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璟瑜
生活即教育,教師要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教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幼兒形成優秀的學習品質。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生活環節占比較大,其內容比較零散,容易讓教師忽視其中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教師要抓住生活環節,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推動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順利開展。陶行知曾說:“生活主義包含萬狀,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屬之。其范圍之廣,實與教育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包含來園、如廁、飲水、吃點心、吃午餐、散步等內容,其中,生活環節蘊含了大量的教育契機,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
飲水和如廁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節,其發生頻次高,是培養幼兒認真洗手、節約用水、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等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積極創設環境,制作有趣生動的互動墻,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增加自身的生活經驗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教師要善于利用環境,引導幼兒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盡量減少枯燥死板的說教方式,讓生活環節變得有趣生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段,教師可以創設不同內容的互動墻,鼓勵幼兒自主設計、自主操作,時刻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如中大班的幼兒可以直接參與設計互動墻,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制作圖標、設計圖畫、選擇合適位置的互動墻。它要既方便幼兒進出,又方便幼兒互相觀察和討論。
教師在飲水和如廁環節中,可以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及時補充身體所需水分、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及時關閉水龍頭、有序排隊、正確使用便紙、主動整理好自己的衣褲等。教師可以利用互動墻,開發生活環節的教育價值。如幼兒可以根據墻上的記錄,了解自己一天飲水和如廁的情況,彼此互相提醒,讓忘記喝水的幼兒及時喝水;彼此相互對比,讓喝水較少的幼兒增加飲水量。教師可以利用互動墻上的記錄讓幼兒感受抽象數字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引導幼兒共同制訂互動墻的記錄規則,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繪畫能力、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師可以合理設計晨間來園簽到的環節,給小、中、大班的幼兒設置難易不同的簽到方式。例如,小班幼兒利用蓋章的簽到方式,找到自己的標記,在相應的日期上蓋章;中班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標記進行個性化記錄,找到自己的名字,用不同顏色的簽到筆來區分不同的簽到時間,比如,8點前用紅色,8點后用綠色;大班幼兒可以辨識鐘表上或數字表上的時間,根據時鐘的顯示來記錄自己正確的到園時間,每一次的來園簽到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學習數學概念、時間概念的機會。
各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對小班幼兒來說,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填寫表格,增加晨間來園簽到環節的趣味性;對于中班幼兒,教師可以明確其來園的時間,利用更換不同顏色的筆讓幼兒感受8點前和8點后來園的不同,幫助幼兒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對于大班幼兒,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讀表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重視和堅持填寫簽到表,讓幼兒在簽到的過程中感受游戲的樂趣,提高幼兒認識數字、掌握數字的能力,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學習需求。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晨間來園簽到表,及時發現幼兒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利用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如在記錄表中,教師發現明明的數字書寫能力不足,需要多加練習;玲玲還不能準確認識鐘表,需要耐心加以引導等。
據筆者觀察,在以往的午餐環節中,幼兒會在餐桌前消極等待,在柜子上、凳子上亂摸,用餐過程由教師掌控。在實施自主午餐活動后,幼兒可以自己拿碗筷,自主選擇一同進餐的伙伴,親手動手盛飯菜,自己決定盛取食物的種類和分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幼兒的特點對其進行分組,給不同幼兒分配不同任務,如小組長負責維護進餐秩序等,這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律意識,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自主學習、自主選擇、自主規劃。這個相互協調、互相監督的過程,有效提高了幼兒午餐進食的效率,幫助幼兒養成合理飲食的習慣,激發了幼兒參與午餐環節的積極性,增強了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選擇自主午餐的小組長時,教師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管理模式,先讓能力較強的幼兒示范,然后每個幼兒輪流做小組長,在幼兒都積累了管理經驗后,最后開展小組長競選活動,如鼓勵幼兒在餐前活動中開展競選演講、競選投票等。這種管理模式可以激發幼兒的榮譽感,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讓幼兒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總而言之,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幼兒,滿足幼兒的各種需求,促進幼兒體格的發育,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充分挖掘每一個生活環節潛在的教育價值,提高自身教育活動的組織技巧,為幼兒提供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的生活環節中融入游戲,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和知識技能,促進幼兒不斷發展,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重點課題“基于幼兒需要的幼兒園生活環節的價值挖掘和組織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b/2018/02/172。)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