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勝男
田徑運動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它包括走、跑、投、跳等基本體育技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強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學習與運動過程中充分感知體育的趣味性。在小學體育課中,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讓體育教學充滿活力及樂趣,其中趣味田徑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體育的熱愛,在集體運動中樹立自信心,同時更好的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小學體育課的目標評價只在于學生的體能與運動技能,從而忽略了小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導致學生對田徑運動毫無興趣。這需要教師結合豐富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培養小學生主動鍛煉和運動的好習慣。其中趣味田徑是一種集體育項目與游戲教學于一體的集體性活動,通過趣味田徑邁入校園,不僅讓他們在積極鍛煉中求進步,同時也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及爆發力,并在體育運動中有展現自己價值的機會。
1 在游戲教學中激發運動興趣
在教師傳授小學生體育技能時,應以小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為基點,以體育游戲形式來帶動小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這樣即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又讓教學過程得到最大的優化,從而有效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要根據教學目標與方向及學生心理訴求,設計出帶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項目,培養學生對趣味田徑運動濃厚的興趣,在寓教于樂中教會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
例如,在教學生高抬腿跑時,教師可利用繩梯游戲的形式來組織教學工作。用“速度繩梯”游戲讓學生進行高抬腿跑,以繩梯的始端為起點,以末端為終點,誰先跑到終點并用時最少者為獲勝,以此來充分激發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梢宰屆拷M第一名的學生分享心得體會,談談自己是怎樣做到速度最快的,通過學生的分享引出高抬腿跑的正確動作要領,也為訓練跑步的蹬跑、跨跳等各種跑的教學做好了準備,教師可為學生親自做好示范,并將動作要領分解到學生可以掌握的地步,以達到讓學生了解只有組合各種跑才能有顯著的訓練效果。通過這種趣味田徑的教學活動,既能讓學生感到樂趣從中來,也能達到小學生體育鍛煉的目的及效果。
2 在分層教學中提高學生信心
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有著明顯的差異性,部分學生缺乏鍛煉而跟不上教學進度,則有可能出現多個教學方案。因此,體育課堂的高效構建需結合分層教學,這樣既是體育教學要求與目標的需要,又能讓學生適應自身機能發展的要求,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鍛煉的信心。教師要根據學生體能及田徑水平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使每個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都能找到樂趣。
例如,在向學生教授“拋實心球”訓練時,為了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優,教師可根據男女身體素質的差異,將男生女生分兩組進行不同指導,然后以男生力量強作為依據,指導他們發力點在哪,而女生的優勢是柔韌度好、協調度高,指導她們投擲動作要領。又如,以學生身體素質強弱為依據,分為兩組不同教學,讓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帶動身體素質稍差的學生,在以優帶劣中共同進步,最終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有所提高。然后根據學生在體育方面表現的不同,對學生進行激勵式的評價,讓學生樹立起學好體育的自信心,也讓學生養成持之以恒鍛煉的良好習慣。
3 在合作學習中增進師生關系
只有在師生共同參與、互動交往的體育教學活動才是真正有效的,應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人,而合作學習能解決課堂單一化管理問題。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引導學生開展有目的、有組織、有紀律的合作學習,以增進師生關系為起點,從而提高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田徑水平。
例如,在向學生教授“雙人跳繩”這一訓練項目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體育項目訓練。單人跳繩練習是學生首先必須要過關的訓練,在學生熟練掌握其中要領后,可將學生分成兩人一小組,并在合作學習中大膽嘗試,進行雙人跳繩訓練活動。在此交流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有目的的互動教學,雙人跳繩的動作要領須展示到位。隨后以兩人一組的比賽的形式來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這樣能讓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鍛煉。最后,適度的放松運動必不可少,再配以輕音樂讓學生心情感到輕松,并將動作要領在腦海里過一遍。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達成學生合作共贏的意識,提高學生參加趣味田徑的主動性,也能使師生關系更上一層樓,并以此達到教學目的與教學效果雙贏。
4 結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廣與完善,體育教育也從單純的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發展,轉變為傾向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趣味田徑的引入無疑為推動小學生未來成長發展起到了助力作用,并對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這要求教師切實做好體育教學研究與創新工作,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特點,幫助學生培養體育意識,以促進田徑運動在校園內積極開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新絲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