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瑾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丹朱一中,山西 長治 046600)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豐富語言知識和建立語感。教師在教學時應先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再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評估,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口語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巨大的幫助,所以用一個人的閱讀水平來衡量他的語言能力是不為過的。閱讀能力表現為學生通過文章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可以認識更多的英語單詞,更好地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風土人情,所以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根據提前準備好的教案內容進行授課,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只為迎合考試需要,缺少獨立思考的空間,自然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英語閱讀文本與語文閱讀文本的性質類似,都是文字的堆砌,只有深入閱讀后,才能具體地體會到文字的深層次內容。閱讀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可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地講解文章,幫助學生分析文中的句子,忽略了英語閱讀這門藝術所蘊含的美感,難以讓學生真正體會英語閱讀的魅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中考是學生的重要轉折點之一。鑒于此,很多家長和教師會過分強調應試教育,縮短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課外閱讀是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應更多地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外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激發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如讓學生選擇閱讀的方式,決定閱讀的內容。但在教學中,這種方式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困難,也不太符合實際。一般來說,教師為學生挑選的閱讀材料在難易程度和適宜度上,比學生自主挑選的更好,教師通常會選擇比較經典的段落,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階段所掌握的詞匯、語法。教師在挑選教材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選擇適合學生閱讀且受學生歡迎的閱讀材料。教師在課堂中應擔負起領導者的責任,觀察學生的學習習慣,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鍛煉。
學生的閱讀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閱讀水平。有的學生分不清什么是閱讀,什么是朗讀,對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特定情形下建議學生默讀。默讀可以幫助學生感知英語語言,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部分學生會因為自身的英語基礎差而對英語閱讀產生畏難情緒。其實在英語學習初期,詞匯量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每一位語言學習者都是通過閱讀積累,逐步擴大詞匯量。教師應培養學生依靠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在培養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時,應加強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與自學能力,幫助初中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教師可以提升自我教學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進而愿意主動探索,發現學習中的樂趣。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能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活動,如小組討論。這既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又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合作。在小組內,同伴可以相互練習英語對話,進行角色扮演。教師也要時刻關注組內活動,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必要時還可以開展小組競賽,以激勵學生。在比賽結束后,教師要對小組表現進行評分,既要獎勵得分高的小組,又要適當鼓勵得分低的小組。這不僅能增強課堂趣味性,還能讓學生明白獨立思考、齊心協力的重要性。
為了保持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學習成果的平臺,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留出幾分鐘讓學生自我展示,或上臺進行英語演講,或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表演一個節目。這種方法既滿足了學生自我展示的需求,又為教師爭取到更多了解學生英語水平的機會。
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集中體現,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學生英語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閱讀可以讓學生領略各國文化,了解風土人情,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從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語言技能。新課改以來,針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教育界的專家、學者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惜代價,思考探究,收獲頗豐。可是,現在的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且很多問題影響了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英語是需要長時間積淀才能看出效果的一門學科,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選擇地開展教學,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階梯式”教學,讓學生能夠快速吸收并掌握所學知識,以此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