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羽 周勤
(廣西農牧工程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3)
教學環境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往往班級規模的教學環境,如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與實踐教學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很難實現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感,導致學生參與度越來越低,對整體的教學質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有相關的實踐研究表明,如果班級規模較大,也很難實現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多媒體教學在現階段教育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正因如此,絕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特別是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對教學方式的有效選擇,取而代之的是幻燈片的播放,直接將課本教學內容照搬照抄到課件上,沒有認識到長期的課件播放對學生思維發展、認知能力等發展的限制。這樣一來,限制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顯而易見,這樣硬性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
互動式教學法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還要以相對應的評價反饋方式深化教學效果,以即時的測評,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方法。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很多教師常因選擇評價方式不當,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課堂教學進度。比如,很多教師主要依靠作業和成績來對學生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缺乏雙向互動的評價反饋機制,這樣的評價反饋方式使得學生將專業學習當作任務,嚴重阻礙了其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從客觀角度來看,若班級規模過大,則教師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也很難開展師生互動。對此,教師可以選擇實行小班化教學,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創設更多的互動機會與空間,真正激發出他們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此逐步樹立良好的學風與班風。例如,筆者在實踐課程教學中,以不同的班級規模形式進行了研究,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發現,在小班化的規模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都較高,而他們的成績測評也明顯高于規模較大的班級。由于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固有因素限制,如該類專業更強調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也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更多實踐與鍛煉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教師更能密切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給予針對性指導,真正讓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這對培養他們的專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就業有很大幫助。
在長期的多媒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合理利用多媒體,發揮它與傳統教學的優勢,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真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明確多媒體教學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優勢與不足,如其形象、生動的呈現方式,有利于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足體現在,導致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較差,很難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要真正立足教學內容,對一些實踐類模擬類的課程,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一定的教學場景或實際工作中的場景,讓他們了解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環節中的應用。而對于一些深奧的理論性知識,教師還應以幫助學生扎實基礎的目的,引入實際案例為學生進行講解,創造與學生交流、溝通與互動的機會,旨在一問一答中幫助學生深化專業理論知識。其次,在一些圖表、圖形等內容的展示中,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對于一些計算內容,可以選擇板書的形式等。更為關鍵的是,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態,盡量減少教學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誤差。
目前互聯網技術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且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普及。在中職學校,互聯網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嘗試利用互聯網來構建網絡互動平臺,將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互動平臺上,教師可以將自己上課的課件以及視頻進行上傳,供學生課下進行復習。在上課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作業上傳到平臺,這樣一來,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完成之后輕輕一點,便可以完成提交。當學生在遇到相關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互動平臺,發布自己的疑問。教師或者其他學生看到之后,可以將自己的見解與評論發表在評論區來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以此實現有效互動。因為在現實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存在著一定的等級差,為此,很多話是沒有辦法說出口的,但是網絡互動平臺是一個虛擬的地方,學生的一些建議可以真實表達出來,供教師參考,進而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互動平臺向學生推薦一些與崗位能力有關的書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教學評價反饋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大數教師并不重視教學評價反饋,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學評價反饋是教師與學生間課后互動的展現,中職教師想要提升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效果,必須要將教學評價重視起來,加強與學生的課后互動。教師不僅自己要積極給學生進行合理的鼓勵評價,也要時常關注學生對教師以及課堂效果的評價,樂于吸取學生提出的建議,以發掘更加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及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每一節的課程完成后,根據課堂所教學的內容給學生安排合適的任務,并對學生提交的任務進行學習效果的檢驗,根據其任務完成度基于其適當的鼓勵評價,并對其學習方法進行相應建議,對其學習困惑進行耐心回答,以此鼓勵學生后續更好地展開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向學生發放調研表,讓學生針對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議反饋,并對學生所提出的建議反饋進行認真閱讀,并針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相應的方法改進,這對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進一步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法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迎合了學生的學習特點。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其對于提升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以及增強教學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也要在挖掘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更好地搭建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將互動式教學的優勢應用到計算機教學的方方面面,培養實踐類、創新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