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艷
彌勒市位于云南省東南,南盤江北岸。總面積400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50多萬人。彌勒市共有初級中學19所,初中學生接近2萬,每年參加體育中考的學生達到7千人左右。體育中考,是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中的體育科目,也被稱為體育加試,加試體育等,是中考的一個組成部分。體育中考成績加入中考的總成績里,考試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進行組織和實施。2007年國務院7號文件頒布實施,現在體育中考制度已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于培養中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改善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彌勒市的體育中考的現行制度是按照上級教育系統的要求和規定開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急需改進的地方。
1 體育中考的項目設置
彌勒市現行的體育中考制度,承襲并發展了2007年云南省出臺的體育中考制度,男、女生的體育中考項目總的各有 11項。總分是50分,分為必考、抽考、自選三類項目,采用 1+1+2的考試形式,即1個必考項目+1個抽考項目+2個自選項目。包括一個素質測試類的必考項目,即男生1000米跑或 25米乘20次往返跑, 女生800米或25米乘16次往返跑,分值為20分;一個素質測試類的抽考項目,分值為10分;其余兩個自選項目,其中一個機能測試類項目,一個技能測試類項目,分值為每項10分。
2? 彌勒市體育中考存在的問題
2.1 考試項目的不合理
彌勒市中學體育中考的抽考項目是由相關部門在考前一個月左 右 抽 簽 來 決 定 ,缺 乏 主 觀 能 動 性,不能真實體現每一位學生的特長,不夠全面,不能完全真實的體現現階段初中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
2.2? 測試場地及方法不科學
彌勒市體育中考考試的實施采用的都是人工記錄成績,可操作性強,但工作效率低,在統計過程中成績的評定與計算等工作繁瑣,很難做到準確無誤,易產生“人為現象”。因此信息化考試制度,對提高彌勒市初中體育考試工作的科學、準確、公平、公正有較大的作用,更是抓好全市初中體育中考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彌勒市有標準場地的中學很少,很多學校都是大概估算跑步的距離,導致對學生很不公平,從而影響成績;另外,天氣等因素也會影響體育成績。
2.3 對體育教育和體育中考重視度不夠
在體育課教學中常常是以技能的學習和身體素質的訓練為主,往往容易忽視了體育常識及相關知識的學習,在對學生進行訪談時發現大多數的學校沒有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這充分說明中學體育理論教學的缺失。其次,學生學業壓力大,學生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文化科目的學習和體育中考項目的訓練上,完全忽略了體育知識的學習。
3 對策及建議
彌勒市現行體育中考制度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應對中學生體質下滑現象的重要對策,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指揮棒,是中學生增強體質和增進健康的重要保障,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
3.1 教育部門要從實踐中貫徹體育升學考試相關政策
首先科學地設置考試內容,中考項目在跑、跳、投三大 基礎 類 項 目上 ,應 逐 漸 轉 向 多 元 化 發 展 , 設置科學的考試項目,做到以考促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真正發揮體育中考的“引領者”的作用,做到滿足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使體育中考從總體上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單一的終結性評價與教育評價的發展態勢不符,不能準確、客觀、全面、有效地考察學習目標的實現程度,可以嘗試加入過程性評價作為補充。過程性評價要使考試內容設計能準確地反映學生體育鍛煉效果和學校體育教學效果,特別要做到實施過程的規范性,杜絕不合法行為的發生。
3.2 提高認識,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加強對彌勒市各學校領導、體育教師的思想認識培訓,使其正確處理好體育中考備考內容和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日常教學內容,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同時,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本條件保障,是學生體育鍛煉和健康生活的領路人。體育中考激勵著體育教師認真落實體育改革措施,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本領和敬業精神。學校決策部門應切實重視體育的育人功能,加大對學校體育的投入。在場地設施上適當的改善和補充,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給予支持,將體育中考成績作為評價學校體育教師的標準之一。
3.3 提高考試的實施方法
在考試過程中,減少人為的操作,增加儀器的測量,體育中考項目評分過程應更客觀化、簡單化。相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購置更多的先進儀器設備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 ,實施 “無人化”操作,如紅外線、電子計時器等替代人工作業。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媒體大力宣傳體育中考的目的和意義, 提高相關人群對初中體育升學考試的正確認識,實現體育升學考試的過程明朗化、公開化。
(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州彌勒市慶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