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宇
(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大學生已具有了相應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且大學課程對于大學生而言,其實現自主學習也屬于一種考驗,目前,自媒體技術已經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自媒體運用于大學教學中的優勢明顯優于傳統化教學,且能夠使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與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大學生可通過課余時間,應用自媒體開展英語學習,教師也能將自媒體當作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從而使學生通過自媒體實現自主學習的同時,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
自媒體通常指大眾經過網絡等各種途徑向外發布相關新聞與事實的傳播方式。自媒體的英文為We Media,其主要是普通大眾通過全球的知識體系與數字科技相結合的一種分享與提供其新聞與事實的途徑。同時,自媒體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普泛化的傳播者,屬于一種電子化、現代化的手段,并向大多數人傳播非規范及規范化信息的媒體總稱。
首先,有利于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充實。英語教師的教學不再受教材知識的局限,可從網絡中搜集大量與生活貼近、時效性強的主題,促進學生視野的拓展。自媒體的應用,可將圖形、聲音、文字、動作等集于一體,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以促使學生可以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積極學習。
其次,提供多渠道信息交流途徑。同步與異步同行的一種信息交流與傳播方式,及超越時空的信息傳遞功能,通常能夠使學生置身到開發、動態、多元、主動的學習環境當中,并提供給學生多種獲得知識的渠道與方式[1]。除此之外,網絡還能提供給學生協作與交流的平臺,比如小組討論、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板等相關工具,以達成同步與異步的有效交流,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問題進行高效探究與解決。
最后,有利于大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自媒體下的網絡教學突破了傳統化教學時空的限制,其通常能夠使大學英語的教學與學習都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能夠在任何的時間與空間通過網絡開展自主學習,并依據自身的學習興趣與水平,對相應的學習材料進行選擇,從而真正地實現因材施教的理念。
所謂自媒體意識,其通常指自媒體時代下,注重自媒體的功能與作用,通過自媒體工具傳遞與接受相關信息,并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工作、學習、生活等,對自媒體的創新、包容、以自我為中心的理念實施認同。對于自媒體意識而言,其不同的表達方法、學術研究者、社會公眾等都沒有構成統一的認識,但就當前自媒體的運用情況看,其核心思想就是創新、包容、以自我為中心。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想要使確保自媒體的有效運用,最重要的就是英語教師具備相應的自媒體意識[2]。英語教師只有實現了理念的更新,才能更高效的引導教學實踐。通常來說,大學英語的教學主要就是“傳遞壟斷”的形式,在課堂的教學中,也是由教師講解相關學習內容,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大學生具備的個性化想法通常無法在課堂的教學當中成為主流,課堂整體都位于教師壟斷的狀態,課堂教學中通常缺乏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在這種狀況下,創新則成了教師單方的行為,而創新則與教師的努力有直接關系。通常來說,創新通常來自于對現狀不滿,通過教學轉型,可有效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且部分沖突更有利于教學的創新。而對于自媒體而言,其重要的理念就是將自我作為中心,自媒體下,每個人都屬于信息的起點,通過自媒體的運用,不僅突破了信息壟斷,而且各自媒體用戶都具備了平等發言的權利。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個性化教學,英語教師就需形成相應的“自媒體”意識,并在課堂上融入學生的思想與想法,構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而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創新。
自媒體屬于極其廣泛的一種學習平臺。例如,微信作為自媒體的一種,其不僅是種即時通訊的工具,而且還是個信息平臺。微信中通常有許多的微信公眾號,相關公眾號中通常包含了許多學習英語知識的公眾號,且每個公眾號都是個學習平臺,對于優秀工作號而言,其通常會定期更新相關信息,并對學習的前沿信息進行傳遞。同時,大學英語教師可通過相關公眾號,每個學期選擇1-2 個專業化的英語公眾號推薦給學生,并在每節課根據某個話題開展討論學習。當前國內的大學在英語教學時,更注重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學改革,也就是專門通過英語課程開展教學,并引導學生通過英語知識的應用開展交流,以實現英語能力的提升。同時,大學英語的具體教學時,教師還能將ESP與自媒體有效結合,通過自媒體的運用,選擇實用性以及專業性較強的自媒體公眾號,將其推薦給大學生,以促使學生依據自身的年級與專業,選擇相應的公眾號開展英語知識學習。
高投入與低產出的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其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習平臺不統一。通常來說,各個大學都開始進行學習平臺構建,并通過外包的形式由相關軟件公司進行構建,各軟件公司則依據高校的教學需求,對各種學習平臺進行制定。但是,根據相關狀況來看,各大高校的學習平臺重復率都比較低,通常是從開始進行構建,這不僅費力、費錢、費時,而且平臺間的借用性內容通常較少,且交叉性欠缺,而微信的出現,則能使高投入以及低產出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基于此,各大高校積極主動的開發了具備特色化的微信學習平臺,根據微信范疇,用戶、支付方式、數據等都能實現互相轉換。在微信平臺上,高效且優質的英語資源得以自由傳播與應用,這通常能夠使大學的學習平臺效率與質量得到整體提高。除此之外,微信平臺的開發還能實現人力、財力的節約,各大高校所開發的學習平臺還能實現相互借用,從而使高校的個性化內容的服務與功能得到有效提高。
自媒體和傳統化媒體對比,其更增加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性,相關用戶可根據某個話題或者主體進行小型群體的構建,且構建的速度較快且即時成本較低。微信群、微博互動已成了普通公眾號的一個部分,大學英語的教學可通過微信、微博促進大學生自身的聽說能力提升,尤其是微信群,其具備即時說話的功能,其不僅能防止師生面對面交流的緊張與拘束,而且還能對真實的對話情境進行模擬。因此,英語教師可在班級中創建幾個層次不同的學習群,指導學生通過微信群開展自主學習,而教師也需在群中分享些與學生需求與學習水平相適應的聽力材料,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并能通過自媒體隨時隨地的開展學習,并對課堂內與課堂外的相關知識實施整合。同時,大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還需構建個相應的微信群,并在其中發布些課堂信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線上交流。但是,真正能融入到群聊的學生通常較少。因此,大學的英語教師需注重自媒體相關功能的充分運用,構建學習水平相似、教學目標相符的學習群體,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綜上所述,自媒體時代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根據相關研究表明,通過自媒體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進行提高,而且還能促使大學生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