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劍飛 岳偉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2014 年《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 號)中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指出,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需要進一步有效推進,這為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和道路。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高職電子競技專業課程體系而言,需要進一步融入現代學徒制的相關內容,在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實現科學合理的設計和開發,以呈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現針對電子競技專業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設計和開發策略等內容進行探討。
教育部于2016 年9 月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6 年增補專業》,明確《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開設許可,該專業代碼為“670411”,屬于教育與體育大類、體育類,并于2017 年起執行。2017 年開始,全國多所公辦、民辦、合資辦學的高等職業院校都結合具體的要求而開設了電子競技專業。針對高職院校的電子競技專業而言,也結合教育部的相關指示而針對該專業的教育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新,進一步優化和設計相對應的課程體系,并不斷的開發和創新。2017 年,設置“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高校檢索記錄為19 條,到2019 年多達95 條。據不完全的統計,教育部公布的高職院校中開設該專業的一共有1423 所。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包括電競賽事所需要的賽事策劃、賽事執行、地面場館軟硬件搭建、視頻采集與推流、主持與解說、導演導播與OB 等,在相應的課程體系設計和開發過程中,主要包括相關崗位的課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往往采取的是傳統的以課程作為單元的模式,例如《電子競技產業概論》《電子競技傳媒》《電子競技賽事管理》《數據分析》等相關課程。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高職電子競技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和開發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的體系和模式,進一步融入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結合電子競技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方案而呈現出更加良好的設計效果和體系特色,進而培養更高質量的專業化電子競技人才。
當前,在高職院校的相關課程體系設計中日益廣泛的推行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內容,進一步有效融合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專業技能、崗位技能和個人職業發展等相關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課程體系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貫徹落實“教研學做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有效推行“雙元育人”的培養機制。在實際的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充分結合高職電子競技專業的學科特點和崗位技能要求,確保學徒崗位任務能夠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同時充分結合電子競技行業企業標準,根據學徒崗位技能標準而制定出相對應的“核心課程+項目課程+技能證書”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
1.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要以“核心技能課程”為主
從根本上來講,針對高職電子競技專業而言,它是一種應用性的專業,更加著重關注實踐技能,所以在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就需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作為主要內容,進一步結合學生的就業崗位和社會需求,以此為基本導向,進一步體現出技能為本的指導思想,從根本上培養出更具備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人員,所以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根據學徒的崗位要求和人才培養方向,針對電子競技專業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甄選,并在課程設置過程中針對層次進行區分,把握具體的難度,從而編制出切實可行的課程計劃,進一步選擇理實一體化的核心技能課程。同時,要從電子競技生態整體結構上分析。電子競技賽事舉辦是整個生態的核心所在,在這種情況下,針對課程體系而言,就需要以此為基準,進一步體現出電競的生態類型。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融入各種類型、級別、項目賽事的舉辦等核心內容,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環節緊緊抓住“電競賽事”等內容,構建圍繞賽事結構的課程體系,使其更有效的符合產業生態的結構特征,滿足以賽事為核心的行業各崗位人才需求。
2.以“企業項目“課程+”技能考證”為依托
“引企入校”或“引項目入校”等多種校企合作模式在當前的高職院校電子競技專業師徒制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也成為主流形式,得到日益廣泛的推進和認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把企業真實經營任務作為相關的項目,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得到切實的融入。學生在接觸企業真實實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針對企業的運作流程和發展情況進行充分的理解和認知,有切實的體驗,同時能夠更有效地領悟到“行業+就業方向”的價值觀,這樣能夠針對整個行業和產業的發展以及實踐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一個課程模塊一個綜合項目,綜合項目又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多個子項目,確保課程主要的知識點能夠在項目中得到切實有效的融入,以“項目驅動”的形式進行電子競技技能的實戰化訓練,通過行業的“技能考證”及相關賽事作為推動點,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為了呈現這樣的效果,需要打破傳統的學科構建思維模式,確保學徒制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可得到更有效的融合。例如,引用電競賽事的相關籌備、策劃、宣傳、招商、預算等基本任務,以此作為實踐的案例,讓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更有效的執行和完成相對應的任務目標。在這個環節進一步有效結合具體賽事的發生和發展情況,進行充分的模擬。學生完成真實賽事的組織和參與,進行類似地面場館軟硬件搭建、網絡調試、比賽視頻直播錄播、比賽畫面導播和OB、賽事與場館安全事務的執行等相關任務,這樣能夠把理論知識進行真實的應用,有相對應的體驗和真實的感受,從而使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3.融入“雙創”課程
當前,“創新創業”越來越成為針對專業人才進行評價和培養的重要指標。自主創業已經成為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因此要著重做好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使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得到充分的增強。針對高職院校的電子競技專業人才而言,也需要著重加強雙創能力的培養。加上電子競技專業本身就具有特別顯著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特點,所以在課程體系方面要融入相關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進行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創新創業能力有效結合,在校園內部和校園外部都為其自主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實境式體驗。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習內容即工作內容,因此整個課程體系可由學校、企業和第三方(技能培訓機構或行業協會等)協同制定。首先要引入企業的相關工作資料以及規范和標準等,把職業崗位技能需求作為基本導向,進一步根據電子競技專業的相關知識,分階段分模塊來設計適合現代學徒制工作的專業課程體系,使學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真正的應用到工作中,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培養學生具備應有的崗位勝任能力和實踐技能。
1.切實推進分組輪崗輪訓教學
要以原有的分段式教學作為基礎,進一步有效實現校內和校外分組輪崗教學模式。在課程體系的優化和開發設計過程中,確保學生在具體的崗位中有相對應的實訓機會,這樣才能確保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以及企業的崗位實現交替融合,以此提升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專業能力。
2.“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及,線上線下互相融合過程中,針對該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方面而言,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教育的同步推進,使在線教育正建筑全新的升級和活力。例如,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有效構建以優質課程內容為主的教學網站,提供電子競技專業的相關教學平臺和教學網站,以此促進電子競技教學實現遠程教育,如“網易公開課”等相關教學模式,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為實際教學提供更大便利。教師可以提前備課,將相應的教學資源、課件、以及基于課程的課外閱讀資料上傳到平臺上,組建教學課程,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點掌握、思維能力等個性化差異,設置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3.搭建“雙創”教學平臺
針對高職電子競技專業現代化課程體系設計和開發工作而言,所涉及的涵蓋面特別廣,對于復合性技能性人才有著更大的需求,所以學生要具備相對應的多種類型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同時要在實訓環境中使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要切實有效的構建雙創教學平臺結合該專業的具體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規律,在真實的職業活動中,使學生能夠不斷地積累經驗,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直觀體驗,以此訓練學生在不同的賽事或者經濟環境中都能夠提升自身的競技水平和專業能力,在運動和競技成績方面能夠有顯著的提升,實現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通過上面的分析,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針對高職電子競技專業教育教學而言,需要在課程體系方面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進一步引入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設計內容,使電子競技專業和現代學徒制的相關內容能夠實現更加深層次的融合,對兩者進行更加富有創新意義的設計和開發,將傳統的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思想結合的完整職業教育制度,以此呈現出創新的職業人才培養實行方式,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要構建符合現代學徒制特點的課程體系,就需要實現專業設置和產業需求有效對接,確保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充分融合,把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和課程體系的相關內容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充分的體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以確保學生能夠更有效地適應崗位要求,充分滿足電子競技職業崗位對于人才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