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竹
近日,城口降溫了,但高觀鎮野生核桃豐產示范園的幾名農戶心里卻很暖和,因為在這里撿一天核桃,他們能賺300元左右。
“高觀鎮野生核桃豐產示范園有1 000 畝,只占城口野生核桃資源0.5%左右,今年我們在這里對野生核桃進行了管護,預計產量是其他野生核桃的1.5~1.8 倍。”重慶市渝魯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明說。
作為“中國核桃之鄉”的城口,抱著“金字招牌”卻還要外購,從事農產品銷售的馬明總結道:“缺乏科技管理,產量低;無品牌,賣不起價。”
于是,他從賣核桃走上了種核桃的道路。他與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培育出良種核桃“渝城1 號”,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當年嫁接,次年掛果,三年豐產”。
“野生核桃營養價值高,深加工的產品品質能夠與國際接軌。然而我們的野生核桃從來都是自生自滅,疏于管理。”馬明說。從2021年3月份開始,城口縣籌建了高觀鎮野生核桃豐產示范園,示范園里沒有施肥、沒有打藥,只是人為清林,給核桃樹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在果實采摘的季節,方便老百姓進入撿干核桃。
今年,重慶市渝魯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對野生核桃的收購價是每千克0.75元,一個成年人一天能在樹林里撿100千克干核桃,加上其他收入,一天總收入能達到300元。“老百姓嘗到了甜頭,自然就會去自家山林里清林管護,我們核桃產量自然就上去了。”
這個季節,核桃樹采果已經結束了,正在進入冬管階段。“就好比婦人剛生完小孩,剛剛摘完果子的核桃樹需要大量營養,目前就是施肥、補給。”馬明說。
為了向老百姓普及核桃科學知識,馬明在高觀鎮施禮村建設了秦巴核桃科普示范基地,基地內建有良種苗圃、種質資源苗圃、低改豐產示范園、品種選育及對比示范園等,是遠近聞名的核桃產業綜合效益展示基地。以該基地為核心,目前城口縣已建成近3 萬畝的現代核桃產業科技園區,顯著提高了貧困山區核桃產業化發展水平。
為帶動更多農戶實現核桃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他還通過“公司+科技+核桃協會+農民合作社+大戶+農戶”的新型運營模式,采用股份經營、流轉經營、租賃經營、訂單收購、利潤返還等方式,與農戶實現利益上的連接。“我們有十幾名種植50 多畝的大戶,今年他們的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
近年來,城口縣培育了本土龍頭企業重慶九重山實業有限公司,公司成功開發了核桃油、核桃油膠囊、野核桃殼工藝品等產品,目前已銷往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800余萬元。
2019 年,城口縣引進了重慶匯達檸檬公司。該公司注冊成立了重慶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用于建設以核桃為主的研發、初加工廠及精深加工廠等。依托該公司,城口縣將大力開發野核桃膠囊、核桃乳主劑等健康產品,年加工野生核桃達1 萬噸,生產野生核桃膠囊5 000 萬粒,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
今年5月,城口核桃精深加工生產線已經投用,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帶動3萬農戶增收。
接下來,城口縣將加快建設核桃高產示范園,實施核桃低產低效林改造,提升核桃的品質和產量。與此同時,還將通過多元化、高端化、生態化的核桃產品,打通消費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為消費者提供全產業鏈的大巴山綠色生態產品。同時借助“一帶一路”經貿平臺和國內大型網商平臺,推動核桃系列產品“賣全國、賣全球”。K