡單、機械式的拼接與陳列,綜合多方面因素,加深對原有圖案的理解,而后對其進行創新組合和排列處理。在以上過程中,設計者要確保提取的圖案元素與現代化藝術審美標準相吻合,具備一定的傳統性與經典性。在分析造型元素時,設計者可提取的對象類型較為豐富,且有多樣的表現形式。總之,設計者若能合理提取與綜合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將有益于豐富現代藝術設計的內涵,提升設計作品的藝術價值,為廣大受眾呈現優秀的藝術作品[2]。
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代表,除了精神價值與色彩搭配方面讓人贊嘆不已,在作品的空間布局方面更是精妙絕倫。比如我國的傳統園林藝術舉世聞名,不僅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千變萬化的設計風格。現代藝術設計中也包括建筑設計和室內裝修等方面,因為世界文化的沖擊,所以很多人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都會崇尚歐美的田園風格和現代化風格,以簡約設計理念為主,導致現代建筑都是千篇一律,毫無特色與美感可言。古代建筑設計是特殊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北京故宮的對稱設計風格,江南徽式建筑的九曲流水等代表性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出,古代藝術設計在空間布局方面的造詣之高。故宮是天家重地,等級制度森嚴,所以建筑設計理念也顯得較為規范嚴謹,顏色采用赤金搭配,彰顯氣勢,空間布局也是嚴格按照等級排列,東西六宮的布局對稱,井然有序。而江南以吳儂軟語出名,講究風水布局和自然的和諧統一,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還有小橋流水貫穿江南小院,動靜結合的設計風格激活了風水布局,自然靈動的風水空間設計,更加彰顯江南的溫婉特色。現代藝術設計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筑設計理念,讓建筑能夠擺脫千篇一律的蒼白感,打造更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展現出城市的文化歷史內涵與經濟實力,更好地促進城市的快速發展。
傳統文化來源于生活,蘊含了豐富的情感。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家們在傳統文化中融入許多不同的文化元素與情感因素,使我國傳統文化具有顯著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特征,并延續了千年。傳統文化已經成為反映人們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代表。傳統文化作品中有許多形態各異的藝術造型,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它和現代藝術設計有著同根同源的設計素材。所以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需要積極尋找二者之間文化相通之處,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例如,陰陽盤左陰右陽,陰陽平衡與現代藝術設計中光與影的設計就有共同之處[3]。
色彩是現代藝術設計的主要元素之一,色彩的合理應用對其藝術變現張力十分重要。傳統文化在色彩方面較為重視,主要以多顏色為主。早起傳統文化色彩較為單一。因此,在融合過程中一定要對其進行色彩研究。傳統文化色彩側重應用紅色、綠色、藍色、黃色等。現代藝術設計中往往側重于黑色、白色。所以在二者融合過程中一定要對其進行互相借鑒,這樣才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顏色搭配一定要合理,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色彩共和性進行體現。同時,在精神融入方面一定對傳統文化形式表現的內涵進行掌握了解,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側重對其華夏文化精神進行體現。可通過色彩、結構與畫風等進行融入,這樣才能在較短時間內起到一定提升作用。
綜上所述,在現代科技的發展中,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在不斷提高,藝術設計行業成為改善現代生活衣食住行的主要技術。但是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傳統文化始終是現代藝術設計的根源,注重兩者融合能夠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提升現代藝術價值、豐富現代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