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應當成立家長委員會。”隨著學前教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一線幼教工作者認識到家委會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家園合作能更好地教育幼兒。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幼兒園的具體情況,總結分析了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家園合作有利于梳理家園雙方溝通的信息通道,有利于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幼兒園更好地開展家長工作。在家園共育活動中,幼兒園邀請家長委員會參與管理是一種有效的家園合作方式,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家長委員會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能夠協助幼兒園更細致、更全面地開展家長工作。通過家長委員會的有效溝通,家長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兒在園的各種情況,更配合幼兒園的教學管理工作,這能有效發揮家長、教師、幼兒各自的主體作用,改變以往家園分離的現象,讓以往相對封閉的教育模式變為家園合作的開放式教育,有助于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創造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成長環境,讓教養者樹立大教育觀、大課程觀和終身教育觀,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與成長。
(一)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在每一次的幼兒園大型主題開放日活動之前,教師都要進行問卷調查,讓家長熟悉活動流程和活動目標,對活動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比如,在大班畢業典禮家園活動中,幼兒園邀請家長回顧幼兒在幼兒園三年來的成長過程。活動中,家長和幼兒一起繪畫、一起舞蹈、一起彈唱、一起彩繪,活動氛圍其樂融融。活動后,教師給家長發放問卷調查,家長們寫下自己的真切感受和對幼兒園的建議。幼兒園把家長的好建議、好經驗帶進教育活動中,開闊了教師和孩子的眼界,豐富了教育資源,讓教師的工作做得更好,從而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工作,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是審議幼兒園每學期的園務計劃,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在每學期開學初,幼兒園把園級家長委員會成員召集起來,向大家通報本學期的園務保教計劃和活動安排,家委會全體成員聽取幼兒園的匯報并討論、審議,經過溝通和磋商達成共識,并向所有家長傳達,讓家長更了解教學計劃的內容,了解幼兒園大中小班每個年級組的任務。家長熟悉了教學和活動任務,知道如何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孩子,這讓家園合作有了良好的前提基礎。
二是參加年級組的專題活動討論,商議每個學期要開展的活動。家長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與本班教師共同商討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商討活動如何開展。
三是參與評議工作,及時反饋意見。家長可以評議幼兒園的整體工作,比如,班組保教工作的質量、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家園合作情況、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等,對幼兒園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學期末或家長委員會成員接待日,家長委員會負責收集匯總家長們對幼兒園及班級教師的意見,向園方轉達,與教師一起出謀劃策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家長委員會參與幼兒園各項事務的管理,真正讓幼兒園的各項工作上升了一個臺階。
(三)發揮家長優勢,豐富各項活動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專長,家長委員會應善于利用家長的獨特優勢,加大家園合作的力度,提高家園合作的效率,豐富完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一是充分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我園充分利用家長職業優勢開展各種活動。比如,中二班有位家長是中醫院的護士,她在“爸爸媽媽來園當老師”的活動中通過展示針筒、體溫計、護士服等,向幼兒講述有關醫院的事,讓幼兒了解就診的常識,教導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他們懂得尊重醫護人員的勞動。這些活動有效整合并放大了家庭教育資源,產生了良好的輻射效應,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還比如,有些家長在公安局工作,可以給幼兒講解交通安全知識;有些家長在劇院工作,可以給幼兒講解戲劇知識,增強幼兒對戲劇的興趣;有些家長在法院工作,可以開展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讓幼兒從小知法、懂法,增強幼兒的法律意識。幼兒園應充分挖掘家長資源,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讓各項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幼兒學到更多知識。
二是開展家長助教活動。我園每周都會邀請家長來幼兒園講課,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當老師了,十分高興。家長無形中給幼兒樹立了一個榜樣,也能和幼兒進行更多的親子互動。通過家長委員會成員的分工合作和助教活動,家長們也能體會教師工作的辛苦,會更好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
三是充分發揮家長的特長優勢。部分家長有舞蹈、繪畫、剪紙等特長,家委會組織有特長的家長參加幼兒園的活動,讓這些家長發揮特長,如在舞臺上和孩子們同臺演出。這樣的活動促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也為家校之間的溝通搭建了一個橋梁。
總之,家長委員會要充分發揮作用,與幼兒園緊密合作,一起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