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強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文化館,遼寧 盤錦 124000)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使得旅游業在我國迅猛發展。據中國旅游院受權發布的《2019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有關數據顯示(2020 年受疫情影響,旅游業交易規模有所下降,將不在本文中闡述):2019 年,旅游經濟繼續保持高于GDP 增速的較快增長。不論是國內旅游市場還是出入境旅游市場,都呈穩步增長的趨勢,入境旅游市場也更加穩定,大眾的旅游時代開始到來。
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成為新時代的必要產物。在這樣的形勢下,文旅融合成為各地的發展規劃重點之一。一方面,新時代下的人民對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作為物質文明在滿足新時代人民的不同需求下所衍生出來的物質消費,這就需要旅游和文化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旅游注入文化會使公共設施和文化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礎,豐富了文化底蘊。相關旅游部門需要確定總體的發展思路,確立文旅融合理念,指明方向,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1.做好資源融合。旅游業的資源融合能夠使旅游趨于多元化,多樣化,使旅游更具競爭力,促進其長遠發展,提高服務質量。放眼整個旅游業未來發展趨勢,資源融合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項目的發展價值;融合程度越高,價值就越大;反之,融合程度越低,價值就會越低。對于一個好的旅游項目而言,人文歷史,民間特色,風俗習慣,地理環境等人文資源都是資源融合的重要因素,需要對它們進行有效的資源融合,為文化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做好資源融合,能夠最大限度找到旅游業的制高點,實現資源最大化,進而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重視功能服務擴展。目前旅游的人數逐年增加,游客對旅游有了多元化的要求(文化體驗和精神休閑),這對文化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文化館的規模與面積進行改造和擴張,使其具備接待大量旅客的空間。另一方面,為了滿足游客的不同文化需求,文化館的內部建設也需要進行擴張。在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同時,讓文化自然融合旅游業,可以通過展覽,論壇,講座等方法使文化和旅游更加貼近,更加具有吸引力,內容更具有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內涵,為基層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文化館就需要統籌基層的文化項目,帶頭走好旅游文化項目,緊跟時代潮流,彰顯地方文化特色。
如今的文化館服務不僅需要服務擴展,更需要服務填充,在已有的基礎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現代化旅游產業各方面更加完善,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在進行文旅規劃和實踐中,文化館應正確定位,同時與游客進行有效的融合,使文化,旅游,娛樂,消費融為一體,充分利用資源,讓資源得到最大化處理。通過不同的方式,如文化下鄉,文化下社區等,使地方特色文化與旅游融合,豐富旅游資源,塑造地方特色標志,使文化館成為景區文化的重要部分。多方融合不僅資源最大化利用,而且更能全面發揮文旅功能。
民間習俗是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深度挖掘民俗文化不僅可以更好地定位地方旅游業,而且可以促進文化旅游業更好的發展。文化館作為目前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機構,需要對地方整合文化資源,宣傳地方特色文化,促進其發展,使其更好的進入大眾的視野中。同時,在實際行動中,文化館需要和文化站進行有效的溝通,主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和老手藝人聯系,并通過有效的方式宣傳文化,幫助和扶持民間藝術,開展民俗培訓項目,成立地方特色組織進行有效的建設文化,讓當地人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讓更多人通過旅游實踐等途徑了解地方特色文化。對于失傳的手藝,可以根據現有的文化對手藝進行修復,召集社會力量,讓失傳的手藝重回大眾視野。
文化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文化交流可以幫助人們互通有無,同時也可以豐富文化,促進文化建設發展。游客在進行旅游業發展的同時,會進行不同程度的文化交流,通過開展文化交流,游客可以相互學習到不同的文化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宣傳了地方文化特色,使文化之間得到了融合,碰撞出文化旅游發展的火花。同時,文化交流帶來的文化沖擊也可能帶來新的文化產物,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倡導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文化之間的和諧發展,而且保護和增加了文化的多樣性,進而增加了旅游業的各種可能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文創產品是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產物,同時也是文化宣傳的一個重要手段。文創產品在體現創新性的同時,也起著連接和拓寬市場的作用。在如今旅游業的大形勢下,好的文創產品為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為市場提供生機與活力,成為消費的主導勢力。重視文創產品是文化館探索新道路的關鍵步驟。文化館在文創產品的開發和投入市場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市場的投入反饋效果,同時要保證文創產品的社會效益。文化館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組織專業人才,對于文創產品進行針對性開發,通過文化站擴大文創產品的輻射范圍。
隨著大眾旅游的到來,消費者對于旅游體驗要求迅速提升,對于精神訴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使得旅游業思考如何消費文化,體驗文化成為人們促進旅游業發展轉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云計算,互聯網等現代科技與旅游業的相契合,提升了旅游業的工作效率,高效完成公共服務職能。同時,智慧旅游對于文化旅游發展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促進旅游文化創新,激勵產業創新,也支持游客進行個性化,增加旅游業的多元化。智慧虛擬技術通過建立數據庫的模式可以將一些稀缺的模式,已經遭到破壞的文化資源轉換為虛擬可視化場景以及旅游產品,對文化資源起到了保護作用以及在消費者面前文化資源的利用最大化。
不同的文化交流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文化沖擊,如何處理好文化沖擊以及在工作過程中行業之間矛盾的處理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關鍵細節。“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的行業規范不僅需要文化館的相互調節以及政府的相關工作,更需要參與文化建設的人們遵守行業秩序,為文化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也為高效的文化建設工作提供了保障。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人民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使得我國的旅游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如今大眾旅游的新時代到來,文旅背景下的文化館服務需要在已有的空間里進行提升,找到旅游業的制高點。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成為新時代的必要產物。在這樣的形勢下,文旅融合成為各地的發展規劃重點之一。本文通過分析當下旅游業現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適應中國國情的前提下,對文化館(站)服務提出了不同改善方案,希望這些措施可以推動文化旅游的快速發展,保證文化產業能夠科學高效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