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玲
當前,籃球已經成為了小學體育課程體系當中的一項重要模塊,有效的籃球教學活動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強化其體育綜合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使得小學籃球教學活動目標更加明確。本文將體育核心素養的認知作為著手點,對于如何在籃球教學活動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展開了一系列的淺談。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以良好的體育教育夯實學生的身體及基礎是十分必要的。在學生年齡增長的過程中,其身體與心理健康都趨于高峰。籃球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在小學生中受到廣泛喜愛,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核心素養理念為導向,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對于籃球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開展契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逐漸形成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與身體素質。
1 體育核心素養的認知
近幾年,以素質教育理念持續深入推進為背景,為小學體育教育發展指明了新方向,融入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體育教育能夠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形成文化素養。這里所提到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關鍵品格、綜合能力以及身體素質。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出旨在培養學生的基礎運動能力及品格,通過后天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其身體健康,具體表現在體育知識、體育意識等方面。在小學階段以籃球訓練活動為途徑向學生滲透體育核心素養成為了這門課程發展的新方向,應該引起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
2 小學籃球教學現狀
當前,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小學在體育教學體系當中開設了籃球課程,但是教學效果卻并未達到滿意的效果。從教學現狀來看,體現在籃球教學方面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籃球課程的受重視程度不足;第二,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第三,對于籃球教學目標的把握缺乏準確性。
從學校方面來看,對于籃球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的主要原因是將教育重心放在文化課上,忽略了籃球課程在促進學生“五育”發展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盡管素質教育理念已經得以施行,但是卻并未完全落實于具體的教學環節當中。一些學校的籃球教學條件相對落后,表現在場地較少、籃球數量不足、籃球教學配套設施不完善等方面。加之,體育教學時間存在被擠占的情況,使得籃球教學空間被壓縮,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并沒有對于籃球運動在其身心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形成清楚的認知,使得其參與籃球訓練活動的積極性不足,在其思想觀念層面,籃球教學和核心素養相互脫節。
3 在籃球教學活動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3.1 體育知識
籃球已經成為了小學體育課程體系當中的一項重要模塊。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前,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其講解一些基礎的體育知識,使學生對于籃球這項運動形成基本了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籃球這項運動的起源、運動技巧、專業概念以及生理健康對于學生的重要性。知識具有理論性的特征,能夠在學生進行籃球訓練中為其提供理論指導,使學生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掛畫,將籃球知識直觀呈現給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向學生講解籃球的發展歷程以及一些籃球比賽中的犯規行為等。一旦小學生能夠對于基本的籃球知識有所掌握,則能夠用以指導自己在籃球訓練活動中的一些動作,使其學習籃球項目的過程更加規范。另外,掌握一定的籃球知識能夠使得學生對于這項運動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從而形成籃球運動興趣。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其較為容易接受的方式向其傳授籃球知識,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2 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當中的一個關鍵維度。從體育核心素養理念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在教學關系當中占據主體地位。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體育的世界當中,充分運用學校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教師應該落實“精講多練”的理念,為學生演示運球、傳球技巧,再以播放教學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嘗試模仿籃球的基本動作和技術要領。基于此,教師設置一些籃球比賽場景,讓其在實際練習中掌握比較基礎的進攻戰術,比如,掩護、策應、傳切以及突分等,還有一些防守戰術,比如,協防、關門、補防以及夾擊等。另外,教師應該重視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依據設計合理化的教學評價,從不同的角度強化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使其能夠在籃球運動中得到體能與技能的同時提升。在學生進行實際訓練中,教師應該仔細觀察其運動狀態,及時糾正錯誤動作,促使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技能形成深刻的認知,并能夠將其運用于實際的訓練與比賽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籃球運動能力。
3.3 健康行為
從籃球運動的性質和特點的角度來看,籃球運動具有較強的對抗性與團隊配合性,且以技能為主導,屬于集體活動,隊伍中成員之間的配合十分重要。籃球訓練與比賽中學生的運動強度較大,需要持續較長時間。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其骨骼中有機物遠遠大于無機物,較容易出現彎曲。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無法避免跳躍以及對抗現象。教師可以列舉一些真實例子或者利用微課呈現一些在籃球運動中受傷的情況。在學生觀看中為其進行詳細介紹,用以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應該做好學生在運動中的保護,合理運用防護措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另外,這里所提到的安全意識并不僅僅指學生的自我安全,也應該重視他人安全。體育核心素養體系中的健康行為具有多維度與多層次的特點,教師應該在強化學生安全意識的同時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一旦學生形成健康行為,就能夠逐漸對于核心素養形成深刻的認知,有利于為其后續深入參與籃球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3.4 關鍵品格
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做到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堂已經成為了落實先進教育思想的關鍵平臺,體現國家意志,也是落實立德樹人工作,實現理想教學目標的載體。在小學階段的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將德育教育與核心素養培養有機結合。籃球作為小學體育課程體系當中的一個重要模塊,其教學目標所體現的不僅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而是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形成“積極進取,不斷超越自己”的精神,并能夠形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正確勝負觀念。基于生本理念,體育教師可以將分組訓練運用于籃球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分組方式。教師可以基于對于學生的合理分組,積極開展小組比賽、組內合作探究等活動,給予學生足夠的課堂空間供其進行自主訓練,強化對于籃球知識的理解,并在實際訓練中逐漸形成關鍵品格與終身體育精神。
綜上所述,將籃球教學活動作為載體向學生滲透核心素養能夠對于學生日后成長、學習和生活發揮積極的作用。所以,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將核心素養內涵融入到具體的籃球教學活動當中,以達到理想教學效果。通過本文對如何在籃球教學活動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單位:南寧市高新小學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