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心
(新蔡縣有線電視臺新蔡縣融媒體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500)
縣級電視臺編輯對于新聞稿件的處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聞節目的質量,以及廣播電視行業的持續發展。作為一名優質的編輯工作者,就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主動參與培訓深造,強化自身的職業素養,掌握豐富多元的處理方式與技巧,以做好自身本職工作。
在信息爆炸的新時代下,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逐漸多元化,速度也十分迅速。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既為廣播電視行業提出的新的要求,也為電視臺編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縣級電視臺編輯人員,更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新聞稿件處理能力,以敏銳的眼光、嚴謹的工作態度、高超的工作技巧,去挖掘更多的有價值信息,將其制作成新聞節目,才能獲得長遠持續發展[1]。其工作要求主要為:第一,準確性。作為編輯工作者,就需要在新聞資料的挖掘與收集、整理與分析中,詳細、精準挖掘事件的所有信息,不能有絲毫的遺漏。第二,真實性。新聞稿件的所有信息內容,都要與新聞素材相一致,不能有任何虛假,才能將真實的新聞事件還原,有效地傳遞給大眾,贏得大眾的青睞與追捧。
其職業要求為:第一,縣級電視臺編輯工作者,必須具備高強的語言組織與整理能力,新聞資料的搜集與挖掘能力,靈活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在此基礎上,對新聞稿件進行潤色、加工,保障語言表達的流利與特色,內容的完美與舒適,將電視新聞以準確有效、優美華麗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才能充分彰顯其價值與特色。第二,新聞稿件的處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繁瑣的過程,尤其是在新時代下,新聞素材與信息也在逐漸增多。作為編輯工作者,還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與分析力,能夠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素材。以及高強的團隊合作與互動交流能力,才能在團隊的相互協調與配合下,快速完成新聞稿件的文字、圖片、聲音等編輯,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
主題,是新聞稿件處理的前提與依據,只有先確定新聞節目的主題,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收視率。這時就需要縣級電視臺編輯,在新聞稿件的處理中突出核心主題,以適應快節奏的社會發展需求。首先,作為編輯工作者,要主動參與到培訓深造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并且快速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以敏銳的眼光去挖掘各種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然后快速進行處理與制作,以滿足大眾的實際需求。比如在新聞資料的獲取之后,要快速瀏覽然后挖掘關鍵詞與核心信息,在適當的潤色優化后,將核心主題概括出來,彰顯新聞節目的價值。其次,突出核心主題,除了關鍵詞的快速概括,還要以精煉的話語,靈活的表達方式,并結合社會熱點話題,才能快速吸引觀眾的眼球,引發觀眾的思考與探究,快速掌握新聞事件的核心內容。
內容,是新聞稿件的關鍵與核心,因此在新聞稿件的處理中,就需要縣級電視臺編輯進行內容的不斷優化與完善,然后將其生動形象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首先,作為縣級電視臺編輯,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在實踐工作中積累方法,豐富經驗,提高自身的稿件處理能力與技巧。比如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全面、準確收集相應的新聞資料,然后與觀眾保持密切的互動聯系,進行新聞資訊的共享與傳遞,讓每一位觀眾既成為新聞內容的分享者,又為新聞內容的接收者,進而提高影響與覆蓋范圍[2]。編輯工作者可以借助手機、電腦等軟硬件,快速收集新聞資料,與觀眾進行選材的討論,加強新聞內容更加貼近大眾的實際生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促使廣播電視行業獲得長遠持續發展。其次,新聞內容的優化與完善,還在于不斷創新。因此編輯工作者還要樹立創新理念,進行內容的完善、潤色、創新,讓其更加符合觀眾的實際需求,才能贏得觀眾的青睞與追捧。比如縣級電視臺編輯,就要主動與市級、省級等編輯人員,保持密切的聯系,主動借鑒其經驗與方法,針對新聞稿件的處理展開深入討論,然后進行創新完善。此外,還需要編輯人員主動深入到實際生活中,用全面與客觀的眼光看待問題,展開思考,進行選材的深入研究,進行內容的優化完善。
電視臺編輯工作,是一項繁瑣、艱辛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因此在今后的新聞稿件處理中,還需要編輯人員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以加深新聞內容在觀眾心中的印象,并且成為輿論的引導者。首先,縣級電視臺編輯,必須在新聞稿件的處理中,秉著公正、嚴謹的工作態度,從新聞內容的挖掘與收集、整理與分析等,都要做好客觀、合理、全面。并且結合新聞內容的主題、內容,選擇合理的編排形式,才能提高新聞節目的影響力。比如采用時間順序進行編排,詳細的交待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可以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快速引起共鳴。其次,可以采用對比方式進行編排,在細致的對比中,增加新聞節目的真實性,加深觀眾的印象,讓新聞節目的表現方式更加生動、鮮活。比如針對反差較大的新聞事件,通過專門的整理與細致的加工,然后采用對比的編排方式,可以引導觀眾走向正確的輿論,更加追求新聞內容的完美與真實。
新聞稿件的處理,不僅是將其內容真實、全面呈現出來,還要搭配適當的聲音、文字、視頻等,才能讓新聞內容更加直觀與形象,更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這時就需要電視臺編輯就要注重內容的編排,做好新聞稿件的處理工作。首先,編輯工作者要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總結豐富的方法與高超的技巧,然后靈活運用在內容的編排中。其次,在畫面播放中,要保障新聞內容的有序、鮮活、直觀,要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將觀眾帶入到真實的現場中,才能提高節目質量[3]。因此就可以在畫面內容中,適當地加入文字信息、聲音與圖像,調動觀眾的全身感官,并為觀眾留有思考、想象的空間,提高受眾率。最后,畫面內容的編排,除了內容的合理、鮮活呈現外,還要添加一些輔助技巧,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比如字幕與聲音、圖像的同步,可以讓觀眾一邊觀賞畫面,一邊了解真實信息,充分考慮觀眾的感受與體驗,增強新聞節目的質量。
作為一名電視臺編輯工作者,還要靈活運用自身的新聞稿件剪輯技巧,才能為新聞節目更加精彩,快速吸引觀眾的眼球。首先,在畫面的剪輯中,可以使用鏡頭的來回切換技巧,將畫面內容的整個過程表現出來,并且營造出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打破了傳統上的時空順序,進行節目內容的渲染情緒,將重要內容凸顯出來,以滿足大眾的實際需求。其次,做好新聞節目的時間安排,為新聞內容增添更多的生機與活力,以快速吸引觀眾的眼球,博得觀眾的喜愛。在時間安排中,也需要編輯工作者結合觀眾的接受能力,控制好鏡頭的切換,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更加流暢[4]。比如靜態與運動鏡頭的組合,就可以讓新聞內容更加吸引人。最后,新聞稿件的剪輯,還要搭配適宜的人聲、場景聲等,才能與畫面相互配合,提高電視新聞的節目質量。而人聲包括獨白、對白和解說詞等,人聲與畫面的合理搭配,可以將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還原出來,讓其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場景聲包括各種特效聲、場景音樂等,這種剪輯技巧是畫面和人聲先行,然后在畫面里進行烘托情緒的時候加入音樂,這樣就會增強聽覺效果,進行畫面環境的渲染。讓觀眾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影片的節奏,從而刺激觀眾的大腦,產生更多的聯想,將新聞內容的全過程直觀呈現出來,讓觀眾回味無窮。
結語: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縣級電視臺編輯對新聞稿件的處理原則與方法技巧,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希望為后續的實際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那么在今后的發展中,就可以從突出核心主題;內容優化完善;創新工作方法;注重內容編排;運用剪輯技巧等策略,做好新聞稿件的處理工作,促使廣播電視行業獲得長遠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