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代榮
人物簡介
張振團,男,中共黨員,1971年6月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中王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汝州市萬鳳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2016 年被授予“河南服務三農創新人物”,2017 年被評為汝州市紙坊鎮“七大發展功臣”,2018—2020 年4 次被評為“汝州市優秀政協委員”、政協委員參與疫情先進個人,先后獲得“平頂山市首屆鄉土拔尖人才”“汝州市優秀拔尖人才”榮譽。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厚愛支持。我一個人富不算富,能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才能實現鄉村振興。”汝州市中王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團說。
張振團是紙坊鎮中王村人,畢業于鄭州牧專,201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創辦的汝州市中王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不僅是一家專注于生產高品質富硒雞蛋的現代化農牧企業,還是國家級蛋雞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平頂山市扶貧企業、汝州市扶貧龍頭企業、河南省食品安全協會副會長單位。
說起創業經歷,張振團打開了話匣子。25 歲時,張振團開始從事飼料經營銷售。其間,他發現家鄉的家庭式畜牧養殖戶特別多,但是他們不注重疫情防控,而且在飼養時大量使用抗生素藥物,導致生產出來的雞蛋抗生素殘留嚴重超標,質量得不到保證。“說實話,這樣的雞蛋對人體的影響很大,就是飼養戶自己都不愿意食用這樣的雞蛋。”張振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1年,張振團和幾個朋友在一次聊天中談到了這個話題,大家一拍即合決定組建自己的養殖場,為的是能讓自己的家人和汝州的百姓都吃上放心的雞蛋。同時他們還注冊了以“鳳王”為商標的雞蛋品牌。
2013年,項目建成投產初期,因為經驗不足,張振團和合伙人遇到了很多困難,遭受了不少損失。“剛開始經驗不足,雞舍通風條件差,有一批雞因為缺氧一次就死了1 000 多只。”但是張振團和合伙人并沒有氣餒,他們經常連續幾天守在雞舍里觀察情況,制定相應的辦法。經過觀察研究,他們決定頂著壓力再次籌資,購置安裝全自動化智能設備,為雞舍輸氧并保證雞舍一年四季恒溫。
在雞蛋分揀車間,自動化分揀設備平穩運行,整個流水線上只需要三四個工人就可以完成操作。“我們的雞蛋輸送、分揀都是全自動化,傳送帶經過分揀、清洗、刷干、上油等程序后,工作人員通過強光照射可以清晰地看到雞蛋有沒有裂紋,然后把有裂紋的雞蛋分揀出來,保證提供給客戶的雞蛋質量都是最好的。”張振團說。
“我們的雞舍現在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全自動蛋雞飼養設備,實現了溫度、濕度、光照、通風、消毒、喂料、飲水、收蛋全自動化操作,雞糞采用傳動帶接送,隨時輸出雞舍,保證雞舍內空氣清新。”
目前該公司建設有飼料加工廠一座,雞蛋分揀車間一座,有機肥生產線一條,高標準化蛋雞舍6棟,每棟5萬只存欄量,共有30萬只蛋雞,日產蛋量達到29萬枚左右,年產量600萬千克鮮雞蛋,年產值達1億多元。
事業成功了,但張振團并沒有忘本。“我認為,鄉村振興就是讓貧困的群眾也富起來,增強他們的‘造血’功能,通過產業振興幫助他們繼續賺錢,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富裕。”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帶動更多人一起致富,實現鄉村振興,張振團和他的團隊經研究決定,由公司牽頭成立萬鳳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更多的養殖戶致富。
在張振團的支持下,公司還與紙坊鎮貧困群眾簽訂了玉米回收協議,以高于市場價0.05元/千克的價格回收玉米,每戶每年平均可增收300元以上。
張振團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他暗暗告誡自己,唯有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謙虛好學,刻苦鉆研,把榮譽化為動力,把成績作為起點,處處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對自己的期盼。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