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涵韻
人物簡介
蔡來臣,中共黨員,吉林省吉林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會長。2016 年,任永吉縣西陽鎮興隆村第一書記,此外還作為脫貧攻堅智囊團成員,指導全市產業扶貧工作,2019年2月調整為駐村隊員。2017年被評為吉林市勞動模范、2018 年獲全省脫貧攻堅獎—貢獻獎、2019年被評為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
2015 年,吉林省吉林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成立,蔡來臣憑借著自己的實力成功當選為會長。
2016 年3 月,蔡來臣來到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西陽鎮興隆村工作,目的就是為了改變興隆村的貧困面貌。當時的興隆村有因病、因殘喪失勞動力的貧困戶80余戶,是省級貧困村。
蔡來臣駐村后,一邊號召村民用土地、現金入股,成立永吉縣西陽鎮隆興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一邊利用流轉土地建起擁有70余座大棚的果蔬園區,手把手教農民種植無公害蔬菜瓜果。
作為園藝產業專家,蔡來臣針對當地氣候、土質進行技術調整,對從生產到銷售的各環節進行全程把關。品種優秀、上市時間準確、口感上乘的興隆村“大岔屯牌”果蔬一上市就供不應求,售價高于市場同期同類產品20%以上。2016 年當年就實現銷售總收入130余萬元,實現利潤50余萬元,園區累計吸納40余名貧困戶打工,每人每月收入3 000元左右,真正形成了租地有租金、入股能分紅、打工能賺錢的脫貧帶動效應。
2018年7月,由蔡來臣代言的直營店開張營業,銷售以蔡來臣發展的棚膜蔬菜產業為主的農特產品。這為全縣貧困村的蔬菜、水果等農特產品打開了一個新的銷售渠道,借以推動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的收入。自代言活動開展以來,產品銷售額超過了500萬元。
為增強基層組織整體活力,蔡來臣推行例會制度,主持制定了黨建工作例會、民主生活會、“三會一課”等多項制度,大力促進了興隆村黨組織生活的規范化、制度化,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開展素質提升行動,5 年來組織開展了多場農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組織興隆村干部和部分貧困戶到其他園區參觀學習,舉辦開犁網農村電商業務培訓班,讓貧困戶在網上實現創業。一系列學習拓寬了全村黨員干部的脫貧發展思路和內在格局,凝聚了向心力,也更堅定了蔡來臣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決心。
為增加村民收入,蔡來臣全力推進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占地面積168畝,建立了標準化塑料大棚64棟、高效節能日光溫室10棟以及500 平方米產品包裝區和辦公區。
為解決百姓收入分配難題,蔡來臣首創土地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貧困戶變股東的“三變”合作模式,真正實現了農戶租地有租金、入股能分紅、打工能賺錢的脫貧帶動效應。
為促進扶貧項目長效發展,蔡來臣協調吉林省坤興新能源公司到興隆村發展光伏發電項目,讓村集體年獲利達到2萬元以上。同時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蔬菜可溯源的合作社,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提高蔬菜品質的同時讓村民們學會了各種蔬菜生產技術。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些年來,蔡來臣為當地村民共同致富投入了大量心血。他勵精圖治謀發展、凝心聚力促脫貧、真情實意為民生,立下“不脫貧不回城”的軍令狀,用無悔的執著追求和無私的忘我奉獻,讓興隆村真正興隆了起來。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