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珊珊 黃家惠 徐少軍
1.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安徽合肥 230000;2.安徽省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安徽安慶 246000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萎 縮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改變為胃黏膜變薄,胃黏膜上皮及腺體萎縮[1]。該病難以治愈,且易癌變,以老年群體較為多發。四聯療法是治療Hp 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首選方案,可有效根除Hp、保護胃黏膜[2]。然而不少臨床實踐證實四聯療法存在細菌耐藥率及高復發率等不足,導致病情遷延不愈[3-4]。祖國傳統醫學認為Hp 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根本病機在于胃失和降、氣機阻滯,可歸納為“胃痛”“胃痞”等范疇,以“通”為主要治療原則[5]。蓽鈴胃痛顆粒由醋延胡索、蓽澄茄、酒大黃、川楝子、佛手、海螵蛸、香櫞、煅瓦楞子、醋香附、吳茱萸、黃連等藥物組成,具有活血行氣、止痛和胃的功效[6]。本研究通過觀察蓽鈴胃痛顆粒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 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選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10 例Hp 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納入標準:①診斷依據《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7]、《2011 年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8];②均經14C 尿素呼氣試驗檢測為Hp 陽性;③年齡18~60 歲。排除標準:①既往有胃腸手術史;②胃黏膜不典型增生;③對研究用藥存在過敏癥;④特殊時期如妊娠期或哺乳期;⑤存在精神疾患;⑥合并心腦血管類疾病;⑦嚴重肝腎功能損害。采用信封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5 例)和觀察組(5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采用常規四聯療法:膠體果膠鉍膠囊0.1 g×36 粒/盒[生產批號:090216,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50 mg(以鉍計)],300 mg/次,2 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青帝)0.5 g/粒(生產批號:090125,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規格:按C16H19N3O5S 計0.25 g),100 mg/次,2 次/d,口服;克拉霉素緩釋片0.5 g/片(生產批號:090301,廣州柏賽羅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25 g),500 mg/次,2 次/d,口服;呋喃唑酮(生產批號:090122,江蘇鵬鷂藥業有限公司,規格:0.1 g),100 mg/次,2 次/d,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蓽鈴胃痛顆粒(生產批號:090118,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每袋裝5 g)治療,500 mg/次,3 次/d,口服。兩組均治療4 個月。
①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臨床痊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7]。臨床癥狀、體征、慢性炎癥、消失,胃鏡復查胃黏膜病變、腺體萎縮、腺化生和異型增生明顯好轉視為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慢性炎癥明顯改善,腸上皮化生、腺體萎縮和異型增生減輕,胃鏡復查胃黏膜病變面積縮小一半以上視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進一步惡化者視為無效。②治療4 個月后行14C 尿素呼氣試驗,計算Hp 根除率。測量結果顯示陰性則認為Hp 已根除。③對胃脘脹滿、胃脘痛、噯氣、脈弦等臨床癥狀進行評分,根據無~重:噯氣記0、1、2、3 分,胃脘脹滿、胃脘痛、脈弦分別記0、2、4、6 分[8]。④于治療前、治療4 個月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4 ml,γ 干擾素(interferon-gamma,IFN-γ)、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法檢測。嚴格遵守試劑盒(上海化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90123)說明書進行操作。⑤觀察不良反應情況。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4 個月后,對照組Hp 根除率為61.82%(34/55)高于觀察組的81.82%(45/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35,P=0.020)。
治療前,兩組胃脘痛、胃脘脹滿、脈弦、噯氣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胃脘痛、胃脘脹滿、脈弦、噯氣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
治療前,兩組IFN-γ、IL-4、TNF-α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治療后IL-4、TNF-α 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IFN-γ 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相關血清指標比較(pg/ml,)

表4 兩組相關血清指標比較(pg/m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IFN-γ:γ 干擾素;IL-4:白細胞介素-4;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3 例便秘、2 例惡心、2 例面色潮紅、4 例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11/55)。觀察組出現2 例便秘、3 例惡心、4 例面色潮紅、5 例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45%(14/5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66,P=0.495)。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患病率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這主要與Hp 感染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有關[9]。Hp 作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不僅影響著疾病進程,且存在誘發胃癌的可能[10]。以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緩釋膠囊、膠體果膠鉍干混懸劑、呋喃唑酮組成的四聯療法是治療Hp 陽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常用方案,其中膠體果膠鉍干混懸劑可在胃酸作用下可形成高黏度溶膠,可拮抗胃酸侵蝕,同時還可促進受損黏膜修復[11-13]。阿莫西林膠囊可中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根除Hp,增強胃黏膜保護屏障,促進受損胃黏膜修復[14]。克拉霉素緩釋膠囊可與細菌核糖體50S 亞基結合,發揮抗菌作用[15]。體外藥效學研究結果表明[16],克拉霉素能殺滅Hp。呋喃唑酮為廣譜抗菌藥,能直接抗Hp[17]。但近來不少共識都認為,抗菌藥物耐藥性是目前一線方案根除Hp 失敗的主要原因,極易導致病情反復[18-22]。
相關研究證實[23],中藥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Hp的耐藥性。蓽鈴胃痛顆粒方中以金鈴子、蓽澄茄、延胡索為君藥,其中金鈴子和血調氣、止痛生津,蓽澄茄止痛行氣、溫中散寒,延胡索通絡止痛、活血行氣。黃連、吳茱萸為臣藥,吳茱萸散寒止痛,黃連清熱解毒。酒大黃、香附、香櫞、佛手為佐藥,香附疏肝理氣止痛,酒大黃活血祛瘀,佛手疏肝解郁,香櫞和中化痰、疏肝理氣。煅瓦楞子、海螵蛸為使藥,海螵蛸制酸止痛、收斂止血,煅瓦楞子制酸軟堅止痛。方中諸藥配伍嚴謹,有寒有通,有溫有散,共奏和胃止痛、行氣通滯、活血化瘀之功效[24]。以往的基礎實驗亦證實蓽鈴胃痛顆粒可抑制胃液酸度和總酸量,修復和保護胃黏膜損傷[25]。臨床研究表明蓽鈴胃痛顆粒能夠加快潰瘍愈合,起到治療作用[26-27]。因此本研究嘗試在四聯療法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蓽鈴胃痛顆粒。結果發現,相較于單用四聯療法治療者,聯合蓽鈴胃痛顆粒治療的患者其Hp 根除率高,癥狀改善更為顯著,可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Hp 陽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作為一種炎癥性疾病,多種炎癥因子參與潰瘍的發展進程。其中IL-4 是Th2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IFN-γ 是Thl 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低水平值的IL-4 及高水平值的IFN-γ 有利于刺激免疫細胞工作有效殺滅Hp。TNF-α 可激活炎癥反應,加劇胃黏膜損傷,可激活炎癥反應,加劇胃黏膜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蓽鈴胃痛顆粒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 陽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可有效改善IL-4、TNF-α、IFN-γ 水平。現代藥理研究結果顯示[28],蓽澄茄、酒大黃、延胡索均具有較好的抗炎效果。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聯合治療是一個較為安全可靠的方案。
綜上所述,蓽鈴胃痛顆粒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陽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效果確切,可促進癥狀改善,提高Hp 根除率,改善炎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