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民
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的行為準則,也是發展要求的標準和態度。大學生是特殊的群體,祖國未來的建設者,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前來引導。找到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聯性,詮釋內在的聯系,發揮體育精神的教育功能。體育以“體”為手段,以“育”為靈魂,形成新的社會精神動力,發揮體育精神的調節作用。在內化和升華中轉變為日常準則,扎根現實生活,幫助學生養成自覺自律的行為習慣。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內容,整合思想,立足實際,結合現實,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針對性的建立科學的培養路徑。
1 問題的提出
“三個倡導”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以后,凝練概括了國家的價值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與主要的任務。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深刻變革的關鍵轉型時期,需要在改革深化的基礎上,轉變思維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主流思想的影響力。當代學生是祖國的建設者,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責任與義務。只有在正確價值觀的詮釋和引導下,才可以進一步奮發圖強,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貢獻。以體育價值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推動體育精神傳承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豐富體育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強化體育精神的形象宣傳。鑒于此,如何在兩者之間的契合點上,建立科學的培養路徑?就成為了當前形勢下,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點。
2 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
2.1 共同的訴求: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從當前的發展路徑中看,中國體育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所承擔的任務和差異化解讀都是不一樣的。體育健兒在國際賽場揚威,就是為國爭光,成為宣揚國家的明信片。從傳統的視角看,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冰封的外交局面,有效的增強了國家形象和地位。中國跳水隊橫空出世,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很大的程度上也將愛崗敬業、愛國奉獻的精神傳達到大家的心目當中,并且生根發芽。現在,中國體育已經在世界的范圍內奠定了屬于自己的領先位置,體育也開始向著大眾的層面實施演變。每個時代的體育發展戰略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社會的發展進行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觀相互滲透與影響中,也需要在高度的概括下,保持價值體系的建設,構建新的深水區,全會基礎,提高凝聚力,保持有序的發展。與此同時,還需要從公民、社會和國家三個層面上,滲透西方的價值體系,為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2.2 共同的起源: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在目前的視角看,社會主義價值的建設,在很大的程度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很大的共性,都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上,不斷的實踐才得到的。中國體育精神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精髓,給大家的發展帶來不一樣的思維邏輯。在“國家興亡,體育有責”的基礎上,不僅可以給大眾塑造一個全新的體魄,還可以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中詮釋基礎,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例如:大禹治水、聞雞起舞等都是在十年磨一劍的基礎上,展現了不畏艱險,也就是所謂的體育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的“斷檔”產物,也是當前社會中需要的重點精神訴求。中華民族也是在千年的繼承和奮斗中,不斷的演變而來,并且得到了正確的解讀。這兩者之間獲得了共同的解讀,可以將新時期精神意蘊不同的思維下,有效的詮釋出來,建立深刻的內涵,保持科學的發展路徑。
2.3 共同的趨向:價值目標追求的一致性
從本質上看,其中的內涵詮釋也是不一樣的,此時就需要滿足客觀的發展需求,中國體育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目標上是保持一致的,并且都屬于愛國精神建設的載體。在全新的視野下,可以發揚此種精神,并且承擔起屬于自己的歷史責任,將民族的價值目標真實的表達出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建設的基礎,也是強大凝聚力的建設,可以延伸出更多的精神與思想。兩者在價值觀和諧一致的基礎上,在自由、公平、正義、法治的理念下,保持了美好的社會目標發展。此時,就需要在精準的基礎上,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帶來前進的動力。中國體育精神也需要在“公平競爭、遵紀守法、團結友愛”的視野下,找到基本的價值觀,提升道德規范建設,詮釋不一樣的高度,找到共同的目標價值取向。
3 體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的探索
3.1 深入挖掘:推動體育精神發展基礎
在當前的發展路徑中,充分挖掘和闡發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是為了道德的傳承,也是為了當代社會價值的進一步體現。在現實的生活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體育領域,貪腐、違體犯規、假球、黑哨等不良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出現,都給體育精神的延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力。
首先,需要通過課程學習全過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改變師生角色定位,建立友愛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改變教學模式,使用互動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新型授課方式。其次,創新豐富授課內容,在思政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并掌握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內容,適當融入體育道德體育精神教育。在體育專項課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前輩優秀運動員的榜樣故事鼓勵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也可以發揚著比、學、趕、幫、超的精神,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不懼重重困難和挫折,展現提升自我的過程。在體育精神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課程。最后,形成一支具有特色和規模的人才隊伍,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發揮學校教育功能,發揮學校的學術優勢,拓展體育精神,詮釋不一樣的思想也內涵。發揮班級學習的輔助作用,使用時事熱點問題的即興討論,發動集體的智慧,一起解決難題。發揮團課、黨課的影響作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和內涵,落實體育精神,提升兩者之間的融合與內化。
3.2 全面實踐:豐富體育精神建設的載體
學校基礎教育層面上,需要更加傾向中國體育精神的愛國主題,并且根據實際,分析教育實踐基地的發展與建設。保持中國體育文化資源延伸,進一步多鼓勵下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提升社會實踐活動的高度與深度。弘揚時代主題的校園體育實踐活動,滿足學生的需求,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深度建設。通過志愿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培育。例如:“冬日暖衣”活動,周期性的去福利院,以從中學到無私奉獻、服務他人精神,保持平等友愛的發展路徑。通過社會活動踐行核心價值觀。走出校園,與社會接軌,接受社會考驗。在“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的基礎上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校園文化活動,落實核心價值觀,融入體育精神。例如:主持人大賽、模特大賽、三對三籃球賽、征文比賽等都可以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具趣味性,并且發揚學生勇于拼搏和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將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有效的激發出來,真正發揮其文化創造力。最后,使用體育競賽的方式,詮釋“公正、平等”的意義,端正正確的價值觀,真正做到公平競賽。文明競賽,不滋事不斗毆,滿足“文明、和諧”的要求。不斷攀登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在學習中,也需要以核心價值觀為基礎,落實此種不畏困苦,勇于堅持的精神,為以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3.3 充分宣傳:構建體育精神實踐的社會語境
中國體育精神和文化資源的使用中,需要以典型為基礎,使用道德榜樣進行感化教育,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向體育界榜樣模范學習,向身邊的榜樣模范學習。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落實基礎,加大輿論導向建設,形成一個正向的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在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視野下,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起來。滿足中國體育精神的長效機制和聯動機制的有效建設與發展,詮釋基礎,全面體驗和領悟體育精神的精髓。例如:相關的部門或者是個人可以組織拍攝中國體育精神的微電影或者是短視頻、宣傳片。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將典型的事件發揚出來,并且還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整合起來,發揚中國體育精神,詮釋基礎,加大活動建設,建立各種體育精神講座節目。在潛移默化的歷程中,深度的影響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并且內化于心。例如:精心策劃和知識競答選拔活動,此種方式,就可以感悟典型,活動體育精神認可,并且在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保持“接地氣”的文化氛圍。將新媒體手段融入到思想政治課堂中,進行網絡課堂的建設,加強新媒體平臺建設,使課堂更生動,使他們看得更遠更透徹,幫助學生快速進步。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興校之魂。當代中國體育精神的要義需要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起源、訴求、趨向等內容當中的一致性。全面深入認識中國體育精神,深入踐行,提供了優質的平臺,發揮“高層”的指導價值。弘揚體育精神,探究兩者內在關系,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滿足了“三個倡導”實施路徑。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新興手段,加強體育精神的培養,弘揚價值觀發揚,實現大家共同的“中國夢”。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項目名稱: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的體育促進研究;項目編號:19C1788。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