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文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目前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已經達到137 個,在199 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有30個國際組織簽署了該文件。隨著共建國家范圍的不斷擴大,各種合作也不斷地深化,相應的合作機制也要快速地建立。在此背景下,具有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體系,也在不斷形成和完善,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也在不斷加快,站在國家和企業的角度上所進行的項目合作也不斷完善。目前已經達成的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有中意、中澳以及中法。
目前中歐合作的國際運輸班列,已經起到了相應的效果,國內的協調機制在不斷完善和優化,運輸組織、班列運營規模以及質量都在不斷提升。2019 年中歐班列同比增長34%,綜合重箱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2018 年回程班列是去三回二,2019 年發展為去一回一。與此同時,所運輸的貨物種類在不斷增多,由一開始的電子產品到如今的食品、服裝、機械等貨物,目前整車的進出口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中歐的班列目前已經投入常態化的運營,并且實現了門到門以及班列超市等運輸服務形態,還有一系列新型的服務業態在不斷涌現,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行業的創新力。
目前我國的發展方式以及經濟結構在不斷轉變和優化,并且是對增長動力進行轉換的一個關鍵時期,未來的經濟增速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放緩,并且壓力會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中美之間的貿易存在著一定的摩擦,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有著一定的影響,在2020 年,經濟貿易增速可能會更進一步的放緩。在此基礎上,我國的經濟穩增長以及外貿任務有著明顯的增重,這對我國一帶一路的建設有著一定的影響,很有可能會使建設進程倒逼。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商品要素流動性開放在逐步向規則等制度型進行轉變,并且相關的合作格局和體制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未來一帶一路的建設。我國的開放政策力度在不斷增大,所以一些服務業領域很有可能會加入外資投資中,會更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貿易的提升和發展,并且促進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
在積極建設一帶一路空間時,要把目光聚焦到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對美國全方位的圍堵,以及相關不穩定因素進行分析,并且采取很好的應對措施,在滿足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同時,要進行空間的校準,把戰略重點放在周邊國家以及中東歐國家中。首先,要對東南亞以及南亞的市場,進行市場需求的挖掘,在基礎設施以及經貿之間作出合作,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周邊經濟的發展,還能夠穩固我國內部的發展環境,從而保證我國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布局有一定的優化作用,并且會更進一步的深化產業之間的利益聯系。其次,要利用中東歐與歐盟之間的良好關系,從而推動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簽署,積極的推動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并且建立相應的自貿區,這樣能夠有效地使我國已轉到地區的合作模式進行轉變,實現投資和貿易并重。
截止到2020 年,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行了7 個年頭,在2021 年,我國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高峰論壇。目前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廣泛受到了國際上的關注,所以要積極的推進一帶一路機制化建設。在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要充分地結合多邊機制以及次區域合作,并且通過大會對相關的聯合方式進行研究,了解其他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要了解其他國家的需求以及顧慮,這樣才能夠保證一帶一路的有效建設。
為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內經濟之間的聯動,要充分考慮到西部陸海新通道,把長江經濟帶地區進行良好的銜接,建立科學有效的西部新型經濟走廊,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陸海雙向開放,并且能夠幫助西部大開發,形成一個新的格局。
我國建設一帶一路的基礎背景是六大經濟走廊,并且很好地促進了國際貨運。隨著我國與周邊其他國家基礎建設的不斷優化,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了互通有無,帶動了鄰邊國家的經濟發展,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的目標。所以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有利于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更能夠很好地促進經濟全球化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