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光
對于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來說,他們的身體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夠充分的抓住這些運動員的生理特征,科學的對其開展體能訓練,則是能夠有效的實現對其專項技術能力的提升。從而使得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在身體的素質方面表現出“蓄能”的狀態,為其今后的速度滑冰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體能訓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本文運用了文獻資料法、訪談法以及邏輯分析法。首先探討了青少年滑冰運動員開展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隨后從速度能力、力量能力、爆發力以及身體協調能力四個方面出發,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開展體能訓練的途徑,以期為提升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體能提供一些看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途徑,本文的調查對象是牡丹江體校中的4名青少年速度滑冰教練員。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改善運動員身體機能結構
對于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而言,體能訓練主要是由速度、力量、耐力以及靈敏度構成的,能夠充分幫助他們協調肢體關節的運轉能力,為速度滑冰運動奠定堅實的體能基礎。但是總地來說,速度滑冰本身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導致了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在實際的賽事過程中需要結合爆發力與耐力為一體,才能夠保持賽事的勝利。而不僅如此,由于速度滑冰賽道的特殊性,更是要使得滑冰運動員能夠具有良好的協調能力,才能夠適應彎道的滑行。也正是由于這一系列的外界因素影響,使得開展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也存在了較高的要求。其間,特別是在彎道滑行時,更是要求速度滑冰運動員保持良好的穩定性,以克服離心力。這也就是意味著,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要掌握堅實的體能訓練基礎。從而使得個人的體能素質,能夠為實際賽事中專項能力的發揮奠定基礎。而通過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日常的體能訓練開展,則是能夠使得在速度滑冰運動中這些實際需求的素質都能夠表現出優秀的狀態。在主觀上幫助其身體各項機能結構實現調配,適應于專項技術的發揮。
2.2 延長運動員的運動生涯
科學的訓練方法,往往會使得日常的訓練表現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任何體育項目來說,開展科學的訓練都是其踏入成功之路的必經門檻。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在很多情況下,運動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都會由于體能訓練而產損傷,抑或者是為損傷埋下伏筆。所以,在針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開展日常體能訓練時,尤其要注重對其訓練內容科學化的調配。比如說適當的借用一些器械開展體能訓練,抑或者是有針對性的依據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個人身體素質的差異進行訓練內容的調整。長此以往,實現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科學性。這樣的狀態下,不僅僅能夠提升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對體能訓練的有效性,更是能夠有效的防范一些損傷的風險。從而在加強其專項素質能力的同時,最終實現運動生涯的延長。
2.3 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
2.3.1 力量訓練法
在速度滑冰運動中,十分講究對速度的運用。而構成速度的基本體能要素,來自于力量與頻率。總地來說,在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如果能夠有效地對其開展力量訓練,則是能夠保障他們在實際滑冰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踏冰動作更加穩定。與此同時,通過這種力量的訓練,還能夠幫助青少年滑冰運動員在比賽槍響的第一時間突出身體的爆發力。使得最佳速度能夠在比賽的一開始便顯現出來,掌握著取勝的關鍵之處。而深入去分析這種力量訓練法,大致來源于負重蹲起和跳臺階兩個方面。
首先,從負重蹲起訓練來看,主要訓練目的在于對運動員下肢力量的培養。但是在實際針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展開蹲起負重訓練時,一定要注重負重與青少年成長發育特點之間的協調,避免過重而導致損傷情況的發生。此外,還要注重使用訓練的頻率。其次,從跳臺階訓練來看,也是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腿部力量的訓練。這一訓練方法既簡單又實用,唯一需要注重的就是對運動員一氣呵成狀態的要求。與此同時,在跳臺階訓練過程中也要注意臺階的數量不應當過多,以此來達到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疲勞的環節以及力量素質的訓練。
2.3.2 耐力訓練法
速度滑冰不僅僅只考驗運動員速度素質,并且對于運動員速度素質能力的穩定性要求也較高,也就是耐力的需求。所以想要展開對青少年滑冰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有效性展開,對耐力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一些較長距離的滑冰比賽中,更是需要運動員能夠保持良好的耐力,以使得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能夠協調并適應于賽事的發展。通常情況下,在耐力的訓練中會采用一些中長跑、負重跑的訓練方法。長此以往,不斷實現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耐力素質表現。
3 結論
開展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體能素質訓練,能夠幫助運動員實現身體機能的改善,為其今后奠定運動的基礎,并且延長運動的職業生涯。開展對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以及協調力的強化。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冬季運動項目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