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雪
淺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發展素質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是我們數學教師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認為,數學本身具有極其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愛國主義與數學教學
我國數學研究的歷史源遠流長,并有過許多輝煌的成就,通過對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翻開數學史冊,是我們祖先最早引進正負數的概念,最先發現數學方程的解法,最早提出并證明了勾股定理,最精確求得圓周率……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數學界人才輩出,我國數學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數論、方程、拓撲、微分、幾何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果。
二、辯證唯物主義與數學教學
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闡述教學內容,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學好數學基礎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在教學中要注意滲透以下幾個觀點:
1.實踐的觀點
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和概括出來的科學,應注意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數學的產生和發展,以揭示世界本身的特有規律。同時要注意貫徹“理論與實際”、“直觀與抽象”相結合的原則,培養學生逐步樹立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循環往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2.矛盾的觀點
在數學中存在矛盾,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如:在數學的概念方面,正與負,有理數與無理數,實數與虛數,有限與無限;在量的比較方面,相等與不等都表現為對立的形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矛盾論”的觀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形成。
3.運動的觀點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點動成線、線動成面、直角三角形繞一直角邊旋轉一周,形成圓錐等實例,為培養學生的運動觀點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4.發展的觀點
數的概念的擴張,從整數到分數,從正數到負數,從實數到虛數等展示了數學是在不斷發展的,事物總是由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的,因而人們的思維也是按此規律不斷發展的。
5.轉化的觀點
“一切矛盾的東西總是互相聯系的,不但在一定條件下處于統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如整數和分數統一于有理數,有理數、無理數統一于實數,實數和虛數統一于復數等等,當然轉化是有條件的。
三、個性品質與數學教學
1.拼搏精神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習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激發學生的向往和追求的情感,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熱情,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2.求實態度
數學具有抽象性、嚴密性和系統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因此,在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言必有據、一絲不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態度,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敢于明辨是非,養成實事求是的優良品質。
3.思維品質
思維是人對事物間接的概括和反映的過程。數學是思維體操,在數學教學中,不能只注意形式邏輯或僅限于其中的演繹推理而忽視其辯證作用。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未知到知之甚多的矛盾運動過程。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注意由求同思維轉向求異思維,培養學生求異的探索精神。
4.學習習慣
作業,要及時糾正錯誤,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心理素質
現代教育要求我們把學生塑造成為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進行健康衛生的心理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內容之一。只有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才能克服和減輕逆反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礙的影響。
參考文獻:
李愛玲【期刊名稱】《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學教研版)》【年(卷),期】2009(000)005【摘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發展素質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貫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是我們數學教師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認為,數學本身具有極其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總頁數】1頁(153)【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數學教學過程;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品德教育;數學教師;教育因素;學生【作者】李愛玲【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縣教師進修學院【正文語種】英文【中圖分類】G641【相關文獻】1.數學教學中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J], 徐遠靜2.數學教學中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J], 徐遠靜3.在課程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我見[J], 敖素4.淺談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和國情教育 [J], 吳宏5.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J], 劉素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