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自強
(四川省民辦四川天一學院,四川 德陽 618200)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當今時代最先進的指導理論,雖然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項當今時代的理論,但是其中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都能夠對藝術創作進行一定的深刻指導。其中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能夠貫徹到衣服設計當中,對藝術設計的整體觀做出巨大的貢獻。當今時代,我國的藝術設計雖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時代特色,但是很多市面上的設計缺少我們的民族特色,也就是所說的中國風。但是很多設計理念只追求單純的中國風表面化,沒有深刻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對設計作品進行深刻指導,就是缺少靈魂的作品。
當今時代,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設計就是將人類歷史實踐活動過程中的經驗和思想文化內涵落實到當今時代的藝術設計當中,找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并將這種聯系用藝術的表現形式深刻落實。同時要注重自己的審美觀念,當今時代,國家需要全面發展型人才,健康的審美觀念是藝術設計者必備的條件之一,藝術創作的過程也絕對不是獨立存在的過程,而是溯古聯今的存在必然聯系和內在聯系的過程。藝術設計是設計師自身的審美體現,更是人類當今時代審美主流的集大成,其分析論述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文藝批評觀,闡明了“西方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文藝思想的基本觀點。因此,藝術設計要格外注重符合當今潮流和內涵。最后,馬克思主義要求設計者在藝術作品設計的過程當中,能夠對世界范圍內的民族文化做出深刻的理解,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并創作出自身的獨立風格,藝術絕對不是獨立存在的,也沒有絕對的正確,我們想要通過當今時代的現在手法表現出中國風,就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表現手段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勞動是最重要的社會活動,人類就是在勞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當今時代的藝術設計在整個社會實踐的發展過程當中,不能夠脫離實踐和人類的生存,更不能夠脫離藝術和自然的關系,要注重在當今時代,關注自然關系,人際關系和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聯系,將這種聯系融為一體,寓于藝術創作之中。通過觀察以往的藝術設計,可以明顯看出,每個時代都有時代的特色和風格,黃金時代,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物品來確定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根據這個文化符號,就可以反觀當時時代的特點和審美潮流,更可以窺視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特點。因此,當今時代的藝術設計更需要呈現出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態勢,不斷發展創新的同時也要聯系實際,聯系過去文化當中的優秀成分,總結審美過程中的精品,咱說些共同孕育到文化作品的創作過程當中,才可以使之成為一個有藝術文化價值的,能夠代表時代特征的藝術創作。
當今時代,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高度發展,我國大地時代最缺少和需要的就是民族文化特色,因此,中國當今時代的藝術設計,從理念到過程都需要和中國風密切結合,并且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深入貫徹中國風中的精神和內涵,尤其是對中國國學文化的貫徹。當今時代的藝術不能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設計師在進行設計之前要做好對結構的構思和思想理念的貫徹融入,設計作品要做到以人為本的觀念,符合當今時代大眾的審美主流,不能夠創作偏離人類生命觀念的作品。藝術設計從本質上講是自由的,是能夠體現個人思想境界的,但是國家性的藝術創作需要體現一個民族和時代的特色。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風應用并加以結合才是我們當今時代需要追尋的文化藝術塑造手法和形式。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僅需要有審美價值,還需要有深刻的經濟和社會根源、思想根源、文化根源,不斷對應民族特色,對其進行挖掘和分析,在注重形式的同時更注重內涵,才是當今時代的主流,才能夠進一步發揚和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是這種優秀文化中的精華,能夠在時代和科技發展的同時得到一定的優化和更新。
在我國,和西方資本主義的抽象藝術不同,我國傳統就是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和傳統觀念,隨著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這種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變得更加有生機和活力,其不再是一種傳統的封建思想,而是符合當今藝術生那和藝術價值的,具有實用性的藝術設計理念。也就是說,當今時代,各個方面的藝術設計都要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和實用價值,玩夠,在精神層面上給予人民一定的鼓勵和鼓舞,亦或在生活實際中能夠切實幫助到人們。一個設計作品的好壞與否,最重要就是其蘊含的精神內涵,而并非花哨的,讓人難以捉摸的表面。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貫徹到藝術的價值當中是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轉變,在創作過程中不僅突出藝術的美感,也要同時突出藝術的價值。
實際上,就藝術的本質而言,藝術本身是無國界、無民族的,但是我們在當今時代,需要創作出一種傳統和潮流互相結合,雙向促進的藝術設計。把藝術和現代生活結合起來的同時,用古代傳送的中華民族傳統思想來為其做根基,不僅能夠融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而且可以喚醒當代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關鍵是帶古典的文化特色和藝術在逐漸融入中國獨有的藝術設計發展當中,設計者和大眾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注意傳統文化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藝術設計是給人以直觀的審美享受,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換一種不斷積累而塑造出來的民族風格,其和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結合才能夠更加體會生新鮮和活力,這種設計會一種帶有魔力的語言,能夠跨越國際、跨越民族進行精神方面的交流,給人的藝術設計帶來嶄新的啟示。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當中,藝術的生產理論以同樣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中國早就已經摒棄了過去閉關自守的政策,在這個地球村時代,設計者要注重設計產品,主課題同西方文化以及不同地區文化的緊密結合和交流,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知道,文化藝術和創作都是在不斷的交流當中發展起來的,兩者是不可孤立,不可割裂的。中國如今實力強大,不管是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都有著深厚的根基和底蘊,在對外交流過程當中不能迷失自我,要以當今時代主流文化為導向,借鑒其他國家優秀的室內觀念和開放的文化體系,以自身民族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根基,不斷螺旋上升,創造出具有當代審美價值和欣賞價值以及實用價值的藝術作品。時代藝術的結晶絕對不是簡單中國畫表面形式就可以做到的,想要真正做到中國風,就需要不斷深入了解中國風,了解我國的國學文化精粹,像這種精粹和符合時代的理念不斷提出和萃取,為當今時代藝術文化做出良好的導向。
現實生活當中的人看似和時代潮流相結合,實際上這種時代潮流是蘊含在傳統文化當中的,人們在受限于文化的同時,要注重對文化和當今時代傳統文化的聯系和傳承。我們在傳承文化的過程當中,也就是貫徹中國風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貫徹。根植于傳統文化,才能夠創造出當今時代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設計,創造出新的文化和形式,更加符合未來國家的發展趨勢和人們的審美情趣。根植于傳統文化,才會使我們的當今時代藝術設計不會流于表面,更不會隨波逐流,東施效顰,這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時代的選擇,其對未來國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以及人類審美觀念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綜上所述,當今時代,作品和藝術設計在追求中國風的同時,不能是中國風流于形式和表面化,而是要具有一定的深刻內涵和民族特色、民族觀念、民族情懷。想做到這點,就需要深刻貫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做到理論上的扎實,基礎上的豐厚,才能夠形成設計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對中國風進行貫徹,才是有益于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設計。從各個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對中國的藝術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這種指導是藝術創作過程當中的奠基石,要做好設計主體和設計理念的高度結合,不僅僅要做好符合潮流元素的設計,更要做好對其藝術根源的追溯,不然流于形式的藝術設計,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空有藝術形式,沒有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