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龍凱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5)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逐漸提高,使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導致社會各界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培養全面型人才。因此,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力度,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高等院校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對電腦和手機的使用頻率逐漸提高,以現代化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全新技術為核心的新媒體技術,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養成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新媒體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逐漸提高,傳統媒體中的電視和報紙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媒體信息技術逐漸普及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1]因此,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應該加強對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引入力度,才能夠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不但能夠增強知識的渲染力,而且使得學生對知識點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逐漸增強,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大學生思想一般較活躍,樂于接受新生事物。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使用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頻率較高。新媒體信息技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普及程度逐漸提高,大學生可通過各種開放性的搜索平臺全面了解學習各個知識點的內容,也能夠通過各類平臺將自己的思想意識完整地表達出來。例如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有效提高,而自身所帶有的消極情緒反而逐漸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出于自尊考慮,不愿意將自己的消極情緒帶給其他同學朋友,同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頻率逐漸降低,但是自身消極情緒卻難以釋放,久而久之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在新媒體信息技術引入之后,高校大學生能夠通過新媒體平臺敞開心扉,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網友之間的慰藉,不斷釋放心理壓力,從而真正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但是開放的新媒體信息平臺又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去甄別,如果不良情緒在新媒體信息平臺上被得到無限放大,也會對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提高,互聯網也逐漸普及到了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目前,隨著筆記本、平板、手機等一系列的終端手持設備在大學生中的普及,新媒體信息技術在高等院校學生中的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會使用信息技術。例如,在進行課題實習研究時,由于時間和距離的限制,不能夠自身實際深入到數據探索中,但是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學生能夠搜集獲取到不同時代的數據信息,從而對實驗結果做出更加準確的分析,對學生的實習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同時,各高校在自身發展建設過程中也認識到了互聯網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指導和促進作用,而加大了學校內部互聯網信息技術設備的投入力度,使得學校新媒體教學手段逐漸普及。如在上思想政治教育課時,由于思想政治課教材中的知識點內容較為抽象,學生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因此,學生便會產生厭煩和枯燥情緒,不愿意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而在引入了互聯網信息技術之后,老師可以將教材中涉及到的具體內容用情景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使得學生真實生動的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內容,真正達成教學目標。
雖然新媒體信息技術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帶來了更加便利化的服務,但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挑戰,不利于促使大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點。第一,學生投機取巧心理較為嚴重,在學生平常作業和期末考試時,一般會在互聯網上搜集題目答案,認為這樣能夠完成老師交代的學習任務和考試任務,防止自己出現考試不及格現象,但是真正學習到的內容卻很少,不易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第二,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逐漸提高,一部分用戶為了能夠吸引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經常會出現突破道德底線的情況,在公共平臺大肆宣傳不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大學生經常會瀏覽這部分網站或者關注此類的視頻信息等等。久而久之,便會對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樹立造成不利影響,例如出現各種各樣的功利思想,難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隨著新媒體信息時代的到來,高等院校大學生通常認為網絡上的信息較為豐富,通過新媒體可以學習到書本外的各種知識點內容,從而使得大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不斷提高[2]。為此,部分大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不愿意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認為老師講解的知識點,內容作用不大,還不如自己在課下時間進行自學,因此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玩手機,或者看小說的情況;有些大學生寧愿相信互聯網上的內容,也不愿意聽取老師講解的知識點內容,教師無法有效發揮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導作用,使得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主導話語權的削弱,不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新媒體信息技術逐漸普及到高等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對學生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今后教學工作中,應該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才能對學生有著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例如,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使用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發揮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優點,積極抵制其不良信息的傳播和蔓延。引導大學生積極使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協助學習。如果將新媒體僅僅作為娛樂方式,不斷迷失自我,這樣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反而會對學生學習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學生在后期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功利主義和投機取巧心理。
在高等院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思想政治教師一直處于重要的主體地位,對于重要知識點內容和重要概念一般是通過老師來講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經常會認為老師講解的內容較為枯燥化,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有效提高,學生也不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對知識點內容的掌握較差。因此,在今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將這部分內容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展現出來,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內容用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在新媒體各平臺上展現出來,從而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加強對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引入力度。并通過定期學習新媒體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從而使得教學課件設計能夠更加全面化,形象化。總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想要有效發揮新媒體信息技術的作用,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靠學生自身的努力,還需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新媒體時代,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加強對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引入力度,并將學生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內容,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展現出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要引導大學生積極使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吸收正能量,抵制負面信息,從而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