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燕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為滿足日益加快的經濟增長速度,為國家持續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勢不可擋的基礎經濟建設發提供更多專業人才,人們開始意識到人才才是發展的關鍵,“窮什么不能窮教育”,近年來我國在教育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其中高等工程教育規模已經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我國工程教育質量高,人才濟濟,我國的工程專業人員不但為祖國基建添光增彩,同時也在世界工程建造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認可。現在學生在工程教育專業學習過程中,Java Web 程序作為必修課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計算機編程課,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發展和使用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巨大沖擊。說到底工程教育專業的學習最終目的還是解決工程建設當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它使課堂上不再只是一串串簡單枯燥乏味的數字,不斷的計算,而是可以利用Java web 程序將復雜難懂的專業問題通過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功能迎刃而解,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學習信心,Java web 程序應用到教學中是新教育方法的改革與實踐探索。
JavaWeb 程序在教學當中的應用,主要是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模式。雖然這一程序已經使用于教學當中,但是通過實踐可以發現該程序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點
首先 Java Web 程序被用于工程教育教學當中的前提是要求學生必須將其作為一門專業課程了解學習,它其中專業知識晦澀難懂,學習內容多且學校設置課程少,為學生學習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由于學習時間短暫,學生對這一課程缺乏總體理解,只能如盲人摸象般憑借自己了解的部分進行程序編寫,導致學生從始至終無法很好地將知識融會貫通,利用其強大的功能來幫助自己學習專業知識。
Java Web 課程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采取理論加實踐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可是在實際教學當中,學校對于這一課程設置較少,導致學生將理論結合實踐的機會變少。偶爾的幾次訓練只是幾個知識點的單獨練習綜合訓練內容少,大量理論知識的學習堆砌卻不能得到實際應用練習,導致學生因缺乏鍛煉無法使用該系解決實際困難。
目前大多數高校Java Web 課程的設置對最終學習效果的考量還停留在只僅僅依靠期末考試成績、實驗成績等,而沒有真正針對學生使用該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考察。這種方法不僅僅降低了學生在工程專業學習時使用Java Web 程序的效率,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到這一學科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無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加深這一課程的學習。綜上所述,在面對Java web 系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從實際情況出發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使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占一席之地。
結合目前我國工程教育專業教學現狀,課程改革勢在必行,Java web系統在課程教育當中的使用方法有待完善,教學內容有待改進:
為了從學校走入社會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符合企業用人標準,要求學校合理安排學生在校學習內容,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解決工程專業問題的能力。結合行業最新發展動態及時調整 Java web 課程內容及課程教學安排,增加學生學習課時,讓學生充分扎實掌握該系統綜合基礎理論知識以及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放棄落后的 web 開發框架,引進時下最流行的 SSM 以及主流的NoSQL 技術Redis 數據庫技術。
為培養實踐能力強,專業技能過硬的技術人才。學校也在不斷探索,挖掘新的教學方法。教學課程增加培養動手能力的基礎實驗,給學生預留設計課題作業,讓學會學生學會綜合利用所學理論知識,查閱資料,進行社會調研,綜合總結和分析,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設計方案的能力。
實踐訓練必須縱貫整個專業學習過程,實踐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一步,當然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是很重要的,它是實踐理論的前提和保障。但最終對一個專業技術人才的考量不僅僅是從一張試卷一次考試成績中得到的,要看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所以實踐課程在學校教育中必須內容充實貼合實際,教學課堂設計新穎豐富,吸引學生目光,增加學生學習欲望。工程教育的實踐課堂內容主要包括數據分析、頁面設計、代碼編程等等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全方位訓練。實踐課堂教學設計可以設計兩個主題:一個是學生自選課題另一個是老師指定課題。自選課題可以是學生之間自選小組成員組成學習小組,自己擬定項目研究課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項目,但這一課題學生很少能夠恰到好處的把握好課題內容,還需要老師從旁指導,確保達到實訓目的。教師指定課題就是老師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考核題目,相對來說老師指定題目的設置和流程擬定比較科學合理。
老師如何掌握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知識的學習程度,高等教育中對學生的考察如果單單僅憑一次考試成績就太片面了。這就需要一個綜合的課程評價系統,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了解學生不足,發揮學生優勢,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達到教學目標。
俗話說“分”是學生的命根,以往對學生的考察主要以期末成績定英雄。評價方式被改革后學生的成績主要包括平時表現、實驗課綜合動手能力、以及實踐項目的完成度等從多方面對學生能力進行考察。新課程評價系統主要是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考察。
綜合項目對學生要求比較高,它要求學生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對項目課題進行實際調研、對課題結果進行反復核對等。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出色地完成項目方案,還要在期末答辯考核時向老師和同學充分演示和講解自己的研究課題,然后通過教師團隊對其進行綜合評分。這一評定方式保證了學生考察的公平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雖然Java Web 技術在實際教學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隨著工程教育專業知識不斷革新,也要求這一課程教學方案不斷完善:
這一課程的學習內容多、知識面廣、知識點復雜學習起來單調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Java 后臺程序數據庫是不斷更新換代的,其中的知識內容不斷擴充,課程不能只停留在書本知識要在課堂中及時融入新知識,更新新內容;在Java 系統知識學習過程中,亂碼問題一直是困擾學生的一個難題,尤其是學生對中文亂碼問題無從下手,這要求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個問題分析講解其發生原因和解決方法。
由于Java Web 課程的學習難點比較多,每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程度不同。這就要求老師了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分類總結,將每個問題引入實際案例,在講解實際問題解決方法的同時讓學生充分理解問題所在,掌握運用這一方法在下次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
為培養實用型專業技能人才,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會成立創建“產學研”工作室。與企業合作,讓學生真正能夠接觸到企業項目,通過學生自主制定項目方案,利用所學知識對方案進行分析校對,加之老師進行經驗指導,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真正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從而實現教學與“產學研”高度結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而不是與現實脫軌,力求當學生學業有成,邁出學校的那一天,能夠順利進入社會,找到工作,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Java Web 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探索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根據實踐情況分析調查這一課程在教育教學當中使用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在以往調查中發現,在使用該課程教育改革的歷屆學生當中有一半的學生畢業選題與此相關并且課題完成質量都很高,得到老師的一致認可。隨著國家對基礎工程建設投入的增加,工程教育專業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選擇。為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增加學生學習興趣,一改傳統的工程教育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Java Web 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雖然該方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小問題比如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弱,項目分析總結能力不到位。但是相信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這些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這一教學方法一定會更嚴謹、更完善教學效果更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