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鄭曉翔
人物簡介
朱瑾艷,現任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理事、鄖陽區扶貧開發(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協會油橄欖分會會長。2020 年被評為“科技領軍人才“”楚鳳成才計劃——科技創新人才”等。
小小的橄欖果不僅變綠了荒山,變美了環境,也富了楊溪鋪村的老百姓。2015 年朱瑾艷回鄉以新農人的身份創業,同年成立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并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現代農業為方向、以三產融合為目標、以扶貧興農為己任,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加強農業技術創新融合,推進農技協發展,推進油橄欖產業鏈的變革完善和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此實現推動農技協創新發展。
朱瑾艷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十堰人,深知助力家鄉脫貧尤為重要。公司不斷更新適合本地種植的油橄欖樹,自2006年開始,朱瑾艷引種30 多個橄欖樹種苗,通過6 年的試種,發現當地適合種植的品種有5個。
在朱瑾艷的帶動下,十堰市以“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油橄欖基地近5 萬畝,輻射到了鄖陽區、丹江口市、鄖西縣15個鄉鎮30個村,近200個油橄欖種植大戶從事油橄欖種植,現已發展6 個油橄欖公司、13個油橄欖種植專業合作社。
農民參與油橄欖種植,通過土地流轉、橄欖果保底收購、入股年終分紅利、返租返聘模式,每人每年收入可達3萬元。同時也幫助村集體經濟收入獲得每年5萬元。橄欖樹進入豐產期平均一畝地可收油橄欖果750 千克,一畝地可帶給農民7 500 元收入。在朱瑾艷的不懈努力下,探索出了一條“油橄欖+”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路子,使油橄欖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金果子”,成為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科技是發展農業的重中之重。”朱瑾艷認為,做好油橄欖種植的同時,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將人才技術留在家鄉,才能帶動全區油橄欖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為發展油橄欖精深加工,朱瑾艷積極推進農技創新大局,2020年投資5 000萬元新建了8 000平方米油橄欖精深加工數字化智慧工廠,現有年產1 500噸意大利進口全自動橄欖油壓榨生產線2 條(10 萬級衛生標準)、年產10 萬噸橄欖玉米調和油全自動生產線1 條、全自動智能化橄欖油灌裝線2 條、智能機器人打包流水線1 條、智能恒溫儲油罐35 個、全自動橄欖護膚品生產線1 條(10 萬級衛生標準)、多功能展廳1 個、研發中心1 個,以及2 500 平方米冷鏈智控倉儲。
在朱瑾艷的帶動下,協會與武漢輕工大學何東平專家團隊合作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武漢輕工大學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及國家糧食局糧油資源綜合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橄欖油加工基地等。通過產學研合作取得了8項發明專利、2項科技成果證書,通過科技成果轉化陸續推出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護膚系列、橄欖茶飲料、橄欖藥露、橄欖軟膠囊等全面多元化產品。多次邀請國內外專家及省、市林科院技術團隊在育苗、種植、精深加工等方面組織技術培訓,通過能人效應和示范效應,打通科技通往千家萬戶的渠道,把農業新技術、新成果迅速傳播給農民和農戶,助力鄉村振興。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