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旗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各企業對機械設備的需求越來越高,想要保障機械設備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維系健康的運行模式,就必須要開展專門的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提高機械設備的維護水平。為此,企業不僅要根據自身的運營模式選擇合理的維護方案,還要根據機械設備的運作模式制定專門的維護保養工作,以此保障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
一般來說,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主要分為以下4個方面:①機械設備的清潔工作[1]。在機械設備的日常運作過程中,需要時刻確保機械設備的各零件、部位以及機械設備本身的表面不會被污染,并且要保障機械設備的表面不會有雜物、異物、污染物長期停留。另外,還要確保機械設備各個零部件之間的連接構件等部分不會因為滲漏等原因造成摩擦力加大或者縮小等問題。②各機械設備的整齊。在生產車間內,各機械設備相關的工具、零件及維修零件必須要布置合理,一旦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者特殊情況,能夠第一時間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以及維修方案。另外,各個設備也需要根據其自身的運行模式設置合理的間隔,根據生產流水線,布置各機械設備的位置,并且合理安排機械設備的管線,避免工作人員進入生產現場時踩踏機械設備的管線。③機械設備的潤滑。機械設備在日常運轉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磨損,長期使用后,就會對機械設備內部構件的摩擦力增加,進而提升整個機械設備的磨損率,影響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④機械設備的安全問題。在機械設備的維護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時刻關注設備的運作情況,避免因機械設備的異常運轉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想要真正意義上提高機械設備的維護水平,就必須要摒棄一勞永逸的思想,展開長期、持續的設備維護工作[2]。但是,想要切實保障工作人員的維護水平,書面上的規定以及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切實讓工作人員展開有效的機械設備維護工作,就必須要加強機械設備的規范維修,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完全按照維護要求展開相應的工作,進而保障機械設備能夠在日常運作過程中,長期維系較為高效的運行模式。以下將簡述機械設備的三級保養制度,通過以保養為主維修為輔的方式,對機械設備展開科學的維護模式。
2.1.1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一般來說,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主要分為日保養與周保養。日保養與周保養分別以日與周為一周期,展開相應的保養工作[3]。
2.1.1 .1日保養
日保養工作主要由設備的操作工人完成,需要從機械運轉的前期、中期及后期展開相應的保養工作。
在機械設備的運轉前期,操作人員需要詳細了解該機械設備的圖樣資料,并且根據交接班記錄,了解該設備在之前運轉過程中呈現的狀態以及問題[4];隨后對機械設備進行擦拭,確保機械設備的外表面不會存在灰塵或者異物,并且按照該機械設備的相關要求,加入潤滑油;接著操作員需要檢查該機械設備的手柄位置以及手動運轉部位是否正確靈活,檢查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是否能夠良好運行;最后便可通過低速運轉的方式,檢查機械設備的傳動是否正常,并且對該機械設備的潤滑以及冷卻情況進行檢查。
在機械設備運轉的中期,操作員需要時刻注意機械的運轉聲音;時刻關注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液位等參數;時刻檢查機械設備的安全保險是否以正常的狀態靜置。
在機械運轉的后期,在關閉機械設備的開關之后,要將該機械設備的所有手柄歸零[5];對機械設備的表面、導軌以及滑動面進行清理;隨后清掃機械設備所在的生產車間,整理機械設備運作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附件以及工具;最后填寫交接班記錄以及運轉臺時記錄,辦理相應的交接手續。2.1.1.2周保養
周保養主要由設備操作工人在每周末展開,一般的機械設備保養時間在2 h左右,如若存在較為精密、大型的機械設備則需要根據實際的保養需求適當地延長保養時間。一般來說,周保養工作主要針對機械設備的4個方面展開工作,具體如下。
機械設備的外觀:在外觀的維護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員對設備的導軌以及各傳動部位進行清理,保障機械設備的外表面不會存在異物或者油污;對生產車間進行清掃,確保機械設備所在的車間環境整潔。
操縱傳動:在機械設備的操縱傳動維護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檢查機械設備各部位的技術狀況,并且對機械設備的松動部位進行固定,通過校正的方式,來調整機械設備中各個構件的位置;檢查互鎖以及保險裝置,確機械設備在運轉過程中,傳動聲音正常安全。
液壓潤滑:在機械設備的液壓潤滑工作中,需要對機械設備的油線進行清理,并且根據機械設備的運轉情況添油或者換油;檢查機械設備的液壓系統,確保油路暢通,并且不存在滲透等情況。
電氣系統:在機械設備電氣系統的維護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先對電動機蛇皮管表面進行擦拭,隨后對絕緣、接地體的質量進行檢查,確保一整個電氣系統的健康運行。
2.1.2 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與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有一定的出入,通常以操作工人為主要工作人員,維修工人為輔助工作人員,按照保養計劃對機械設備局部進行拆卸以及檢查,并且根據機械設備的實際情況,使用恰當的方式對機械設備的構件進行清洗。通過該種方式,疏通機械設備中的油路以及各管道。一級保養所用的時間通常維系在4~8 h之間,完成以及保養之后,需要工作人員以及維修人員對本次保養工作進行記錄,并且在記錄中說明本次保養工作未能解決的機械問題。保養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機械設備在后續運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磨損,提升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2.1.3 二級保養
二級保養主要以維修工人為主要工作人員,操作工人為輔助進行。一般來說,會將耳機保養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在展開耳機保養工作時,需要對設備進行解體檢查,根據機械設備的實際問題,對各構件進行維修,并通過更換或修復磨損件等方式,讓機械設備回到最初的完美運轉狀態。
首先,維護人員應當做到四懂三會。所謂的四懂,就是在維修工作中,懂得機械設備的內部結構、懂得機械設備的具體工作原理、懂得機械設備產生的故障問題以及相應的處理措施和懂得機械設備在正常生產過程中的性能。所謂的三會,則是指操作人員需要會正常操作機械設備、會有效處理機械設備產生的各種故障、會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措施。這樣,才能夠在機械設備日常運作中,完成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
其次,各個企業應當為工作人員提供完善的機械設備維護規程。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便機械設備的維修人員以及操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但是缺乏專門的機械設備維護規程仍然難以保障他們展開的工作是切實有效的。因此,企業在日常運作的過程中,就需要根據機械設備的運作模式以及自身的生產流水線,制定專門的維護規程。同時還要保障該維護規程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及可操作性,能夠被應用于生產車間中的大多數機械設備的維護工作。
最后,便是加強機械設備維修人員以及操作人員對維護規程的重視,通過培訓、構建獎懲機制等方式,將維護規程當做維修人員以及操作人員展開維護工作的制約。并且,通過工作人員對維護規程的應用與履行,總結日常工作中的相關經驗,優化以及完善機械設備的維護工藝,以相關工作人員為主體,不斷深入了解機械設備的運轉模式和運轉狀態,將機械設備的運轉情況和維修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整合,通過該種方式,幫助工作人員總結工作經驗,找出維護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彌補。
本文簡述了在當下社會環境中機械設備維護的要求,并且闡述了提高機械設備維護水平的措施。想要真正意義上提高機械設備的維護水平,就必須要構建切實有效于具體維護工作的規程以及制度,確保維護人員能夠完全遵守相關制度展開規范的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