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星
曲棍球屬于運動競技項目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但由于在此類運動的競技環節缺乏科學的指導,導致青少年在參與曲棍球運動的過程中,難以發揮出自身的體能優勢,同時也無法結合正確的訓練方法保障優質的競技結果。現階段需要根據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能特點進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的訓練方法,在強化青少年運動體能基礎上,為曲棍球運動的長久發展提供保障。
社會經濟實力的逐步提升,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基礎,根據現階段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體能特點進行分析,充分的結合此項運動在開展過程當中的側重點,選用更加優質的訓練方法,在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基礎上,為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1 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體能特點
1.1 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以及最大力量
快速力量是指運動員在帶球突破后自身加速的重要體現,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以及競技過程中,在停球、放棍、運球以及擺脫對手時,都需要使用到彎腰動作,此時對于運動員的腰腹部肌群具有較高的要求。由于短角球的次數以及射門次數具有相似性,且部分場次的射門次數較多,為了保障曲棍球競技運動的有效性,則需要充分的保障短角球的成功率。短角球可以分為發球、停球、撥球以及擊球等幾個階段,擊球屬于短角球階段當中的重要環節,運動員可以在使用球棍擊球射門的期間,發揮出自身上肢力量的最高水平,從而充分的保障射門的成功率,此時擊球的作用力越大,所發出的球速就越快。
1.2 速度素質與專項速度素質
運動員在跑動的期間會伴隨著不同動作的出現,同時還需要結合賽場的實際情況,針對自身的速度以及方向進行迅速的轉換。曲球棍運動的速度是由運動員的反應、動作以及位移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因素所決定,曲棍球的體積不大,但球體具有實心化的特點,在擊球的過程中需要保障擊球的力度。曲棍球運動員在競技的過程中需要將自身的體位重心降低,并且能夠形成自然拱形,同時在奔跑的過程中,還需要保持膝關節能夠持續處于半屈的狀態。為了保障運動員在競技的過程中能夠全面化的控制自身的速度、力量以及專項速度素質,則需要充分的發揮出運動員的反應、動作以及位移等速度優勢。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包括了短距離奔跑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爆發力以及運動員自身的耐力;在專項速度素質當中,則包含了折返跑、變向跑以及變速跑等訓練環節,運動員所展現出來的速度以及反應情況。
1.3 確保運動員反應能力的敏捷性
運動員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快速改變自身的體位,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能水平。由于運動員的身體以及運動素質具有復雜化的特點,曲棍球運動員在比賽階段的速度敏捷性需要在突發性的情況之下才能夠得到展現,這就要求運動員需要立即的改變原有的活動軌跡,確保動作變換的準確性。
2 優化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訓練效果的有效方法
2.1 專項速度訓練法
在訓練專項速度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與普通練習手段的相互結合,提高運動員的無氧供能能力以及位移速度,逐步強化運動員的啟動速度能力。采用發出視聽信號的方法,促使運動員能夠在加快反應速度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啟動速度能力,并以多樣化的姿勢練習起跑動作。
2.2 力量訓練法
力量素質訓練包含了絕對力量、相對力量以及速度力量等方面的訓練內容。在訓練絕對力量的過程中,若訓練強度過大時,則需要減少相應的訓練次數。在一般情況下,需要將重復性的次數保持在8次-10次以內。由于訓練的手段各不相同,所以力量訓練的實際負荷以及重復次數也具有差異化的特點。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若強度為70%,則可以增加重復次數;而在加大負荷與強度的過程中,需要減少重復的次數,增大運動員的肌肉面積。在訓練相對力量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動作的效率,并以培養肌肉的協調能力為主,提高運動員的最大力量,限制運動員的體重增長,從而保障運動相對力量的提升效果。在訓練速度力量的過程中,需要逐步提高力量或者速度,并確保肌肉的離心收縮過程順利進行,同時采取較為典型的練習方法,有效拉伸肌肉的長度,提高肌肉拉伸后的收縮速度。
結語:為了有效提高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除了需要保障運動員的專項體能之外,還需要確保運動員具備較高的專項體能水平,并在競技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出技能優勢,通過對競技戰術的有效執行以及相互配合,保障更加優質的競技效果。在曲棍球運動的訓練過程中,可以看出青少年逐漸呈現出了接收效率高,但遺忘速度快的特點,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采用重復性訓練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技能與方法的記憶。此外,還需要在練習階段,采用先分解后組合的模式,并堅持“先無后有、先慢后快”的理念,確保學生能夠針對練習規定與訓練模式,在隨機應變的基礎上,加強對競技技巧的接收程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