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鑫族(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從一開始連基礎的溫飽都不能解決的時代到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從人們不斷增加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上,人們的生活質量和面貌都煥然一新,從近年來的數據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表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更多種類的理財產品來支配自己閑余的資金,所以理財就變成了人們的一種需求。
1.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概念
個人理財又被稱為財富理財,是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各項專業化服務的活動,是目前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
2.理財行業發展階段
個人理財行業最開始發展于瑞士,然后歐洲、亞洲等地的發達國家理財業務也快速發展。但是對于中國,個人理財僅僅是剛起步的階段。中國個人理財業務的初始階段是1980年到1990年年底,在1990年年底,我國商業銀行開始匯入客戶經理及投資顧問,在21世紀初央行為了改變外匯利率發布了多項政策,由于沒有市場和競爭,外匯理財也一直占據領先地位。銀行理財是在中型儲蓄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用于緩解資金壓力逐漸產生的創新服務領域,新的產品一誕生就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中國進入全民理財階段。現在銀行的員工大多缺乏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對于客戶的熱情,限制了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
3.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比起外資銀行來說,品種少、規模小,與其他金融衍生物相比沒有較高的認知度。商業銀行推出的不同產品在設計和服務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很長一段時間里,商業銀行把目光都放在企業上,企業也就成為商業銀行最大的客戶之一,但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生產總值一直是平穩上升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完成了質的飛躍。從前人們的想法都是有錢了就存到銀行,從儲蓄存款的方式到現在更多人愿意往投資理財方向了解,從而帶動了我國理財行業的發展和進步,然而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所以,我們要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1.我國國民理財觀念逐步提高
隨著家庭收入增加,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多,人們處理資金的方式也變得多樣化了 ,不再拘泥于銀行低利率的儲蓄存款,人們的消費能力之間的差別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理財產品。隨著養老、住房、教育等制度方面的改變,對未來的未知讓人們更加想要將資金收益提高,投資理財成為人們的一項經濟手段。
2.金融產品多樣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金融產品以多種形式展現出來,當今最受大眾廣泛使用和喜愛的“余額寶”就是一個典型。余額寶是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互聯網個人理財產品。“余額寶”的出現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余額寶”可方便及快速地將資金匯入并且活期可取,利率比銀行活期利息高。“余額寶”的出現成功推動了互聯網個人理財行業的發展,如今有了更多樣化的理財產品,如萊商銀行“天天盈”、建設銀行“速盈”等。
3.業務競爭越發激烈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產生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在國民經濟和國家政策支撐下,發展規模已經逐漸成熟起來,我國銀行有各種各樣的體系,因此各個體系間理財業務的競爭就十分激烈,到了近幾年,個人理財業務在城鄉銀行的銷售量遠高于大型國有銀行,收益也達到了頂峰。隨著近年來科技發展,導致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互聯網理財業務更貼近大眾,更方便快捷,互聯網金融很快占領了大部分市場,銀行間理財業務的競爭也到達頂峰。
1.風險小,收益高
低門檻、高收益、流動性強的特點吸引了一大部分普通民眾參與理財與投資。這些高效獲取收益的投資方式備受大眾喜愛,使得理財產品不再是高收入人群的認知,個人理財也真正做到了大眾化、全民化。人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會優先選擇收益高、風險小的產品,往往傾向于短期理財,類似于萊商銀行“幸福周末”,92天,5%的利息,手機上就可以購買,這種方便且高利率的產品備受大眾青睞。
2.品牌效應凸顯
品牌知名度是大眾選取投資和理財產品的一項重要因素,由于個人理財行業出現晚且并不是毫無危險的,所以人們更偏向于選擇廣為人知的銀行。所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對顧客的真誠度,通過顧客來傳播自身品牌能夠有利于理財產品銷售的穩定性。
3.操作簡單,適合大眾
現在,不論是有錢的還是普通家庭,都想通過投資理財的方式讓資產保值,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多種多樣,銀行理財產品是大家都比較放心的、最安全的理財產品。如基金比較穩健,而且彌補了存銀行時間長的缺點,是短期理財產品,其種類又十分豐富。“余額寶”是現在人們選擇最多的理財業務,因為在手機上就可以理財,并且可實時存入零錢,每天都可以使用,很受大眾喜愛。
隨著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搶占更好的市場,理財業務需要開發更多元化的類型,多創新產品。但是很多商業銀行沒有制定正確的戰略部署,沒有充分地考慮客戶的疑難,過于簡單、缺乏個性化的理財產品只是在表面上有些許不同。
1.個人客戶成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重要客戶
由于國民經濟的提高,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近年來個人客戶成為理財產品的重要客戶。從業人員應該把握個人客戶,從服務態度到制定多元化理財方案,把握住個人客戶就把握住了時機。
2.人們的理財觀念逐漸強化
由于理財產品的增多,加上理財產品風險更小,人們在眾多金融產品中往往會趨向于更為保守的理財產品。互聯網的發展讓大眾接觸到理財,銀行的口碑讓人們放心,增加自身的附加價值是每個人的愿望,增加閑置資金利用率成為人們的焦點。
3.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多
國民生產總值提高,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銀行利率下調,金融行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更傾向于選擇收入較高、風險較低的資產配置,對于剛發展起來的個人理財行業,大批的個人客戶是機遇也是挑戰,而人們也可以通過理財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資產。
1.產品較為單一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大多是銀行推出的時間較長、利率較低、風險較小的品種,這并不能滿足各個年齡階段及不同生活水平的人們的需求。應該推出長期、中期、短期三大時間段的理財產品,更加貼合不同客戶的需求,增加大金額及小金額理財業務,可以收攬更多層面的客戶。推廣互聯網金融,例如“天天盈”“幸福周末”類的短期、較高利率的便捷式理財產品。
2.金融行業分業經營減緩了個人理財行業發展速度
我國個人理財行業發展較慢,法律法規方面不太健全,使分業經營成為金融行業的監督形式。市場間相互分開,信息不能得到共享,客戶對于金融產品選擇認知太過單一,單一的經營模式反而形成制約,使得個人理財業務發展速度一直沒有提升,如果將三大市場相互融合,共享客戶資源,能夠大幅度加快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速度。
3.缺少客戶資源合理化支持
雖然個人理財形式不斷變化,但是國民對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意識及專業知識都有所缺乏,大多數人們只能想到盈利而接受不了虧損,這些客觀上的問題影響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和穩健。
1.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銀行應該制定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向大眾公布每階段利率的上調與下跌。不要過分強調收益,樹立產品風險意識,很多金融機構投訴機制不夠完善,不能真的保護到大眾利益,要在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時強調風險,對于承受能力低下的推薦低風險的穩健產品。
2.加強人員培訓
注重員工質量,定期開展在職員工個人理財業務培訓,培訓不光包含理財的專業知識,更要把道德素養貫徹到底,從事理財業務人員應該將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有禮貌,有耐心,提升客戶滿意度,從而樹立銀行口碑。現在商業銀行在職人員的學歷大多為本科生,可以考慮多引進高知識人才或海外有經驗的人才。
3.明確理財目標
理財不是銀行存款,是第三方機構委托銀行收集資金然后返還本息的金融產品,它有一定的風險。客戶購買理財產品讓自身財富增值,要選擇自身滿意的理財產品并進行風險評估將風險最小化才是最終目標。
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約束金融行業,對于從事理財業務的人員按時培訓,創造理財產品多元化,強調理財風險性,提醒大眾不要盲目跟風,對比不同種類理財收益及風險,選取最合適的理財產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1.擺脫舊思想
銀行利潤越來越低,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如果一直選擇保守的儲蓄方式,可能還會慢慢虧損。在客戶聚集較多的地方進行理念宣傳,對于不同消費水平的客戶推薦更適合客戶的方案,說明理財產品的利率、期限、風險。親近居民,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普及風險防控意識,讓客戶自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營造健康理財環境。
2.加強理財產品種類創新
銀行可以開創自家的互聯網金融,客戶可以在網上自行購買,實現足不出戶購買理財產品,更快捷、方便。使理財產品得以擴充,消費者在產品選擇上多元化,減少員工業務量。發展線上與線下兩方面,線下注重服務,給客戶制定適合的理財方案,線上多元化的理財產品,讓客戶更方便,足不出戶就能實現購買理財產品。創新是商業銀行取得新時代競爭優勢的手段。
3.強化營銷模式
開發新的理財客戶,將收入水平較高的客戶推薦到高門檻理財產品上,吸取網絡理財的成功經驗,創新理財產品,提高客戶覆蓋率。明確理財目的,統籌規劃,加強專業培訓,合理安排理財周期與個人收支相結合。使用多樣化工具,“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1.深入服務理念
要健全投訴機制,讓業務人員更好地被監督,搭建客戶投訴平臺,更親近顧客的想法,打造以客戶感受為第一位、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服務質量的好壞能夠讓客戶感受到利益被保護。把個人理財業務簡單化,提升辦事效率,加強理財產品宣傳,提升形象。
2.建立客戶信息數據庫
銀行要健全客戶數據保密系統,不能泄露客戶身份信息,對于客戶私人信息進行加密處理,時時關注客戶資產狀況,第一時間與客戶取得聯系,制定較強的風險管控系統。
3.加強人員培訓
不要過分在意自身利益而忽略客戶的感受,不能盲目強調理財收益性,不能忽略服務的重要性,制定規定的培訓時間,設定從業人員考察期,以民眾評價為準。建立賞罰分明的素質考核體系,讓從業人員在競爭中提高自身素質。
1.加強客戶個人理財風險認知
增強人們的風險防控意識,防止高利誘惑,幫助人們從正規機構購買理財產品,根據自身情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按照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能力實現財產增值的同時有效避開風險。
2.培養人才,加強員工素質建設
提升理財人員的專業水平,傳遞正確的理財觀念,讓民眾對資產配置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加理財業務方式,把以前的推銷重點轉化為理念營銷。為不同消費水平客戶提供不同的理財方案,為客戶爭取最大收益,減少因風險揭示不足而產生的鬧劇。
3.完善個人理財風險控制制度
建立市場透明化,銀行需要把收益及風險的具體數據進行公開,國家應該規范理財方面的法律法規,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通過多媒體傳播安全理財知識,采用海報的形式在人群密集處張貼,組織專項講座提升居民理財防控風險意識。
本篇論文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分析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與現狀,分析了當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通過論文得到,要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需要深入民眾,做好最有利的理財方案,創新多元化理財方式,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以加速個人理財行業快速發展。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維護人們的相關權益,推動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