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涵
足球是一項擁有龐大群眾基礎的體育項目,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教學活動,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這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作為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足球教學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由于教師未能找到合適的足球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的興趣不高,也未能發揮足球教學的功能。在這種背景下,比賽教學法被提了出來,并迅速得到了廣大體育教師的關注與應用,從實踐結果來看確實是一種非常合適的教學方法,故此,體育教師應當對此進行深入思考,以確保比賽教學法的實際應用效果。本文主要對比賽教學法在小學足球教學中的運用展開分析,旨在提高小學足球教學質量。
1 小學足球教學中運用比賽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傳統足球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將整個足球教學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理論知識,另一部分就是實踐部分。但不管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均存在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學生在足球學習中不僅感覺沒有樂趣,還產生了抵觸心理,認為足球學習過于枯燥,學練欲望較低,從而影響到課堂效率。而比賽教學法,是通過模擬真實的足球比賽,讓學生在參與中能夠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與動作技巧的認知,并且還能培養學生之間的配合默契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這無疑對提高足球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強化學生足球技巧運用能力方面,比賽教學法相比其他教學方法有著明顯優勢,有利于學生足球技能的快速提高。比賽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于體育教師的實際教學理念貫徹也有幫助。在以往的足球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忽視此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將比賽教學法運用到實際的足球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為足球教學提供更加多元的教學方式,以此提升足球教學的有效性。
2 小學足球教學中運用比賽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2.1 在小學低年級足球教學中的運用
對于才進入小學的一、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由于年齡較小,對足球的認知可能不如中高年級學生那么全面,但他們肢體的柔韌性與靈敏度要優于中高年級。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足球教學活動時,對于比賽教學法的應用要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這一優勢,適當地安排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內容,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良好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按照性別或身體素質狀況進行分組,然后對每個小組設置針對性的訓練內容與訓練目標,在學生完成基本訓練之后,組織小組間的比賽。由于低年級學生對足球比賽規則了解不多,教師有必要在比賽前向學生講清基本比賽規則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如做好熱身活動、注意分配體能等,以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比賽。為使學生將所學的動作技巧正確使用出來,教師可以開展手拉手的比賽形式:同一小組的兩個學生手拉著手相互傳球,若是在傳球中出現失誤或手松開了,就需要將球權交給下一組,這樣既提高教學的互動性與趣味性,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2 在小學中年級足球教學中的運用
相較于低年級的學生,中年級學生的理解力、體力、反應力等各項素質均要強一些,因此教師在開展足球比賽教學活動時,要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與相互之間的合作力。在實施比賽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對足球比賽中所使用的各種腳步動作予以掌握,并且要熟練使用這些動作,這樣才可以在瞬息萬變的足球比賽中合理使用各種腳步動作。此外,教師還需要向學生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能夠注重與他人之間的配合,切勿陷入單打獨斗之中,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協調配合能力。在組織比賽期間,因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協調配合能力、基礎技術動作運用能力與攻防轉換意識,所以教師應適當降低比賽難度,以提升雙方在比賽中的攻防轉換次數為主。
2.3 在小學高年級足球教學中的運用
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礎,他們對足球比賽的了解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教師在高年級足球教學中,就可以運用淘汰賽的比賽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對于班內的比賽,在開始比賽之前,教師通過抓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當確定好對手之后,兩組就可以開始進行比賽,這種比賽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強化學生的實戰技術水平與團隊協作能力。而為了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歸屬感,教師還可以運用邀請賽的方式,開展班級之間的足球比賽,每個班選出足球技術較好的學生進行比賽,這與班內的比賽相比更有挑戰性,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假如條件允許,體育教師還可以與其他學校協商組織友誼賽,這能極大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與集體榮譽感。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比賽教學法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比賽觀,應將體會足球運動的快樂放在首位,不能讓學生把比賽結果看得太重。
3 結束語
比賽教學法作為目前小學足球教學中十分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明白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可以在借鑒與學習其他教師優秀經驗的情況下,結合自身教學需求,合理地運用這一教學方法開展小學足球教學活動。總之,小學體育教師要將比賽教學法積極引入到實際的足球教學中去,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證足球課的教學質量,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而且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