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璇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關注那些素質教育,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對于學生而言,只有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有較好的表現。本文主要分析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給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希望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1 賞識教學的重要性
1.1 培養更好的師生關系
賞識教學是老師充分重視學生,尊重學生,學生也可以從老師那里得到認可,從而對自己有更為客觀的認識。在學生得到充分重視和尊重之后,學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課堂中來,更好的吸收老師所教的各項知識,同時,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更加頻繁,從而建立起更為和諧的師生關系。
1.2 積極調動學困生
體育學困生通常是指那些身體素質較差,沒有運動習慣,缺乏鍛煉的學生,他們在體育課上不能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對于這類學生而言,他們通常沒有興趣和耐心來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要積極運用賞識教育,并給他們最大可能的鼓勵來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來充分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來,從而真正的做到調動體育學困生的積極性。
1.3 養成終身健身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他們正處于急需教育的階段,因此,他們需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在這一教育階段中,教師要重點注意培養他們的鍛煉意識,可以用趣味游戲的方式,讓他們真正對鍛煉有興趣。在賞識教育中,要多積極鼓勵和肯定孩子,從而讓他們增強自信心,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對體育鍛煉感興趣,這也是非常符合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的。在小學的教育階段,適當的融入賞識教育,從而給學生養成一種意識,鍛煉是終生的事情,從而逐漸培養他們終身健身的習慣。
2 在應用賞識教育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2.1 課堂模式過于傳統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之中,教學模式相對古板單一,缺乏創新性,雖然學生開始了新的學期,但體育教學的內容往往和上學期如出一轍。比如大部分的體育教學中,往往在剛上課時,便是圍著操場跑幾圈,然后開展熱身運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一直重復重復,導致了大多數人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他們大都認為體育課是非常無聊的存在,這樣的觀念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2.2 學生并不能起主體作用
在體育課堂之中,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往往都是老師提前計劃好的,他們通常會課上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但卻并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往往是忽視了學生才是主體地位,他們往往只是要求學生完成改定的目標和任務,卻沒有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來完成他們所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和運動,這樣一來,學生之間就缺乏相互溝通的時間和機會,在這個教育的基礎階段是非常影響學生的基礎的,因此,在體育課堂之中,應當是一個為學生而搭建的一個舞臺,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的作用,而不是單純的古板的完成那些無聊的任務,只有真正的讓學生發揮主體的作用,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
3 賞識教育的相關應對措施
3.1 提前認真準備
對于小學的體育教師而言,在上課前應當充分準備,考慮到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況,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認真備課,認真為學生解答遇到的困惑。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每一種情況都有可能成為教育傳播的媒介,因此,對于小學教師而言,應當認真準備備課,充分考慮可能遇到的場景。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積極組織相關游戲,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這樣才能極大的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老師講解各項知識點時,可以將賞識教育融入其中,在講解知識點之前,可以鼓勵那些相對大膽的學生進行模仿和訓練,在學生模仿動作時,要給予一定的安全措施,讓學生不至于受傷,與此同時,對于那些表現好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獎賞,在即將下課時回收器材,并總結動作要領。只有將賞識教育完美的融入到每一個教學環節,才能更快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每項動作的動作要領。
3.2 根據不同情況制定具體計劃
在進行賞識教育之前,最為基礎的便是充分認識學生。這里所說的認識學生并不單指認識他們的名字,而是了解他們的喜好和實際情況,以及個人的性格,只有充分的認識到這些,才能更好的進行鼓勵和激勵。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在課上應當仔細觀察學生的動向以及實際表現,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參與到運動中來。這也就是說要抓住正確的激勵時機,才能更好地將賞識教育的優勢發揮出來。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動作要領時,應當充分注意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于那些表現良好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獎賞,讓他們起到帶頭和榜樣的作用,使得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有所愧疚,并參與到教學之中來,從而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
3.3 關注實際情況
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是因為他是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依據,也是貫徹落實教育的一項基本準則。對于小學教師而言,不僅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把握住那些適當的賞識機會,還應當正確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積極為他們解答,指引他們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他們的問題得到正視,并得以正確的解決的時候,他們對體育的興趣也會極大的提高,積極性也會有所上漲,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有所提高。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跳繩的相關知識點后,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實踐起來。對于那些操作不規范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發現并及時指導,讓他們能夠按標準動作來,從而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
3.4 營造和諧氛圍
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應用賞識教育的重要支柱。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通常是好動的,如果是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他們的積極性就會極大的提高,教學也就相對輕松,這也就意味著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賞識和鼓勵。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在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同時,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例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鼓勵學生在組內進行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完成老師給定的教學目標,還可以慢慢了解合作意識。與此同時,為提高教學效果,老師還可以將對學生的個人贊賞變成對小組的集體贊賞,從而能夠讓學生組內增強凝聚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5 正確處理賞識與懲罰之間的關系
這里的賞識并不指的是完全賞識單方面的一直夸學生,而是將賞識與批評進行有效的結合,在對學生進行賞識鼓勵時,指出他們的不足與錯誤,并耐心指導他們如何改正。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應當樹立正確的賞識觀念,正確處理好賞識與批評之間的關系。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不愿意學習課堂表現較差,不遵守紀律,不能按照老師要求來的學生,應當給予適當的批評,讓他們做自我反思,從而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夠根據老師的指導加以改正。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挑選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為學習榜樣和學習標兵,通過樹立榜樣和樹立標兵的教育方法來真正激勵那些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掌握最基礎的健身方法和健身動作,為以后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 在應用賞識教育時應重點注意的幾點問題
4.1 充分注意賞識教育應當與批評教育有效結合
不能一方面的賞識,也不能一方面的批評,這樣做避免了學生的盲目自大心理和受挫心理,應當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真正的發揮賞識教育的優勢。就傳統觀念而言,批評與鼓勵通常是對立面,但是教師在運用賞識教育時,不能單方面的鼓勵,也不能單方面的批評。例如對于那些課堂表現不好的學生,故意破壞課堂紀律的學生,以及那些動作錯誤與不規范的學生老師,應當及時發現并制止,并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引,使他們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能夠及時的改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當給予適當的批評,因為如果不能讓他們正確認識到他們的錯誤他們也就無法改正,也就無法提升,這對學生是非常不好的。由此可見,教師在應用賞識教育時,應當將鼓勵和批評進行有效結合,不能單方面的一直批評,也不能單方面的一直鼓勵。只有正確的將賞識教育中的鼓勵與懲罰進行有效結合,將鼓勵教育運用得當,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受到教師的鼓舞,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可能存在的潛能,并為此繼續堅持努力下去,從而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批評教育也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能夠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正確的認識自己,從而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改正,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只有將鼓勵與批評進行有效結合,才能真正將賞識教育的優勢發揮出來。
4.2 正確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
由于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心里興趣等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對于教室而言,要正確認識到這些差異,并貫徹落實公平教育的原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教師往往只重視那些優等生,而忽略了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久而久之,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不被受到重視和長期的批評,從而對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他們逐漸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他們的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對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少。針對這樣可能存在的問題,對于教師而言,應當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鼓勵他們,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并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們重新對學習產生興趣。
5 結語
總的來說,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基礎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及時改變自己教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充分重視學生的教育工作,充分關注體育學科。與此同時,小學教師應當轉變角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一系列科學的計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深圳外國語學校龍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