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目前,幼兒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界學者愈發重視寓言故事的教學作用,不斷創新將寓言故事應用于幼兒教育的教學模式,以期提高幼兒教育的科學性、規范性、合理性、有效性。筆者認為,寓言故事比生活故事、科學幻想故事以及神話故事更具教育價值,它能有效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教師要合理開展寓言故事教學,從不同途徑強化幼兒的不同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質,充分發揮寓言故事的啟發教育價值,使幼兒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诖?,本文圍繞寓言故事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深入探究其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幼兒時期是幼兒形成思想品質、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它對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將寓言故事應用于幼兒教育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有助于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豐富幼兒的知識文化,塑造幼兒正確的道德觀,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寓言故事教學方法是一種結合幼兒學習能力、知識背景、認知特點、性格特征以及身心客觀發展規律的重要教學方法,它可以從不同途徑強化幼兒的專項能力并培養其良好品質,能有效呵護幼兒的心理健康,使幼兒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深入淺出地向幼兒講述寓言故事,增強幼兒對寓言故事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
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教育工作的積極意義,努力為社會輸送多元的高素質人才。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寓言故事中重要的教育價值,將其廣泛應用于教學活動,結合幼兒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以及幼兒教學規律,采用多樣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圍繞寓言故事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閱讀活動。筆者發現,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為寓言故事的運用創造有利條件。
一是注意教學表達方式。部分教師較為注重實現教學目標,在寓言故事教學活動中容易忽視幼兒實際的活動反應,不能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始終保持親和、平等、友善的教學態度,要時刻關注幼兒,采用恰當的教學表達方式,拉近自己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例如,教師可以蹲下來與幼兒進行親切交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禁止、不能、不可、不要等否定性詞匯,不要束縛幼兒的想象思維,增加教學的溫度。又比如,教師可以深入了解本班幼兒的性格特點,耐心觀察幼兒的語言行為,經常使用“這是好想法”“真不錯”“你認為怎樣?”之類的肯定性和討論性語句,將耐心、愛心穿插進寓言故事教學活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鼓勵幼兒勇敢地表現自我。
二是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寓言故事不但可以啟發幼兒的想象思維,而且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提高幼兒的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教師要仔細設計寓言故事教學的各項環節,根據幼兒普遍活潑好動、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于同一事物上、極富好奇心等特點,講故事時不要采用靜態的、單一的方式,要積極融入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工具,采用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幼兒參與語言閱讀活動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三是正確運用教學輔助工具。教師要從幼兒實際的學情出發,正確使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引入多媒體技術,豐富寓言故事教學的內容,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遵守適度性基本原則,在選取多媒體教學內容時,要以有趣的、容易理解的、邏輯清晰的教學內容為主,引導幼兒發散思維,提高幼兒閱讀的效果。比如,在講解《守株待兔》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自主動手制作角色頭飾和服裝,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角色扮演活動,引導幼兒生動形象地演繹寓言故事內容,從而強化幼兒對寓言故事的認知,增進幼兒對寓言故事的理解。
教師要重視寓言故事中積極的教育意義,探究將寓言故事運用于幼兒教育活動的有效方法,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教師要掌握相關的教學技巧,強化寓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具體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調動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一是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優勢。教師在進行寓言故事教學時,要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自由想象,鼓勵幼兒圍繞故事情節進行改編與再創作,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二是豐富幼兒的表現力。教師要借助寓言故事拓寬幼兒的想象空間,根據幼兒獨特的思維方式,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對其改編的故事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支持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演繹故事,豐富幼兒的表現力,增強幼兒的表達力。三是強化幼兒的創造力。教師要利用家園共育的優勢,引導幼兒家長意識到寓言故事中重要的教育價值,倡導家長利用睡前時間為幼兒講述各種寓言故事,強化幼兒的文字理解能力,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熱情,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意。
(二)整合多樣的教學方法
寓言故事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可將其他實踐活動與寓言故事教學相融合,如將游戲、繪畫等教學活動融入寓言故事教學活動,提高其活動的趣味性、針對性、有效性,鍛煉幼兒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與探究能力。同時,教師可充分挖掘教材與網絡中的教學資源,整合多樣的教學方法,強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進行《夸父逐日》寓言故事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廣泛收集相關圖片、音樂、影視等教學素材,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學習《夸父逐日》的故事,強化幼兒對故事情節的記憶。教師可以播放相關影音視頻,利用動態視頻引導幼兒直觀地感受夸父逐日的決心。
(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尊重幼兒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幼兒實際感知能力與理解能力,合理設計寓言故事教學內容,持續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依托多元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深入感知寓言故事的思想情感。教師要在寓言故事教學中引入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寓言故事讀物,明確和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幼兒積極配合各項教學活動,從而達成寓言故事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寓言故事的教育價值,積極將其應用于幼兒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正確運用各種教學道具,整合多元的教學資源,尊重幼兒在各項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以及創造力,從而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發展,提升幼兒園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市第四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