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澤辰

隨著2022冬奧會在我國舉行消息的確定,我國的速度滑冰項目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我國速度滑冰運動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億人上冰雪”的口號下,我國開始大力推廣冰雪運動。速度滑冰在體育運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對身體的有氧和無氧代謝機能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文獻資料法進行理論知識的搜集,專家訪談法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訪談,數理統計法等對我國速度滑冰運動進行相關分析,了解到有效的耐氧訓練,能夠增強運動員的體力儲存,幫助運動員獲得優良的比賽成績。因此本文重在研究速度滑冰運動中有氧耐力的訓練方法,并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夠對運動員提供一些可參考性意見。
1 相關理論概述
1.1 耐力素質的定義及內涵
耐力素質是指人在腦力、感覺、情感或體力等方面在長時間運動的能力下,產生疲勞后迅速恢復的能力。耐力素質是速度滑冰運動員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身體素質。因此耐力素質在速度滑冰運動員訓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在疲勞狀態的影響下,會導致相關運動員對訓練承受能力較差。對于耐力素質相對較好的運動員而言,承受高強度訓練的時間就越強。
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或比賽時,自身身體會因為血乳酸等素質的積累,使身體進入疲勞狀態,降低運動員的自身協調能力,降低運動員的運動速度。這一現象會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身體靈活性降低、動作易出現失誤等現象,影響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嚴重的會造成運動員身體的損傷,直接影響運動員的體育生涯。所以耐力素質對運動員能夠在對運動員有著很大的重要性,良好的耐力素質可以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處于優勢地位。
速度滑冰這一項運動是體能和技術相結合的運動項目。滑冰運動員的耐力素質和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成績有直接聯系。因此作為速滑運動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耐力,有效降低運動員疲勞的產生。增加更大程度的訓練。速度滑冰要求運動員在疲勞狀態下,快速的完成相關訓練或比賽,因此對運動員的體能和耐力素質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
1.2 耐力素質的分類及有氧耐力的內涵
目前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對耐力素質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對于耐力素質的分類多種多樣。表1是根據不同的分類角度將耐力進行分類的表格。
耐力素質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有氧耐力,二是無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在有氧環境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強度運動的能力。有氧耐力較強的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過程中,對訓練過程中產生的疲勞狀態能夠有效抵抗,有氧耐力能夠幫助運動員提高身體恢復時間。身體恢復速度越快,速度滑冰運動員再次進行運動的能力就越強。
2 目前我國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有氧耐力訓練現狀的研究
2.1 目前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有氧耐力訓練方法
2.1.1 自行車練習
自行車練習是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有氧耐力訓練的一個常用方法,從方式上來講,其一共分為四種類型,即場地、公路、固定和坡路自行車。這四種運動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段進行選擇性聯系和使用,不同的騎車方式對于有氧耐力的訓練強度不同,但是其訓練過程中的肌肉群的使用和有效的提高肌肉的有氧供氧能力。所以,自行車訓練幫助速度滑冰運動員在陸地訓練提供了訓練方式。
2.1.2 輪滑練習
輪滑練習主要在陸地上對速度滑冰運動員改進自身直道和彎道的滑行技術,滑轉轆練習利用和滑冰運動相似性對運動員進行專項訓練,幫助運動員提高自身專項肌群的有氧耐力,提高運動員最大有氧能力。
2.1.3 通過屈走,進行陸地模仿練習
屈走這一訓練方式主要針對運動員進行基礎訓練和身體機能訓練。屈走訓練時通過雙腿用力向后蹬,進而推動運動員身體向前;并且在訓練屈走過程中,兩臂擺動的協調節奏和收腿動作和滑冰動作相似。因此屈走這一訓練方式能夠提高運動員的身體機能。
2.1.4 滑板練習
滑板訓練是速度滑冰運動員模仿滑冰的主要手段。運動員可以通過滑板這一訓練方式,掌握滑冰的相關技術動作。在經過今年訓練方法的改進,在我國國內滑冰運動員無法上冰時,可以通過滑板訓練代替冰上訓練。
運動員可以在進行滑板訓練過程中,對滑冰的技術動作等進行改善,有效提高機體的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提高運動員的專項耐力水平。
2.2 傳統訓練方法訓練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進行速度滑冰運動訓練過程中傳統的訓練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因為在傳統訓練方式過程中,主要是針對運動員的力量方面和爆發力等方面進行相關訓練。但是速度滑冰運動需要運動員自身掌握一定的相關技術,傳統的訓練方式對運動員的側重點不同,傳統的訓練方式無法對運動員滑冰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進行鞏固和培訓,造成我國速度滑冰訓練過程中,缺少針對性訓練。并且速度滑冰訓練過程中,缺少運動員耐力訓練,造成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成績不能有效提高。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在傳統的訓練方式中,僅僅注重運動員的力量方面的訓練,使得速度滑冰運動員訓練內容不平衡。
2.3 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有氧耐力訓練新的訓練方法手段
2.3.1 連續訓練法
連續練習方法是指運動員在長時間中運用比較均衡的訓練強度連續練習。連續練習方法能夠幫助運動員大腦皮層在長時間中保持興奮狀態,促進大腦皮層神經過程的進行,增加心容積量,從而增強有氧耐力。
2.3.2 重復訓練法
重復訓練法是指運動員在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反復練習同一動作。重復訓練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運動員大腦皮層和肌肉使其有規律的進行工作和休息,保持較長時間工作,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刺激大腦皮層,有利于速度滑冰戰術的形成和鞏固,有利于提高運動員有氧耐力水平。
2.3.3 間歇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就是指在進行訓練時運動員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進行時間間隔性的鍛煉,根據科學的訓練方法,按照機體恢復的狀態進行組合訓練,從而提高個人的有氧耐力水平,間歇訓練法需要對身體情況有著良好的把控,過度鍛煉容易起到反作用,此種方法需要根據個人的具體身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訓練。
2.3.4 綜合訓練法
綜合訓練法,是指選用多種器材,進行逐一訓練,從而促進身體組織各個位置的肌肉群都能得到有氧耐力的訓練,其是提高個人綜合身體素質的一種途徑。
3 速度滑冰長距離項目運動員發展有氧耐力訓練注意事項
3.1 加強對運動員思想的培養
有氧耐力訓練是速度滑冰運動員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速度滑冰運動員在進行有氧耐力訓練時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并且訓練期間對運動員的身體負荷較重,這對運動員的思想和意志是一種巨大的考驗。因此教練需要對運動員的思想狀態進行了解,幫助運動員克服自身惰性。
在進行有氧訓練過程中,教練應該通過相應的訓練方式,加強對速度滑冰運動運動員有氧耐力的訓練,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應該時刻注意運動員的精神狀態,并且應該及時疏導運動員的精神及心理壓力。
3.2 注重運動員的個體化差異
有氧耐力訓練不是對所有運動員進行統一方式進行訓練,而是依據運動員之間的差異,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我國對于速度滑冰訓練的傳統訓練方案中,對于滑冰運動員的爆發力比較重視,相對于有氧耐力訓練而言,重視不夠,并且有氧耐力訓練缺少完善的訓練系統和訓練方法,造成有氧耐力訓練效果低下。隨著我國對耐力訓練的逐漸認識,逐漸調整訓練方法,依照各個運動員的個體特征,選擇適合個體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教練在制定訓練計劃時,應該依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根據相應的訓練方案對運動員進行有氧耐力訓練。
3.3 監控有氧耐力的訓練負荷,確保訓練質量
在傳統的訓練中,速度滑冰的訓練方式認為首先需要保證訓練強度,才可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對于有氧訓練的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訓練時間上沒有明確的安排。
根據我國近年來對運動員訓練結果的觀察,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有氧耐力訓練已經開始逐步設計,但是在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為了提高有氧耐力訓練的效果,在進行速度滑冰有氧耐力訓練的過程中,采用監控運動員的方式,主要目的是通過監控,對運動員自身的訓練時間和訓練效果進行考察,通過監控保證運動運動員的運動量,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效果。保證速度滑冰運動員有氧耐力訓練的工作量,確保運動員有氧耐力訓練的質量。
4 建議
(1)對速度滑冰運動員進行有氧耐力訓練的過程中,更新運動員有氧耐力訓練理念和方法,對教練實行有氧耐力訓練理論知識培訓,增強并且更新教練對有氧耐力訓練的知識,加強教練對有氧耐力訓練方法的了解,并提高運動員的體能儲備。選擇適合的有氧耐力訓練方式,提高運動員訓練效果。
(2)借鑒國外比較成熟并且具有專項技術特點的較為有效的有氧耐力訓練方法。通過學習先進的技術并完善自身,使我國運動員和教練員可以及時的跟世界接軌,不能停留在固步自封,積極吸取關于有氧耐力訓練的相關知識,保持我國有氧耐力訓練方法的高效性。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