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東 丁然
(河北工程大學,河北 邯鄲 056038)
習總書記在2016 年提出,應重視師德師風方面的建設工作,將思政工作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師風師德建設是建設高素質輔導員隊伍的時代發展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師德師風實際建設情況與學生思想素質、道德水平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關系著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實現。輔導員在具備良好師德師風情況下,才能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1]。
首先,有利于學生實現健康發展。輔導員是學生成長中的良師益友,當學生出現迷茫時,輔導員可以為他們指明方向[2]。就當前社會發展現狀來講,充斥著較多不良風氣、不良文化,學生三觀很有可能會受此影響。輔導員通過加強自身師德師風建設,可以發揮對學生價值理念、思想認識以及行為方式的引領作用,使學生成為與社會實際需要相適應的人才。輔導員在師德師風方面建設會對大學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加強輔導員在師德師風方面的建設十分必要。其次,有利于學校實現和諧發展[3]。輔導員在學生健康發展中發揮著催化劑作用,也能促進學校實現和諧發展,高校的和諧穩定發展需獲得良好師生關系的支持,輔導員在工作中的責任便是促進高校實現安全穩定發展,并且引導學生增強社會適應性。在輔導員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愛,用心關懷、呵護學生的情況下,才能形成良好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伙伴、朋友。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在促進高校實現穩定發展中作用明顯。
針對342 名學生展開調查,其中男生249 名,女生93 名發現,其中包括管理中采取的管理理念,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方面投入,關注學生發展,評獎評優等涉及學生切身利益方面是否有不公正現象,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方面的表現,與學生融入方面的表現,哪些方面的工作讓你覺得尚有欠缺,學生對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存在這樣的認識。就管理問題來講,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管理民主,能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能動性統籌全局;鼓勵學生自我管理和經營班級;一言堂,自己說了算;幾乎不參與班級管理,人數分別為226、97、10、9,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方面投入,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工作非常投入,效果非常好;工作較投入,效果較好;工作投入一般,效果一般;工作投入較少,效果較差,人數分別為264、59、17、2。關注學生發展,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總是主動關心學生,為同學們提供個性化的職業發展建議;當同學有需要的時候會及時予以關注和指導;讓學生順其自然發展;接觸不多,不了解,人數分別為223、99、9、11。評獎評優等涉及學生切身利益方面是否有不公正現象,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有,完全輔導員說了算;有,但具體說不清楚;沒有,但輔導員的影響很大;沒有,完全按學校政策執行,人數分別為10、17、18、297。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方面的表現,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經常使用,能及時跟進時代發展,主動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有需要時使用,效率不高;很少使用,更多依靠學生干部完成;不使用,人數分別為296、25、18、3。與學生融入方面的表現,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經常深入一線與學生見面聊天,親和力高;有工作安排時會深入一線布置工作;接觸不多,不了解;經常通過電話或網絡與學生交流,很少見面,人數分別為217、87、30、8。哪些方面的工作讓你覺得尚有欠缺,學生的認識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品行、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思維和表達方式、其他,所占比例分別為3.80%、4.68%、3.22%、29.24%、59.06%。
基于學生視角對當前師德師風建設進行分析表明,輔導員某些方面的師德師風建設仍有待提升,需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機制的構建,保證德育師風建設整體效果。
師德師風制度的有效完善能夠使師德師風展開建設時獲得根本性保證,其中主要涉及到宣傳制度、評價制度、考核機制、培訓制度、激勵機制、監督機制等多個方面[4]。同時應建立與師德師風相關的考核體系、評價體系,針對輔導員思想品質、政治意識、職業道德多個方面展開考核,將師德考核在教育評價體系當中所占比重適當提升,使師德教育將自身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5]。并且師德師風建設應貫穿在輔導員整個發展過程中,促進輔導員在道德素質、道德修養方面的不斷提升。在此過程中,需積極針對輔導員進行道德規范方面的教育,使輔導員在工作中做到敬業、熱愛學生、愛國守法、終身學習、育人為本,以及加強對時代實際發展需求的了解,適應時代變化。除此之外,需構建與師德、師風教育相關的平臺,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促進輔導員視界限的不斷開闊,提高輔導員在思政方面的認識,提升輔導員政治敏感度,進而在工作中形成良好職業精神。
輔導員進行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要想獲得比較明顯的效果,就需獲得輔導員對應職業發展體系的完善[6]。對于輔導員來講,其屬于管理隊伍、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在學生思政工作中發揮著骨干力量的作用,在給予輔導員充分尊重的群概況下,才能使輔導員隊伍更具專業性,提升輔導員職業水平,實現對輔導員展開自身師風、師德建設激發,使輔導員在展開個人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能夠更具自覺性,將自身能動意識充分發揮出來[7]。在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應重視輔導員在職業發展渠道方面的拓展,推動相關職業發展體系的不斷完善,將這兩方面納入到人才隊伍整體建設規劃中,關注輔導員職業發展,針對輔導培訓問題、培養問題、晉升問題、激勵問題、考核問題、評價問題等制定對應的政策文件,加強對輔導員職稱、學歷、職務、職級晉升的深入探究,進而使人才培養工作可以獲得全面落實,進而使輔導員在工作中的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也能不斷實現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發展,將壓力轉變為一種動力,并且在工作中收獲幸福感以及滿足感。
在高校中,良好師德師風環境的形成,宣傳工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輔導員展開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應注重宣傳工作正確輿論導向作用的發揮[8]。加強對高校自身資源、社會資源的利用,發揮微博、網站、APP 視頻、宣講等多個方面的優勢,針對輔導員的擔當、典型事跡等進行宣傳,促進高尚師德的弘揚,增強輔導員在工作中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將典型事跡、典型人物激勵作用、導向作用、示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形成爭相創建師德典型和崇尚師德的良好氛圍。對于高校來講,可以運用定期方式展開師德師風方面的培訓,使業務培訓可以和師德、師風方面的培訓結合在一起,促進培訓體系的不斷完善,加強輔導員在思想意識上的充電,使輔導員在工作中能夠自覺遵守紀律要求以及職業規范。不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養,使師德師風內容可以在心中內化,并通過行動將其體現出來,進而保證師德師風整體建設效果。
對于師德師風環境來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為上述提出的制度,另一個方面為學校中學風、校風、校園環境、輿論氛圍,這些方面具有明顯的滲透性、無形性。展開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需結合教師生活實際、工作實際,強化學風建設、校風建設,使校園中形成良好氛圍,構建特色性校園軟環境。同時可以積極進行經驗交流、學術交流以及思想交流,促進輔導員形成良好職業精神,并且在工作中形成嚴謹態度。
高校可以成立師德師風建設小組,由小組專門展開師德師風方面的研究,制定師德師風活動規劃,組織師德師風檢查評估,在進行檢查評估過程中,將學生給出的反饋作為主要參考。同時設置督導小組,及時了解輔導員的工作情況、思想情況、生活情況等。并且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對輔導員各個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價,使輔導員更充分了解學生實際需求,不斷進行思想觀念的更新,使自身道德修養能夠不斷獲得完善。
總之,輔導員在展開思政引導和德育教育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輔導員將自身作用與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就需重視其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素養。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全面了解學生對輔導員做出的評價,基于學生視角展開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細致研究建設機制,進而使輔導員可以實現能力的全面提升,并且日常工作在開展時可以將學生實際需要作為依據,進而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