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彬
德育教學不僅要強調道德的重要性,還要強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與標志。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只有把立德樹人貫徹到教育事業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才能真正實現德育的教學目標。
德育是學校培養目標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學生的道德品質優劣的標準。然而,當前教育的第一目標則是以“知識學習”為重,以教學質量論成敗,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標準,忽視道德品質教育,造成了學生道德缺失,學生品行與古老中國崇尚的禮儀之邦相悖,與優良的中華傳統美德相沖。為了發揚光大中華傳統美德,讓中華兒女世代傳承,學校應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堅持以德為先,塑造新時代的科學人才,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好的優秀建設者。
一、為人師表樹德育榜樣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簡單的一句話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因此,教師要嚴以自律,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地做好身先士卒的垂范。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實踐表明,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靈。教師展示的不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范、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有教師的個性及心理素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地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教師在“教書”同時起著“育人”的良好作用,因此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在“育人”的同時,把“德育”知識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教師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為學生樹好德育榜樣,培養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言傳身教以情育德
教師豐富的情感對學生發展能產生深刻而難以磨滅的影響,教師的言行舉止無疑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古人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這一點在德育教育中尤為重要。在德育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對此深有體會,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作為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德育功能。要使學生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盡管我們對學生施以積極影響的因素是多層面、全方位的。然而,小學教師是小學生崇拜的人,兒童又慣于模仿。有數據統計有29%的少年兒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教師”。因此我們教師就應當成為學生最為信賴的好朋友,在教學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教師個人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生悄悄的、微妙的、強有力的影響并具有曠日持久的魅力。
教師以情激情,讓學生的情感世界能與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比如,教師的儀表和言行、課堂上的教風教態等都可以在無形中感染著學生,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教師樸素大方、得體的穿著影響著學生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自然形成摒棄濃妝艷抹和超前怪異的衣著打扮,讓學生自覺養成不盲目地追求時髦,形成良好的自我審美觀和價值觀。
三、求真務實以真愛育德
一名求真務實的教師,以在教學中“真做事、做實事”為已任,把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等優秀品質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皭邸笔菍W生的基本需要,也是心理寄托和內心渴望。教師在德育教學中,應該真誠真心付出自己的真愛,讓小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愛的溫暖,被教師真誠的愛而深深的打動。教師的真愛能夠滿足小學生心理需求,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真正的實現“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每說一句話都要考慮學生們的感受,不要因為自己是老師,就可以隨便說,甚至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因此,要求教師努力做個有心人,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四、感化差生以關愛育德
差生歷來都是教師、家長最為頭痛的頭等大事,家長唯愿自己子女聰明伶俐高智商,教師也想自己的學生品學兼優。然而在每一個班級中都會有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教師要加以善待,更應給予關愛。如果老師總是給予批評,這樣孩子會非常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關愛是純潔的感情,不能強制或者利誘的方式的給予學生,作為一名好的老師,一定要關愛每一名學生,無論是學習好與壞都要給予關愛。教師無私的關愛,不斷地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鼓勵和肯定,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自然地接受教師的關愛而愿意配合老師去改進自我。
五、問題學生以母愛育德
問題學生在各個學校,各個年級中均有一定的比例,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很容易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還有當前存在的部分留守兒童,嚴重缺乏父母管教,導致許多學生在成長路上存在諸多問題,而問題學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孤兒、單親、留守兒童均缺少父母之愛,造成他們幼小心中對愛的渴求。對此,我用母愛般情感去對待他們,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推心置腹,以誠相見,我把嚴格的批評轉換成寬容的愛,發自內心的去關心孩子,愛孩子,使孩子感受到親人般的愛。在愛的力量下變得上進,變得聰明。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是小學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質是關愛。愛在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我從這五個方面總結了小學教師以愛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愛是相互的,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在德育工作中小學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愛的作用,采用有效的措施懂得愛自己的學生,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堅持不斷的自我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每一位選擇教師職業的人,都應該懷著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之心,帶著滿滿的愛走上講臺,充分發揮出愛的作用,讓學生們在老師的關愛、博愛、母愛中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