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韶琛
(中國石油云南銷售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0)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如此、民族如此,一個企業也是如此。中國石油在艱苦奮斗、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孕育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核心價值觀,培育了“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企業精神,形成了被毛澤東、鄧小平、習總書記等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認可的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典型模范,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之路,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促進了中國石油企業的大發展。
這里,以中國石油云南銷售公司特色企業文化建設實踐為案例,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傳承與創新進行分析分享。
自1999 年成立以來,云南銷售公司廣大員工弘揚石油文化、傳承石油精神,在促進公司快速發展的同時,以“做最受信賴的油品供應服務商”為發展理念,秉承“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的經營理念和“關注細節、用心去做”的服務理念,圍繞履行三大責任、保障油品供應,以加油站為服務平臺,在踐行企業文化理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淀了“張本荷式服務法”“四皮精神”等具有時代特征、云南特色和公司特質的優秀企業文化,凝結和展現了云南銷售人獨有的文化氣質、精神面貌和職業操守,是公司寶貴的精神財富。
近年來,云南銷售公司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為準則,不斷汲取中國石油文化精華,深挖石油精神豐富內涵,立足改革發展新時代,圍繞企業發展新目標,順應市場發展新形勢,厚植企業文化發展沃土,將中國石油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理念、銷售商業文化、云南民族文化相結合,構建了具有民族風、時尚感、石油味的“七彩云南、魅力云銷”特色企業文化,將先進文化優勢持續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用文化自信增強企業發展軟實力,用文化魅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成品油銷售示范企業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企業文化認同是企業員工在長期的工作生活中,對公司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性肯定性體認,最終讓企業文化理念成為全體員工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為別人著想的友善。文化認同決定了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十三五”以來,云南銷售公司堅持黨對企業文化和戰略規劃的全面領導,將發展戰略與企業文化理念緊密結合,明確了“服務創造價值”這個企業核心價值觀,以“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為員工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著眼“成為消費者首選品牌、值得員工忠誠的企業、業務關聯方有價值的合作伙伴”的奮斗目標,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穩健發展,強化企業文化對發展戰略的有力支撐,實現互融互促。同時,以改革創新為抓手,持續深化發展模式、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服務方式、技術應用、品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從“注重培訓引導、提升員工存在感,完善公平機制、提升員工獲得感,搭建發展平臺、提升員工歸宿感,改善后勤保障、提升員工幸福感”出發,持續提升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度,為構建以品牌、服務、創新、特色、活力、清正、和諧為支點的特色企業文化提供了堅強保障。
此外,公司把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深入推進和諧企業建設,按照加油站3.0 的發展方向,創新打造油站“家文化”,從關注員工工作感受、生活體驗和貼近員工情感訴求的角度,對油站布局布置進行優化改善,提升基層員工幸福指數,成就一個“有溫度”的企業,以人為本,加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普遍認同。
創新是公司發展的不竭動力。國有企業要在不斷創新中適應市場變化,堅持以發展的觀點和創新的思維,不斷賦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在繼承和傳承中,博采眾長,不斷拓展企業文化外延,廣泛吸收和借鑒優秀企業管理成果,推動中國石油銷售企業文化與優秀經營管理理念的有機融合,不斷創新和延伸企業文化建設的機制、載體和平臺、路徑,確保企業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引領發展、服務發展、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石油云南銷售公司以開放包容的文化理念,使中國石油銷售企業文化與云南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商業文化等相互交融,建立了符合銷售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實踐體系,收效良好。2010 年5 月25 日,“張本荷加油站”成為中國石油首個以勞模名字命名的加油站,不到一年,加油站主、非油銷量顯著提升,“勞模文化”助推經營,“本荷品牌”效應凸顯。2014 年,云南省總工會授牌成立“張本荷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勞模作用,匯聚創新力量,開展“百站千萬U 計劃”,探索推行阿米巴經營管理新模式,用勞模文化、本荷品牌打造企業文化制高點。同時,公司秉承“文化鑄站、特色強站”理念,深挖石油文化和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內涵,打造了“金花”特色站群體,目前數量近30 座,基本實現省內各地(州)市全覆蓋,“金花品牌”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極大地提高了加油站的市場認同度,實現了品牌效應、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共促共贏。2014 年,“金孔雀文化營銷創意工作室”成立,率先用微電影、MV、動畫片、歌舞小品等藝術形式展示油站之美、顧客之美、員工之美,多個作品點擊率破百萬,吸引更多客戶群體關注中國石油、關注云南銷售。2018 年,公司緊跟品牌IP 營銷熱潮,將文化營銷目光轉向年輕消費群體,用年輕人的語言體系和思維方式講述企業文化,設計了“象哥雀妹”IP 形象,并與名創優品等國內知名快銷產品生產商合作,注冊“好客生活”商標,設計開發了共計6 大類113 款文創產品,順利實現店內、線上同步銷售,有效帶動量效齊增。
中國石油銷售企業是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前沿”和“窗口”,始終秉承“打造強大現場、服務創造價值”理念,積極構建領導服務員工、機關服務基層、一線服務客戶的服務文化和服務體系,大力培育“人·車·生活”生態圈,讓客戶充分感受到加油站的優質服務、增值服務、卓越服務。云南銷售公司在培育“人·車·生活”生態圈的過程中,堅持以市場為中心,積極推進“互聯網+”在銷售系統的應用,結合銷售業務從油品零售商向加油站綜合平臺運營商轉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以服務傳播企業文化,強化文化的滲透力。
公司堅持“攜手并進、合作共贏”原則,最大限度發揮中國石油品牌影響力,精選同業異業優質客戶,持續深化合資合作,通過品牌輸出、資源加盟、聯合建設、聯合經營等方式,有效延伸合作鏈,探索“中國石油+”品牌拓展模式,提升“七彩云南、魅力云銷”認可度和美譽度。公司著眼于云南地理標志性產品和地域文化高附加值產品,融入企業文化元素,推進廠商直采合作,在“地方特色+文化營銷”的產業模式下,探索構建云茶、云果、云咖、云酒、云花“好客雲品”自有商品體系,將“好客雲品”推向全國。公司立足“人、車、生活”生態圈建設,著力汽車銷售前后兩個市場,與杭州“大搜車”、中國建設銀行、人壽保險等知名企業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統籌做強做大“好客搜車”整車銷售業務,為客戶提供買、賣、用、修、換的“一條龍”服務,最大限度滿足車友多元化需求,在汽服業務中創造加油站運營的新模式、盈利新方式。此外,公司還與肯德基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合作,開展跨界經營,昆明西福路站肯德基汽車穿梭餐廳、大理金花站“金花小廚”快餐店、版納景勐站煙酒茶專賣店等相繼開業,用文化和品牌的強強聯合實現了價值和效益的大大提升。
文化傳播是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重塑企業良好形象的基礎工程。做好文化傳播工作,有利于進行企業內外的溝通和互動,使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進一步了解、感知企業文化的精髓。云南銷售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注重企業文化的有效傳播、精準傳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緊密融合,并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營銷活動,采取圖文、視頻、音頻、動漫等多種手段,全方位、多維度地傳播企業的服務、產品和形象。
公司持續鞏固與主流媒體的戰略合作關系,及與各類新興媒體運營方良好交流合作關系,放大主流“音量”。持續強化新聞宣傳及新媒體建設,有效整合門戶網站及手機端媒體資源,用好“石油黨建”平臺,搭建“魅力云銷”微信企業號,開通公司抖音、微博官方賬號,構建公司“兩微一抖一平臺”媒體聯盟傳播格局,制作一系列員工參與度廣、認可度高的企業文化線上欄目,多渠道多角度宣傳公司企業文化、營銷活動和員工風采。每年定期組織政府部門、公眾媒體、合作伙伴等開展“走近中國石油 感知魅力云銷”媒體開放日等活動,提升政府、民眾及客戶美譽度;積極參與“南博會”“上合昆馬”等各類重大活動、展覽展示、體育賽事等,搭建展臺、布設展板,印發宣傳物料,擴大公司品牌知名度。2020 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沖擊,公司大力開展社群營銷,開通“加油彩云南”直播間,借助網絡直播平臺拓展業務新渠道,按照兩級公司聯動、合作伙伴參與的原則,策劃開展“劉叔說茶”“菌話彝州”“海淘生活”及百事可樂、武夷山專場等帶貨直播,實現了企業文化和品牌精神的線上廣泛推廣。
云南銷售公司“七彩云南 魅力云銷”特色企業文化建設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是企業形象明顯提升。隨著文化營銷的不斷深入和企業文化體系的逐步健全,公司上下全面融入“服務創造價值”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全力打造“客戶首選的品牌、值得員工忠誠的企業、業務關聯方有價值的合作伙伴”,公司戰略主張、管理品質和文化特征充分彰顯,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是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將文化與營銷結合,有利于引導公司各級班子和領導干部不斷破解經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提升領導干部管理服務能力和機關服務基層能力,助推公司現代化科學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三是員工隊伍戰斗力持續提升?;鶎訂T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過程中逐步增進了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增強了與企業互為“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情感連接,公司各類先進典型持續涌現,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持續發揮,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日益提升。
四是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面對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市場需求整體下降、經營環境空前復雜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公司經營指標持續向好,各項經營指標排名銷售企業前列。2019 年,公司銷量邁上500 萬噸新臺階,實現跨越式發展;2020 年,銷售總量突破600 萬噸,接連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