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云華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跟隨教育潮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調整,使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保持主體地位,在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熱情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于此,趣味游戲被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應用到小學低段的教學課堂中,通過帶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計劃,讓學生在趣味游戲的參與中,就能夠完善自身的體育素養,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來達到教師理想的教學目標,進而提升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學習鍛煉效率。
1 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游戲構建的意義
1.1 保證課堂的教學安全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很多家長對于學校體育教學安全系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部分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大幅度減小了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項目的數量,甚至改為學生模仿體操的教學活動。通過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加入,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間的身體碰撞。
1.2 增強學生的規則意識
每一個體育運動都有它特定的規則。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注重活動的娛樂性,規則意識較低。通過組織有規則的趣味游戲,有利于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升規則意識,無論最后的結果是好還是壞,都需要每個學生遵守相關規定。
1.3 提升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重視程度較高,訓練方式較為單一。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特殊性,對于基礎的跑步、跳躍等訓練缺乏熱情。在體育教學中加入趣味化的游戲,通過游戲道具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滲入,使體育活動變得既有教學意義,又有趣味性。使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充分提高,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體育教學。
1.4 使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和傳統教學體育模式相比,趣味性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加入,本身就有利于課堂效率進一步提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學會知識。思維也會變得更加積極,熱情逐漸增強。同時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
2 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游戲構建策略探究
2.1 通過互動性強的趣味游戲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在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互動性的游戲教學,在給學生講解體育技巧和相關知識時,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技巧,提高體育教學課堂的教學體驗。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互動性較強的游戲都是帶有一定趣味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道德情感和意識形態也會隨之發展進步。如果互動體育游戲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參與度就會隨之降低,很難達到教師的理想教學效果。
因此,在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如果想要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積極性,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互動趣味游戲元素,使游戲互動內容和趣味元素良好的結合在一起。例如,在慢跑活動或者做體操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游戲,學生在游戲的互動中就可以達到良好的熱身效果,增強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熱情。再例如,在學生慢跑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將慢跑轉化為帶有追逐性質的互動性趣味游戲,學生對于慢跑的積極性就會隨之提升,進而在互動的過程中達到充分熱身的根本教學目的,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
2.2 依據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趣味游戲,做好示范
趣味互動性游戲在小學低段的體育課教學中的加入,需要教師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來設定,同時還要和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趣味互動性游戲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向性,符合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不僅要集中學生在體育課上的注意力,還需要保證游戲活動內容是符合體育教學的教學特點的,例如,游戲是否滿足學生的人數總和、場地是否符合游戲需要等。因此,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集體活動并且趣味性充足的競賽性游戲,保證體育教學的課堂效果。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趣味的互動型游戲教學,需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選擇運動量較小、適合學生活動、容易理解、容易進行的趣味互動性游戲,使游戲在課堂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趣味互動型游戲在課堂教學中所占時間比例需要教師依據實際教學進度進行合理規劃,保證體育專業知識的教學時間和游戲教學的有效性。
此外,當教師依據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出合理的趣味游戲時,需要做好趣味游戲的示范,這是學生學好技能的關鍵部分。教師在教學前要對游戲的相關規則和具體過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做出正確的示范,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游戲的熱情,提高學生對于游戲的積極性。細致的講解和標準的示范,對于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對合理的趣味游戲進行生動的展現,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全面的掌握游戲的規則和過程。同時,對于一些對抗性較強的游戲,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強調游戲紀律,保護學生的安全。
2.3 加入適當的體能訓練,完善游戲方法
由于學生之間具有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都是不同的,這就會導致學生在體育課中的表現也是不同的。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因此,在小學體育游戲的教學課堂中,體育教師要充分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特征,采用多種創新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趣味互動性的游戲中增強學習體驗。與此同時,體育教師要提高對于趣味互動游戲的普遍性,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游戲的活動過程中,如果在游戲的活動過程中,有學生產生不適應的情況,教師要及時解決,思考游戲是否合理,積極改進,使學生在輕松的活動過程中,增強學習體驗,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促進自身身體素質的良好發展。
同時,只有不斷的完善和優化趣味游戲的教學方式,才能達到教師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優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首先是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學生游戲中要積極融入進學生群體,和學生做朋友,和學生一起游戲,增加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和互動。例如,在短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自己的標準示范,給學生講授在短跑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后可以和學生進行接力賽,融入學生的群體。這樣不僅讓學生的短跑能力得到了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也逐漸拉近,有利于以后的體育教學更加順利的開展。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競賽的途徑,增強學生的熱情。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奇心較強,好勝心也較強。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趣味游戲中加入競賽的性質,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創設相關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體育潛能充分得到發揮,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青蛙。接著教師進行蛙跳動作的標準示范,學生在進行模仿蛙跳時,可以比賽,看哪個學生跳的是最遠的,哪個學生的蛙跳是和青蛙最相似的。這樣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走入了教學情境,感受到了運動的快樂,同時,立定跳遠的相關技巧也得到了掌握。
2.4 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注意學生的運動負荷
趣味互動性游戲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還是具有一定的強度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游戲是否相對安全。再者,由于學生之間具有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都是不同的,這就會導致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力和運動時間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留心學生在游戲中的身體變化,及時依據學生調整游戲時間和比例。針對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及時休息,避免在體育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同時,部分趣味互動性游戲對于小學生的吸引力較強,這就需要教師注意學生的真實運動量,保證學生在體育課中不會超負荷運動。
例如,在對低年級的教學活動中,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本體育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趕小豬”的趣味游戲,創設相關的游戲情境:在森林中有一些小豬很頑皮,總是在主人身邊轉來轉去,給主人添亂。因此主人很氣惱,決定要把這些小豬關起來。教師把學生隨機分配為每組人數相同的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分配一個足球和一個乒乓球拍,劃定兩個范圍,需要每一組學生從范圍的一頭,依照畫出來的路線用乒乓球拍把足球滾到另一個范圍中,接著再將球滾回出發點,交由下一個同學繼續進行。通過比賽,看哪一個小組又快又好,教師對于第一名的小組可以給予相關獎勵。通過“趕小豬”的趣味游戲。學生意識到了小豬的頑皮,既培養了學生的對于肢體的協調水平,又使學生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學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掌握體育的相關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在應用趣味游戲進行教學時,要和低年級進行區分教學。例如在鍛煉學生的腹背力量和上肢力量時,可以運用“木頭人”游戲。在空白的場地上設置一條起跑線,在距離起跑線二十米的地方布置兩個墊子。將所有學生按照人數平均分為兩組,當教師說出開始口令時,第一個同學需要馬上跑到前方的墊子上,平躺在墊子上,接著第二個人跑過去,托住第一個人的頸部,將第一個人抬起,呈直立狀。接著第一個人跑回隊伍中。第三個人需要重復第二個人的動作。兩組進行比拼,看哪一組最先完成。這些活動就是通過綜合考慮學生的特點,注意學生的運動負荷,促進學生的發展。
2.5 通過趣味游戲來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展
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帶有一定趣味性的體育游戲能夠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理解體育知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智力進一步開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增強學生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充分調動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體育活動中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互動趣味性游戲,充分調動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充分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特征,采用多種創新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趣味互動性的游戲中增強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關運動技巧,有利于教師更好的實現自身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