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利
目前,人們對核心力量訓練的重視程度還不高,主要集中在運動訓練對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培養上,而核心力量訓練在體育院校學生運動中的重要性卻鮮有研究。核心力是一種穩定人體核心部位,控制重心運動的力量,在體育院校學生訓練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體育院校,核心力量訓練的開展不常見。通過對人體運動核心區域的穩定與核心力量問題的探究,為核心力量訓練法在體育院校的應用與訓練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并提供新的思路,從而達到更有效率地提高訓練效果的目的。
1 核心力量訓練的作用
力量在運動競賽中起著很大的作用,運動員對力量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爆發力、耐力、負重、平衡力、協調力。許多人對于力量的認識只是簡單地認為增加力量,而核心力量的訓練是對人體整體力量的訓練。用核心力量訓練能更好地全面提高人體肌肉群的力量,不僅是對肌肉的鍛煉,也是人體軀干關節訓練。經過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使運動員參加體育運動,更有效地提高運動成績。國內知名田徑教練馬俊仁先生在總結自己訓練的經驗時,曾說過他更重視運動員的協調性,馬俊仁先生曾舉過例子:運動員在訓練中經常受到損傷,比如扭傷腳踝。馬俊仁先生的訓練是建立在生物模仿論的基礎上,它要求運動員像梅花鹿一樣奔跑,馬俊仁曾幽默地說,梅花鹿跑時不會扭傷自己的腳踝,這要歸功于梅花鹿在跑動時有極強的協調性。而且核心力量的訓練正好可以全面提升我們的整體協調性,讓我們在競技運動中技術動作更和諧、更自然。技術性動作的協調,不僅可以降低運動中運動員的損傷率,還可以降低運動員在競技運動中的疲勞感,最終實現運動成績的整體提高。
2 核心力量與傳統力量訓練
人體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人體的運動能產生人類所需的能量,在運動鍛煉中,人類的核心力量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力量的強度不僅是運動比賽中的物質力量,而且還包括了力量的協調,核心力量的大小與身體的協調最為直接。要從復雜的現象中去看本質,根據力學原理,我們理解人力發生作用的過程,肌肉組織產生生理強度,人體核心力量通過肌內組織來完成人體骨骼的強度。其中,關節起到聯系和支持的作用,人類肌肉組織主要有大肌和小肌兩種,大肌肉是肌肉力量的一個主要方面,小肌肉在身體能量轉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盡管關節具有力量,但肌肉力量很小,因此關節部位的小肌肉轉移比核心力差。
而核心動力訓練實習訓練也存在差異。常規強度訓練強調對人體肌肉群的訓練,大肌肉組主要靠體重訓練,適合大型肌肉組織,常規力量訓練更注重增長,鍛煉時,大肌群的肌纖維訓練可以增加大肌群的強度。訓練時,在相對穩定的載重條件下,訓練的目的肌組主要用來訓練人體肌肉群,而核心力量訓練側重于人體肌肉和小肌肉群的訓練,而核心力量訓練不是力量訓練的單一重點更加注重力量。它不僅要重視人體表現,更大范圍的肌肉團體訓練,更要注意表面大肌群與人體深部肌肉群的協調發展,核心力量訓練遠低于傳統的力量訓練;在訓練尺度上,與傳統的力量訓練相比,側重于訓練不穩定的環境;在訓練環境中,強調訓練不穩定的環境;加強小型肌肉群、小肌群、關節和軀干的協調,并將核心力量訓練方法與傳統力量訓練方法相結合,才能取得最佳的力量訓練效果。
3 穩定核心訓練需注意幾個問題
3.1 體育專業學生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探討
因為對核心力量的培養起步較晚,重視程度較低,所以對于核心訓練的方法,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尤其是針對小肌肉訓練和深層肌肉訓練,當前對核心訓練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培訓方法有待完善、系統科學;二是建立了對核心力量訓練后效果的評估與評價體系,在衡量核心力量時,應再進一步驟明確使用的方法和標準。當前,在實際教學中,為培養核心力量,主要還處于教師自主摸索與整理階段。實踐教學中,有的教師運用平衡法訓練學生的核心力量,有的教師把傳統的腰馬步站樁運到核心力量訓練中,有的教師利用和憑借訓練器械的變化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
3.2 結合專項技術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如何將核心訓練的效果轉化為專項運動表現,是核心訓練達到一定水平后,設計的核心訓練方法必須與專項技術動作相結合,這樣才能把核心力量訓練的效果通過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表現出來。
4 結束語
核心力量的訓練逐漸走入大家的視線當中,已成為體育的核心內容。因此,教學機構對于核心力量訓練也投入了更多的關注,更加重視體育核心力量訓練的有效運用,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體育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可以有一個提高。根據學生的一些特點,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適當地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安全事項等方面。
(作者單位:東麗區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