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重慶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總決賽在重慶師范大學舉行。經過激烈的角逐,渝北區代表隊摘得桂冠,另有9 名選手獲得公民科學素質標兵獎,3名選手獲得網絡人氣獎。
本屆大賽主題為“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質”,由市科協、市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主辦,分為現場賽和網絡賽兩大板塊。其中,現場賽分為區縣選拔賽、復賽和總決賽三個階段,最終,沙坪壩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南川區、大足區、璧山區、忠縣8支代表隊成功晉級總決賽。
網絡賽從今年5 月初開始,各區縣科協廣泛發動市民,通過“重慶市科協”和“科普重慶”微信公眾號參與互動答題,最終北碚區拔得頭籌,組隊參加總決賽。據統計,本屆大賽網絡賽累計參與競答活動的市民超14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本屆大賽在總結歷年賽事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比賽規則,對‘科學聽我說’展演、必答題、快答題、搶答題等環節進行了精心設計,不僅比拼選手賽前備賽、科技知識掌握的情況,還比拼選手心理素質、臨場發揮、選手配合等情況。”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此同時,大賽的選題內容也更加豐富,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成渝地區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更多地呈現出關于科學家精神和共和國元勛科學家以及重慶本地優秀科學家等內容,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科學、貼近生活。
“通過重慶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的舉辦,我們實現了以書促學、以學促賽、以賽促評的良性循環。”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 年,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20%,已整體超過創新型城市10%的基本標準。按照規劃,到2025 年,全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將超過15%,繼續保持西部領先。
下一步,市科協將積極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力量,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到科學普及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事業上來,引導廣大市民參與科普活動,享受科普樂趣,感受科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