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君
(成都市現代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新媒體技術的交互性強、信息傳播速度快而廣,可對人類的思想成長和新價值體系的塑造產生重要影響。新媒體技術的持續升級和廣泛使用,改變人們傳統的人際交往認知和學習思維。在此背景下,基層黨組織實際開展黨建工作過程中,需合理融入新媒體技術,對傳統工作模式和方法進行科學創新和改革。管理人員需認識到,黨建工作成效受環境因素、政治因素、理論因素的多重影響。當外界環境和語境發生變化時,若不能及時對內部組織的工作理論和方法進行優化,將無法實現預期的工作目標和愿景。因此,新媒體時代下,黨組織需加強黨建工作的技術性革新,將新媒體技術滲透到文化宣傳、政策講解、教育培訓等各項黨務活動中。切實保證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和時代性,將其作為國家和社會創新發展的利器。
新媒體語境下,黨建工作內容和形式應進行質的轉變和創新。黨組織需根據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領域發展趨勢和政策要求,在黨建工作中合理介入新媒體技術。無論在教育培訓方面,還是組織黨務活動,都應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和優勢。黨建工作的整體推進,需在技術要素的驅動下實現深層次的“革新”和“革心”。黨組織成員需在思想上真正認可新媒體技術,主動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媒介素養和政治素養。在此基礎上,在全面踐行黨建工作行動中科學使用新媒體技術。
以新媒體為媒介和工具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黨組織成員需在新語境和新環境中彰顯時代精神。新媒體技術與黨建工作的有機結合,需做好新思潮引領和新思想的啟蒙。浮躁和復雜的新媒體語境下,黨組織需加強正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育出具有時代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的人才。黨組織應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重要的驅動要素,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和需求,科學的部署和安排黨建工作。新媒體技術需成為高效傳播政治文化、科學理論的承載體,引領人們形成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和觀念。
黨組織需正確輸出政治觀點和價值觀,在群體中需發揮引領和教化的作用。新媒體時代下,黨組織應利用現代社交平臺和工具,更好地與群眾進行交流和溝通。基于黨建論壇、黨建網站、移動黨支部等,以新媒體技術為支撐,架起順暢的溝通橋梁。只有基層人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生有了更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才能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部署和完善黨建工作。依托多元和自由的反饋渠道,全面掌握人員的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機,科學的設計工作內容和方法。
人們賴以生存的信息環境發生重大改變后,勢必會影響個體的思想和行為。黨組織作為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構,必須根據時代發展趨勢,探究個體的心理和思想問題,以保證黨建工作部署的正確性和精準性。新媒體時代下,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黨建工作中,既是大勢所趨,更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必要條件。黨組織應遵循順應實地發展趨勢的原則,將新媒體技術深度和有效的融入到各項黨務活動中。
新媒體技術與黨建工作的融合,需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原本的工作內容進行深化和細化,設計現代、新穎、創新、有趣的工作方案和模式。以黨建工作核心業務為立足點,對黨建工作環境和工作形式進行優化。不應出現技術濫用的問題,避免工作形式大于內容。新媒體技術應作為高效開展黨建工作的輔助工具,利用現代化的工作手段,將重要的黨建工作落到實處。區別于以往的命令和理論說教,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一個工作信息雙向流通的情境。
黨建工作中介入新媒體技術元素,需保證傳統封閉的工作空間獲得極大的擴展和延伸,實現封閉到開放的有效轉型。黨組織應利用新媒體技術加速工作思想和理論的傳播速度,始終堅持黨的主流思想廣覆蓋的原則,對文化和政策宣傳模式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革。黨組織充分穩固傳統黨建工作陣地的基礎上,需構建現代化和開放型的虛擬工作空間,使黨的優秀文化和理論獲得深度和大面積的傳播。
新媒體技術在黨建工作中的運用,需依托新穎和開放的工作平臺。利用信息可快速更新、可實時了解正社會發展走向的組織網站,增強黨建工作的時效性和現代性。管理人員可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模塊化和精細化管理,利用網站中的不同工作模塊和論壇,實現黨建工作信息的全覆蓋。如以黨史學習、個人意見表達、黨的綱領、最新資訊等多板塊中的內容為抓手,組織人員積極參與到各項黨務活動中。同時,黨組織可開通專門的微信公共賬號、微博、抖音等賬號,以時事政治和核心業務為中心,定期更新和發布黨建工作內容。這樣,不僅可有效地傳播工作信息,還可激發人員的自主能動性。
黨組織需辯證的思考和分析新媒體技術和黨建工作之間的關系,對工作模式和形式的創新和改革需形成正確的方向和路徑。黨建工作的開展,主要依托具體的理論指導,有目的的部署和統籌各項黨務活動。其中,文化和政策的宣傳是關鍵,對整個黨建工作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黨組織應利用新媒體短視頻平臺構建新型的黨建工作模式,利用網絡實現一對一的溝通和交流。同時,黨組織應根據實際的工作問題,設計和制作有思想深刻性和精神引領功能的短視頻。利用現代流行的信息傳播和網絡交互風潮,多渠道和多手段的傳播和宣傳政治文化和國家政策。以短視頻替代部分傳統的文字說教,結合實際的網絡交際語境,對黨建工作內容進行延伸和擴展,引導被管理對象對黨的歷史文化進行多維解讀,并對當前的政治格局進行全面分析。
新媒體技術與黨建工作的融合,需實現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的賦能。利用多樣化和生動化黨建工作手段,吸引所有人員積極參與黨務活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黨組織可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枯燥的黨的章程和綱領進行可視化轉化,設計成圖文并存、立體形象的動畫課件。根據管理對象的思想問題,有針對地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依托新媒體技術獲取有價值的實證信息,并與當前熱議的社會話題和黨務活動進行科學融合。黨建工作需在新媒體技術的驅動下變得越來越“接地氣”,不限于刻板和嚴肅的政治理論、國家政策的傳播。以現實背景為參照,不斷將有趣和有意義的思想內容和文化融入黨建工作中。既要發揮黨建工作思想引領的作用,還需起到豐富內部資源和文化活動的作用,構建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黨建工作環境。發揮新媒體社交功能,對傳統的黨建工作賦能,繼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總之,黨建工作創新和改革的過程中,需將具體的行動對接到現實背景中。即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使得短視頻、微博、微信等現代社交工具進入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黨組織在部署黨建工作過程中,需科學運用新媒體技術對傳統工作形式和方法賦能。依托新媒體平臺,快速和高質量的傳播和宣傳黨的理論和政治思想,引領基層群眾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良好的政治素養。在新媒體技術的助力下,全面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